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讨

2022-03-18 04:58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科

安 康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讨

安康

(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甘肃庆阳745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新课程改革规定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输,更不只是应试的课堂训练,而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科抽象思维能力构建。在这样的要求下,传统的课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教书育人的全部要求,应该结合课本做全面的知识拓展,同时教师应该将课本中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化的教育体系中,将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应用于实践课堂中,使得高中学科教学能够得到全面的优化和创新。同时多元化的学习也能够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养成,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来说,应该把握上述条件,为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物理学科属于高中的关键性学科,在物理课堂中充斥着大量的实验教程和复杂的知识体系,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项挑战。在实验课程的加持下,高中的物理教学方式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并且这种灵活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得实验课程更容易被高中生接受。知识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通过多元化的知识传授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从观察思考到提出疑问、探究实验、自主解答的整个学习流程。抽象思维能力的构建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脱不开关系,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学习思维和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盲目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困境。

一、高中物理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概念

从物理学科的自身条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这是一门拥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验探究性的科目,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学生要想通过学习物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就需要从培养学科的抽象思维能力下手。抽象思维能力包含很多层次的意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较细致的分析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对于观察能力来说,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和课堂实验中多多观察和物理相关的物质共性,能够发现身边物质的细微变化,在物理实验中应该注意到物质变化的规律,从细节入手得出现象的概述。

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是离不开的,逻辑思维作为理科共通的一种思维模式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勤加锻炼,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学习过程大有裨益。同时逻辑思维也是分析能力的前提,要想对一件事物的变化规律得出相关的结论,不仅要拥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有相对缜密的思路,这种思路的构建就需要逻辑思维的支撑。对于物理实验来说,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实验中的现象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解析,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积累,通过一些具有逻辑性的推理就能够得到物理实验现象的最终解释。

从学科的抽象思维能力特点进行分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能够对物理在生活中的全面应用提供保障。物理学科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验课程和日常课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做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构建实验、方法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整套的掌握物理知识流程,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上述的五个步骤相当关键,这也是构架物理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基本流程。并且抽象思维能力还有一方面的概念就是要在学习物理中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求知心态,同时在验证结果时要实事求是,保证物理学科的严谨性。

所以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是物理学科的核心要求,是新时代物理教学的追求,是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要求。抽象思维能力的地位和重要性需要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被凸显。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教师提问问题的时候解答言不对题,在课后的物理自主学习中表现得较被动,甚至根本不会抽出时间在物理知识研究上下功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物理学科本身具备一定难度,这种理学和现实的结合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较苦恼,并且物理中充斥着大量的公式以及概念,这种需要单纯记忆式的知识概念很难通过单一的学习方式加深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感觉学习物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知识以及对物理知识综合运用的兴趣。另一方面,在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物理学习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精力以及学习时间,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耗费时间的物理学习逐渐转为放弃状态,特别是一些学习偏科较严重的学生,在这部分学生的概念中与其学不会,不如不学,从而直接放弃了物理学习。总而言之,大部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态度和状态不容乐观,学习兴趣不足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教学方式较单一

当代的高中物理教学仍然受到传统的应试教学影响,虽然应试教学能够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明显提升,但是教师过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是否具备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习技能不够重视,导致一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较单一,教师单纯地以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始终维持一种方法显然会让物理学习变得枯燥无趣,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表示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听不懂,认为物理是一项难以完成的学科,这种态度的转变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压力不断增大,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低。为了挽救这种情况,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较复杂

任何学科,包括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都是从加法到减法,从将课本读厚到将课本读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物理学习中达到一定的研究水平才能够对物理学习感到如鱼得水,让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首先需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对高中物理教材有正确的认识,为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内容,删减掉高中物理教材中对学生帮助不大的冗长内容,增添对学生有实际帮助的一些教学内容,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物理知识内容从难到简地把握。

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对于高中物理知识全盘覆盖,没有分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全部内容一手抓,这对于本来课业负担就较重的高中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对于物理知识的把握分不清方向,从而导致高中物理的整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方式上也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养成良好预习习惯

