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

2022-03-18 04:58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习惯语文能力

崔 朦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刍议

崔朦

(靖江市西来镇土桥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14500)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一直是教师教学重点,教师想要将阅读能力进行提升,就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不断提升课堂吸引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是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大能力的,而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师要将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良好阅读的习惯,提升自身的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作为教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方式,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大意有更好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对语文学习有更好的帮助。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阶段是有着很重要的启蒙意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重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们在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文基本素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可以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笔者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的研究。

一、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当中,不仅仅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的意义,就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正确解答,因此,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对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提升十分重要。文字理解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想要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有很好的理解,而也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那么在语文阅读和做题过程中,就无法正确地理解题目,并且无法正确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就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教师也没有办法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不仅仅关乎语文教学,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使学生视野变得更加广阔,阅读知识积累量得到增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逐渐提升。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书籍阅读增加的方式打开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他们未知的领域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他们的未来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方法上有着较大提升空间。首先,由于小学语文教师中一直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讲解,所以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们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学生逐渐被阅读吸引,这样即能够让学生进入到自主阅读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也有帮助。因此,阅读教学的关键也在于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喜欢上阅读后,在主动阅读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其次,而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只是对文字进行了阅读,而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阅读也会失去有效性,这样就会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产生阻碍。语文教师应该将学生理解能力提升放在主要教学位置上,这样既就帮助学生阅读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再者,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文章,应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文章和课本,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阅读知识学习中对他们不了解知识进行了解,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阅读学习的有趣之处,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最后,由于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与理念影响比较严重,在教师为学生讲解阅读知识时,其对阅读教学重要性认知存在明显不足。语文教师认为,阅读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由于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其心思并不在学习上,因此在教学中要以简单教学为主。因此,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都将注意力放在课本教学上,并将教学重点放在生字、生词这些基础内容上,虽然教师这样做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但是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对小学生潜能的激发,这对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都很不利。此外,教师在设计日常阅读考试内容时,也都会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设计,这不仅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复学习,也会对学生阅读积累量增加产生限制。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可以说是人们一些行为开始的指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将重心放在学生兴趣提升上,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学生们就会更好地阅读,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阅读兴趣培养可以说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前提,学生只要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做这件事情。所以,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先从学生阅读兴趣开始。不同年龄段学生有着不同特点,因此,在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时,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年龄特点作为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根据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已经进入到教学当中,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们通过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通过PPT、视频和音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师们通过PPT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需要阅读的内容,促使学生对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进课本,阅读教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还可以通过增设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信息,由于学生们对于视频教学的方式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学生们就会很认真地听讲,从而进入到阅读情境中,使学生们更好地体会角色的特点,从作者角度出发对阅读主要表达内容进行理解,这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具有较大帮助作用。此外,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拥有不一样的感受,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主动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需要长时间进行培养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促成的,所以应该从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持续保持阅读兴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们就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得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大家知道当下教育背景下,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培养额外的兴趣爱好,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保证孩子有必要的阅读时间。其次,就是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愿意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那么教师在平时就要注重对孩子阅读加以引导,让他们在书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再者,就是鼓励孩子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阅读习惯不是短时间养成的,需要学生阅读和积累,做笔记既可以摘抄好词、好句,也可以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过程是读写和思考相伴的,有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阅读思考思维。最后,就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过程中从思考到领悟再到掌握,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独立阅读考验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以后的学习生涯是受益匪浅的,再就是需要注意到,好的习惯在于持之以恒的坚持,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做好引导和督导工作,树立起阅读的榜样,适当给予完成阅读的奖励,长此以往,孩子也就会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时间就可以促成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养成阅读习惯。让学生每天定量、定时地进行阅读,每天在同一时间阅读同样量的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深层的记忆,养成一种习惯,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会认为阅读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会在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使自己阅读能力不断提升。此外,学生在阅读时,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这样既可以发挥出榜样作用。同时,阅读应该是广泛的,不能只局限于一种课题,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教师们应当挑选健康、有意义的课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阅读能力,这种阅读能力将会伴随终身。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教师们应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拓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国有许多数不胜数的名著,教师们应该在课本上的内容教学后,引导让学生阅读中国名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丰富教学内容和拓展阅读范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们可以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本,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师们也可以增加阅读课,让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在阅读之后让学生讲述他们各自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或他们感兴趣的片段,同时谈谈对于这段内容或片段的理解,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借助教学环境创设的方式推动阅读

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可以让学生主动放松自己,也可以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阶段的主要工具。为了能够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师可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看到阅读知识学习的有趣之处,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意识,也可以为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做准备。其次,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灌输不勤奋阅读就会失去较多与人交流的机会、失去许多玩耍机会的意识,让学生认知到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阅读讨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讨论欲望。而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学生都发一本不同类型故事书,让学生进行讨论阅读。而后,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全班同学对一本故事书进行讨论,由于每个小组阅读到的图书都不相同,学生在这一环节开展时会出现一些分歧,这时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一篇文章,让学生共同阅读与讨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不同阅读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阅读学习的重要性。

(五)适当鼓励引导,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要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让学生在自身的引导下主动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可以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学习阅读意识,为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奠定基础。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进行分享,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总结、表达等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次,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阅读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并且勇于将这些问题进行分享,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探讨、研究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阅读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也可以让学生在相互探讨中体会阅读学习的快乐。最后,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对学生情感进行激发,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表达情感产生共情,这样既可以将学生阅读情感进行丰富,也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总结

我国现在对于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语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想要使学生阅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就需要看到阅读能力提升与综合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兴趣提升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们应该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就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事物有更好的认知,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张风艳.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幸福生活指南,2019(013).

[2] 宋凌岳.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8).

[3] 徐芬.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10):194-194.

C961

A

1002-7661(2022)05-0186-03

猜你喜欢
习惯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好习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