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浅析

2022-03-18 04:58杨开庆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术传统艺术

杨开庆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浅析

杨开庆

(扬州市竹西小学,江苏扬州225002)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无数瑰丽的传统文化艺术,它们是悠悠五千年历史不断发展的见证,也是无数华夏儿女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承载那些极具积淀的悠悠历史和文化,也能传承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和内涵。而对当下各阶段的学科教学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它能使学科教学更丰富且更有内涵。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以运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本文则主要从小学美术教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和延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学资源;挖掘分析;渗透运用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不仅要能够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还要能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并能够培养出一定的审美素养。对教师而言,小学美术不是带着学生进行简简单单的写写画画,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程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和推进有着极其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将其作用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场景呈现给学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具有启发性和人文性,同时也能让小学美术教学更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整体目标。当教师能够科学地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小学美术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力培养程度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具有多重不同的意义。

(一)对当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能从根本上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可以充盈小学美术教学的丰富度,让小学美术课堂更具体验感和立体度。这样小学美术课堂就不是扁平单一的教学,而是能给学生带来多样化体验的互动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众多内容,如剪纸、扎染、书法、国画、雕塑等都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素材,这些随着历史不断演变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能让美术课堂更具历史感,同时也更具学习欣赏价值。一定程度上,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还能提升学校的整体艺术氛围,让学校教学更具特色的同时兼具人文情怀。

(二)对小学美术教师的意义

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还对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果小学美术教师能够科学创新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那他们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运用不仅会增加小学美术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让他们对相关课程更有掌控感和把握度,还会提升教师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多元理解和运用,让他们能够给学生提供和展示更具深度的教学内容。以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小学美术教学资源还能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相应的文化熏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蓄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同样能对教学的行为素养、教学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行修养。“言传身教”,当教师的艺术气息浓厚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教师自身行为的熏陶和教育。

(三)对学生的意义

除了对学科教学及教师具有重要意义之外,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还对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缺乏相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上课兴趣,课堂上总是兴致缺缺,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死板生硬的状态,让学生在体验和感受不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获得动态美术课堂带来的乐趣。对学生而言,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小学美术课程是活化的课程,是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欣赏的课程。当那些带着深厚人文肌理的文化艺术被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内在的感知力会被慢慢启发,他们就会进入到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和欣赏状态,由此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会被慢慢调动,最终将被动式的灌输学习变成自我内驱下的主动学习。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品质修养的提升。学生在学习和体验那些带着岁月沉淀的传统文化艺术时,会受到这些传统文化艺术“润物细无声”般的浸润,会给他们的心性带来积极正向的引导,从而促进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最终使他们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在核心素养教育被日益重视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程度越来越深。小学美术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并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以此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丰富程度。教材上也有所调整,逐渐将各种传统文化艺术整合、设计为学生认知范围内的教学内容,以规范性教材提高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在多方要求的推动和促进下,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运用呈现出更具活力的状态。年轻一代的小学美术教师,在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看法和观点,并将这些积极的、创新的理解和设计恰当地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当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被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时,它就会使小学美术教学也变得更加灵动有趣,而轻松有趣的美术课堂对学生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包含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美术教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学美术课堂的传统僵化模式,但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地改变和提升。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更多的层次,要给学生层层递进的课堂体验,让学生能有更加全面的体验感。以国画教学为例,国画这一艺术形式本身是极具内涵和深度的,学习和欣赏传统的国画艺术对小学生来说是具有极大难度的。教师在进行国画鉴赏和模仿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一个趣味性的引入,最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可以是一朵夏荷、一枝梅花或者是一条憨态可掬的小狗。当这些熟悉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会对国画有一个具象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引入国画这一概念及相关知识时,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接着教师就可以用不同的国画学习情境增加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对国画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进而让他们慢慢学会欣赏国画。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各种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运用,单一的艺术形式很难呈现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将各种不同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融合碰撞则能给学生带来非凡的艺术体验,这样学生对美术课堂的感受就会愈加深刻,美术也将成为学生关注和重视的学科之一。最后,教师要不断创新运用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课堂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互动,还可以走出教室,从而给学生更广阔的鉴赏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空间,让学生在不同的美术教学情境中形成多种核心素养。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一)在经典名作欣赏中,渗透传统文化艺术