一些学生在高中物理考试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够高效,没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知识没有深入掌握。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课程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预习习惯。这就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投入的精力和学到的知识不成正比,然后逐渐地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效果最显著的方法就是做到课前预习,对于一些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前有所了解,并且掌握了课上内容的基础,这样就能够使得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中如鱼得水,学习知识的效率更高,并且课堂节奏也更流畅。同时良好的预习习惯养成也能够使得高中生保持一颗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会在课堂中遇到太多的知识盲区,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抓住课堂重点,构建抽象思维能力导向课程

课堂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殿堂,在课堂中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吸收新的物理知识,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因此课堂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

学生如果想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物理的全新概念,就需要在逻辑思维上下功夫,同时要集中注意力,将自身的全部注意力倾注在课本内容和教师的讲授中,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学科一直倡导的,进行有效的教学需要物理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堂,包括课堂的传授节奏、课堂的知识构建、课堂的讲授方法等,其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要把握好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好物理教学的核心概念,这就能够使得教师在传授复杂的物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跳出这个传统的范畴,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能够明显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得物理课堂的教学更高效,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重点,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教学,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把握物理课堂中的重点,将知识重点从重点记忆转化为重点应用,构建抽象思维能力为导向的高中物理课堂。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

(三)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在实际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将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细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其意义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物理的探究学习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将实验探究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科重点也能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因此对于物理教师而言,把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导向应该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深挖,同时开展教学设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从而促使教学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对于能源污染问题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匮乏现状,同时对于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过低从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应该加以重视。教师可以在传授给学生这些概念之后让学生对周围的能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对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在调查中要知道学生善于观察和统计记录的习惯,在收集到相关的素材和信息过后,指导学生利用推理归纳或者逻辑验算等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从而对课本教材中的物理知识更深入地了解,在掌握理论的同时也能够和实际的应用技巧相结合,从而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难题。同时这种实践探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能源利用认识和生态环保意识,对于他们的物理学科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

高中物理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他们不仅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到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时在熟记公式和定律之后要能够进行实践。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常常一头雾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就要摒弃这种目的性不明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为什么而学的哲学理论。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普及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树立这种理论观念。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明确他们为自己而学,为社会而学,为物理事业的发展而学的多级价值观。例如学生可以上网查阅牛顿的三个定律,同时明白牛顿为何说自己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物理方面的名人事迹提升学生的物理情操。又或者通过一些物理趣味教学软件把学生更快地拉入到课堂之中。这些手段都是信息化技术在物理中的有效应用,使原本抽象的物理问题具象化,原本遥不可及的物理历史触手可及,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

科技的发展给传统的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新的科学技术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便利。

多媒体的全面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神州六号发射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科技的伟大进步的同时对万有引力定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为什么火箭发射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为什么火箭在升空的过程中需要多段式升空?为什么火箭在进入太空中预定轨道后就不会再脱离地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着万有引力展开,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研究视频的细节并分组讨论,引领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话题中来,引发学生思考。

还有一些其它的例子,如教师在相同的平面上抛射一个小球,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实时数据,提问学生这个小球在飞行过程中轨迹和数据之间有什么规律,从而得出“初速度越大,空气阻力越小,小球飞行更远”的结论。这些例子都反映了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和直观性,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物理知识的探究,同时加深知识记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抽象思维能力的构建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能够深刻地理解到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当代的教育工作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构建物理相关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抽象思维能力和素质教育并驾齐驱的引领下,学生应该拥有的是长久的学习能力,并且在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构建起与生活相关的其它能力。

物理学科是整个高中时期的关键学科,对于其知识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有目共睹的,要将这种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好地进行教育,就应该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下手,构建高中生的物理学科抽象思维能力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并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项长久且光荣的挑战。

[1] 古丽先·依提.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20(2):226-226.

F124.6

A

1002-7661(2022)05-0091-03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超学科”来啦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