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

2022-03-18 04:58叶志伟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错题数学教师错误

叶志伟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

叶志伟

(福建省浦城县梦笔学校,福建浦城353400)

现如今,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当中的重要模式,受到新时期教师的诸多关注。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推进,大众对于小学数学的改革与创新教育愈加关注,教育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加深。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错题资源已经成为教师手中的一把利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较常见的错题出发,并通过分析数学错题当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提出小学数学教师有效利用错题资源的策略与方法,助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健康成长,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教育价值;有效利用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常常与错误相伴。而“错题”也是小学数学课堂常见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对错题进行深入的挖掘,探究其利用的价值,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借助这一方式提高课堂的质量与效率。贝恩布里奇曾经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错题进行利用不仅是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一部分,还是将其当作一种教学的工具与方法,借助错题资源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需要进行知识查缺补漏的内容有哪些。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要敢于直面自己数学知识的缺陷,甚至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错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犯错让其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此后,教师再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的错题资源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

一、小学数学教学错题资源的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错题资源的价值,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而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以此养成数学学习的习惯,构建数学思维体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予以重视,探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这也是数学课堂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数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特殊,数学知识较抽象,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初,就对部分的知识理解程度不够,具有极强的挫败感,尤其是在做题过程当中发现自己出现的错误频率较多,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数学的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转换消极的情况与心理,并且能够主动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之中,还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兴趣为根基,通过错题资源延伸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产生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对数学错题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投入其中。以错题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于错题原因进行深入思考,并对错题的知识点进行深刻分析,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于自身的探究能力给予清晰的认知,由此了解到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而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学生对于自主探究能力一旦产生深刻的认知,此后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同时还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负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

首先,学生要敢于学习数学。因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学生谈数学色变,一旦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就会对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产生阻碍。而想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师首先就要打破学生这一心理。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小学生从未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对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通过问答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

其次,学生要敢于问问题。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过程当中,对于数学知识会存在疑问,而部分学生因对自身不够自信,即便内心存疑,也不敢将其提出。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将对于所学知识的困惑揭露出来,并且鼓励学生要多问为什么,以寻找问题答案为动力,通过提问的方式,最终达到获取答案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心中的疑惑解除,不论学生所提问题简单与否,教师都应给予正向鼓励,让学生勇敢发问,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错题资源,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彼此开展合作学习的相关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而错题资源恰好是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原动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当学生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成果时,学生就会本能地对学习数学产生信心,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彼此取长补短,进一步推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将错就错达到对错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就需要对学生的错题加以利用。通过错题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还能够让教师自身进行反思,对教学内容查缺补漏,以此改变教学方式,重新对教案进行设计。但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学生最常出现的错题原因就是对于题目理解不足或者审题不清,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惯性思维造成的。教师想要转变学生的固定思维,可以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巩固旧知,还能够学习新知。而教师将错就错,逐渐将错题资源当作教育的一种模式,通过错题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比如,开展“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自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许多学生会受到此前知识的影响,为认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应当是底边乘以底边,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一方法存在异议,却无法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教师便可以借此通过学生提出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当结果为错误时,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图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错误化为手中的一件利器,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此构建数学思维体系。

(二)将以错激情达到对错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教师可以借助错题资源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基础的理解。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需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同时教师还可以允许学生答错之后进行重答,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解除掉学生因回答问题错误而导致被教师斥责担忧,让学生无须担心在回答问题错误之后同学会对其进行嘲笑,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学习,可以真正做到敢说、敢做、敢问。

(三)将知错善改达到对错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错题资源是其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借助错题资源教师可以优化其教学思路和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错题则是自身学习的一种映照,通过错题寻找自己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以批判的精神看待错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题,进而达到避免重犯的目的。

以易错题和常错题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改正措施,标明注意要点。同时,还可以督促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态度、习惯、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传阅,并让学生之间对错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记录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在开展新知教学时,教师可以回顾旧知,将旧知识和新知识加以融合,让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达到对错题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小学数学的课堂当中,教师常常能听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如果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有误时,应当在仔细聆听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后,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行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对错误进行深刻的探究,以此让学生自主掌握知识。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尝试和探究的过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错误变为提升自身创造思维的切入点,让错题资源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犯的错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错题,并且帮助学生突破数学思维的障碍。教师通过挖掘和运用错题资源,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借助错题资源,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错误思维,以此构建正确的数学思维体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纠正策略