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首先应该增加经典名作的欣赏频率和程度。学会欣赏美画名作是提升学生美学感知力的第一步,只有多看多学习才能渐渐将这些学习和欣赏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更多接触和欣赏经典名作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经典名作的熏陶感染下慢慢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当然,以经典名作欣赏加强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固然是好,但教师在挑选这些画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给不同阶段的学生挑选不同难度的经典作品。

以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8课《水墨园林》为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和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他们展示一些名家所作的形态各异的园林水墨画,让他们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中感受园林的美丽意境。展示不同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引导性的提问:“这些园林画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以对比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欣赏和观察,并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及研究提升自己的美术技能和水平。

(二)在传统技艺传承中,渗透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传统技艺也是可以不断创新、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师将这些传统技艺作为美术教学的素材和资源,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的丰富性,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又可以促进传统技艺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是带着岁月和历史变迁的痕迹的,教师在以其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时,一定要启发学生一边体验一边揣摩,要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传统技艺与当下消费文化的不同。

以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中国民间玩具》的教学为例,教材上展示的很多玩具都是由民间手工艺人用传统技艺制作而成,很多都是当前小学生没有见过的,因此,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玩具,并给他们讲解不同民间玩具背后隐含的传统技艺。接着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相对感兴趣的玩具(如吹糖人、捏面人等),用短视频给他们展示动态的制作过程,让他们对这些传统技艺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课堂中间还要给学生足够的体验时间,给学生组织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体验不同的传统技艺,最后教师还需要给学生一些总结时间,让学生说说“这些民间玩具与当下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之处”,以问题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技艺的思考和重视。

(三)在课堂教学拓展中,渗透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渗透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拓展来实现。教师在进行日常美术教学时,要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延伸和挖掘,要尽可能地拓展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边界,从而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学科的核心素养。对教师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教学容器,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容器里的东西倒出来给学生看,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拓展的部分,以教学拓展激活学生内在的艺术细胞。

以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第13课《叶子片片》的教学为例,叶子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将它引入课堂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呢。为增加新鲜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思考“叶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在学生积极讨论后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叶子作品。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制作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在叶子上做一幅画,也可以将叶子作为陶罐的装饰品,又或者用树叶做个书签。这个环节里,教师要不断进行拓展:“树叶可以替代哪些材料进行运用,树叶做的书签挂一个中国结是不是更好?那中国结怎么制作呢?”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给学生进行不断深入的拓展。

(四)在文化元素融合中,渗透传统文化艺术

对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而言,要想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还需要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用兼收并蓄的方式给予学生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经过不断糅合创新的传统文化艺术既有原有文化的深刻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性,能让学生体会到新时代美术教学的独特之处。

同样以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第12课《送你一个书签》的教学为例,书签的制作方法很多,教材上以材料的拼接及画画为主,课堂开始部分教师可以用自己做的书签做引入,让学生对制作书签产生一定的兴趣。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书签,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制作不同的书签。这个环节,教师就可以进行拓展,在学生制作书签时,教师可以引入剪纸的想法,一边给学生引导一边自己以剪纸的方式做一个书签,学生参与的同时能够对剪纸艺术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这就是不同文化元素融合的实例。

(五)在演示实践碰撞中,渗透传统文化艺术

小学美术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它要求日常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画画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实操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也需要不断给学生演示,让他们进行实践,所以在以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均衡地安排演示和实践的时间,让他们既能了解和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又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体验感和愉悦感。除此之外,演示和实践的碰撞还能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第2课《图画与文字》的教学为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最初的汉字就是一幅画。在讲解字体变迁过程时,教师可以按历史发展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字体图画,让学生对不同字体有较形象的认识。学生一边观察展示图,教师一边讲解不同字体演变的故事,接着就可以让学生模仿不同阶段的字体进行自由创作。先演示后实操,学生不仅很愿意参与教学互动,还能更加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艺术中汉字的魅力。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不断发展着的,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科、学生及教师来讲都是极有意义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传统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包容的、创新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竭尽全力挖掘和运用好传统文化艺术,让传统文化艺术在渗透过程中培养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1] 杨雯绚.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

G622

A

1002-7661(2022)05-0147-03

猜你喜欢
美术传统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