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2-03-18 05:11谭丽娜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探究

谭丽娜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 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1]由此可见,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生为本,将各类生活化教学元素与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在科学探究视域下的初中化学生活化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发自内心地爱上化学这门学科。

一、生活化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解析

(一)能够展现化学教学的科学性

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范畴中,“学以致用”是极为重要的理念,被所有学科教师认可与支持。化学学科是一门极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且极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重要学科。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与模式展开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极具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能够将教材内容和书本知识与新时代学生实际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展现出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与生动性,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探究欲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与认真思考将化学书本上的知识有效应用于日常生活。

(二)能够提升化学教学的艺术性

化学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归纳、分析、总结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升化学教学的艺术性。结合新课改视域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不难发现: 大多数学生对于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知识虽然有较为深入的认知与了解,但往往缺乏将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实际有效结合的方法与技巧,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无疑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化学实验的理解,对重难点知识形成更细致、精准的掌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互性

生活化教学氛围与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学生在初中阶段步入较为敏感的青春期,教师要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引导,要能够走入学生内心世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设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探索意识。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关于“氧气”和“氢气”性质的讨论与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构建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提问: 同学们,为什么热气球能够很容易地飞起来?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意识。随后,在师生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将相关化学知识完美融入、渗透到解析问题的教学环节中,让生活化教学的教育价值和教学意义得以有效发挥,让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科学、有序、高效地展开。

二、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化学学科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与实践性。然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仍旧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束缚与影响,极为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述与传递以及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与解题方式技巧的操练,忽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学生觉得化学知识学习极为复杂、繁冗且枯燥无趣。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在课堂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的化学知识,缺乏与学生展开生活化交流、互动与沟通,致使大多数学生虽然学到很多化学知识,但日常生活中面临实际问题时却无法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有效解决,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差强人意。还有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与创意,他们虽然经常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化情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但部分化学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经验有限,教学方式固化且单一,无法让化学课堂真正“活”起来,限制了学生创造力与创新力的提升,以及化学逻辑思维体系的有效构建。

三、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事例,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想要基于科学探究视域下开展新意十足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当精准掌握新时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进而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巧妙引入一些生活事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与感受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化学现象。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化学事例、化学现象及化学课题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有效“激趣”。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对于各种新科技、新技术、新理念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技术将蕴含化学知识的各种伟大制造立体化、生动化、直观化为学生展示。如采用先进隔水透气高分子薄膜制作的创意鸟笼、利用极具科技理念的纳米技术制造出的纳米铜,[2]以及令人惊奇不已的酿酒技术,等等。毫无疑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各种涵盖化学知识的事物,而化学教师采用生活化的事例与现象进行展示和创新化教学导入,不但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化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化学知识为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提供的强力支持与帮助。

(二)创设优质情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实事求是地讲,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且难以掌握,并且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难以理解与掌握的学习问题与困境。加之化学这门学科属于理科范畴,必须应用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才能让教学设计更加新颖,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因此,在基于科学探究视域下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化学教师要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巧妙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精力集中地迅速步入最佳学习状态,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不断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地让教材知识能够和生活情境进行完美融合与有效整合,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化教学氛围和情境。具体教学设计步骤如下: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质,接下来教师提出相应的趣味化教学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与猜测哪些是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最为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在学生学习、分析、猜测后,由教师列出答案,总结出人类必备的营养物质分别为: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六种物质。其次,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尝试科学、合理地搭配出最具营养价值和健康指数的日常饮食食谱与饮食计划。显而易见,在这种生活化、生动化教学情境与氛围的影响下,学生必然觉得化学学习并不枯燥乏味,这门学科能够引导和帮助自身提高生活质量,获得不同程度的科学指导。在良好的师生交流与生生互动氛围中,初中化学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也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夯实。

(三)以生为本,开展趣味生活化实验教学

化学不仅是一门较为抽象性且复杂性的理科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动手动脑”学科。要通过各种化学实验才能得出蕴含其中的化学原理与知识的内涵。基于此,在科学探究视域下开展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予以高度重视与关注,而且要以生为本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展开创意十足的生活化实验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化学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在全面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与初中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各种实际案例展开创意化教学,让初中生能够深入体会丰富多彩的化学知识,汲取化学实验的养分与经验,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与教学价值。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全球最为关心的“环保问题”作为教学切入点。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首先近距离观察与欣赏水质极佳、清澈无比的河流、小溪、湖泊等视频与图片资源。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经历了洪水侵袭之后极为混浊的江河图片。接着教师进行讲解,同学们,观看了清澈的河水以及被污浊的河水之后,我们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请问这些水能不能直接饮用? 原因是什么? 我们能够通过怎样的方式与策略科学化地将湖水、河水、井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转变为能够让人类健康饮用的水源呢?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做一个趣味化学小实验。显而易见,在这种创意十足且趣味十足的生活化教学实验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紧抓当前社会热点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问题,将学生的探究欲全面激发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科学化的实验发现: 水的净化主要涵盖了过滤、静置、吸附以及蒸馏等不同方式与途径。[3]并且在生活化实验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感染下,有效提升了自身化学实际应用水平与操作能力,为将来高阶化学实验的深入学习与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分层教学,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

在科学探究视域下开展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明确一点: 每一名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教育程度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同,必然会存在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一视同仁”的主观教学理念和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性。教师也经常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化学日常教学评价和综合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降低。因此,化学教师想要从真正意义上提升生活化化学教学整体质量与实际效果,就应当利用先进的分层教学法针对学生固有的“个异性”进行了解与精准分析,采用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模式”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与途径。例如,在结合班级学生学习实际能力和水平展开合理化分层与分组之后,化学教师可以针对基础知识扎实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学生进行拓展教学与深层教学,积极鼓励和引导这部分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引导他们利用先进的互联网资源来开阔视野,搜索与学习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化学知识素材;而针对学习能力和水平较弱,并且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初中化学教师要科学引导与教育这部分学生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要从基础学习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要点以及各类难以理解的复杂知识重难点。在遇到问题时要保持冷静、清醒,能够通过自主分析、小组合作或者向教师请教、利用信息化技术查询相关知识等的学习方式与渠道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要努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与提升,完美实现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有教无类”的教学目标,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在不同水平的学生身上都能得以完美体现。

结语

新课改视域下,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为学生创设和构建生动、有趣、高效的化学学习环境与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利用各种常见生活现象、生活规律、生活事例有效“激趣”,不断增强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与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构建出一个创意化、创新化、理想化的初中化学智慧课堂。

猜你喜欢
生活化化学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