小学数学易错题在教学过程中是一项非常宝贵且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数学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对易错题进行总结的习惯。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优秀的学习能力,为小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留下宝贵学习资料。比如,数学教师鼓励小学生专门记录容易答错的题目并归纳在同一个记录本上,鼓励小学生们随时随地将易错题黏贴在属于自己的记录本上,便于学生随时进行翻阅学习,对其中知识点“吃透”。此外,数学教师还要不定时检查,不仅检查学生们关于易错题的分类整理情况,还要设置相应的数学题让小学生解答,以便于引起小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和注重,数学教师也能及时检查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

通过研究发现,在整理易错题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错误的观念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教研意识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即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容易出错的练习题情况,编制本班学生的“易错题档案”,并且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归纳,以帮助教师能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程度,进而采取目的化明确、重点化教学的数学教导。总而言之,对易错题进行分门别类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易错点”更容易加深在脑海当中,进而促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引以为戒,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以下为对错题资源的纠错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示误评错法策略

示误评错法策略指的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将小学生的答题或解题思路进行解释,并对容易出错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剖析。这样做的目的是直观性地引导小学生对错题的反思。比如,当小学生面对30以内加减法时,多数学生在计算13-7=()时,很容易因粗心大意得出错误结果8,正确结果等于6,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将错误的练习题13-7=8展现黑板上,运用倒推原理指出错误,8+7=15,6+7+13,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进行示误评错法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计算原理豁然开朗,从而明白哪里是易错点。

(二)寻错思疑法策略

错误是通向正确的阶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用好易错题,利用错误点帮助小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寻错思疑法策略旨在变废为宝,让错题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加深学生对易错题的印象,引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比如,“数字17里有()个一,17里有()个十”该题目很容易被学生回答成“数字17里有(17)个一,17里有(10)个十”,很明显,“数字17里有(10)个十”是错误答案,此时数学教师便能根据错误点进行思考:学生答错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出“数字17里有(10)个十”这样的错误答案?深思之下会明白是因为学生未对出题者的本意进行深入理解,这道题明显是为了让学生们正确认识17的组成结构:1和7,十位数是1,个位数是7;前半部分的目的是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17的含义,后半部分起到对十位数的认知作用。教师将其写到黑板上,以错误点的方式不断发问,解开学生的犯错疑惑点,使得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思考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去错取精法策略

大多时候,学生做错的题目是有迹可循并能找到借鉴之处,在对学生易错题纠正中,教师应找到错题背后精华之处,对学生加以纠正并且肯定学生。比如,“在7、8、1、2、4、6、9中,将大于等于4的数字写出来。”多数学生会做出7、8、6、9,容易将4本身忽视掉,此时教师就要看到错题的价值点,即小学生们知道数字的大小,对他们进行学习成果的肯定,随后再对他们的犯错点进行教导,即没有仔细观看题目,“4”这个重要数字没有写进答案当中。通过该教学方式,除了让学生在学到错题究竟错在哪里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会再产生抵触心理。有了教师肯定的口吻在前,学生更不会对错题再“避而远之”,敢于直面自己曾经的“错误”,对学生们树立自信心有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错题资源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有极大的应用和挖掘价值。在实际教学领域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深挖错题的易错点,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小学生的思想角度进行合理且有效的纠错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反思,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对易错题不再浮于表面,从根本上理解和认识错题原理,进而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 傅瑶瑶.小学教师数学错题利用状况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

[2] 张梦茜.基于数学表征的小学数学错题类型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一年级学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1-3.

[3] 张莎菊.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行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4] 陈丽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3):120-121.

[5] 冯玉兰.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巧妙利用[J].科普童话,2020(24).

G622

A

1002-7661(2022)05-0201-03

猜你喜欢
错题数学教师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压强』易错题练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不犯同样错误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