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西部开发的历程与经验

2022-03-18 07:11谭振义梅涵钰
关键词:战略发展

谭振义,梅涵钰,李 静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富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百年西部开发大致经历了开发救国、开发立国、开发富国、开发强国四个阶段,在各时期西部开发战略方针指引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历史性巨变。在全国上下学习和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回顾党的西部开发史,梳理其战略方针和实践探索演变的历史逻辑,总结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对于坚定党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丰富和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深入推动西部地区形成大开发、大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无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开发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西部开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复杂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和陕甘宁边区提出了一系列开发西部的理论和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西部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红军长征时期的西部开发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了西部11省区①。在长征途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进行革命实践和精神传播,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也让革命种子在11个省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更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留下的长征精神,更为后来开发西部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工农红军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宣传执行党的经济政策,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西部地区人们商品经济意识的启蒙。如1935年1月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明确指出,“红军所到之地,绝对保护工农贫民的利益,对工人主张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对农民主张不交租、不纳税、不完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对于苗族等少数民族主张民族自决,民主平等,与汉族工农业同等待遇,反对汉族地主财神的压迫”。所到之处“都积极宣传党的城市政策,维护城市的商业秩序,保护城市中小商业者的利益”。对长征沿途的道路、厂房、设备等中小工商设施予以保护,维持其生产运转;自办工商业,筹集物资,方便群众。如中央红军红一军团进军黔北的过程中,在新站没收食盐万余斤,除补充红军所需外,廉价卖给当地缺盐群众。长征途中反对苛捐杂税、公买公卖、保护工商的政策,有效地维持了沿途的工业农业商业的繁荣,社会各方面利益也得到保证,既赢得了民心,改善了军民关系,也为新民主主义时期西部地区的开发政策制订和完善提供了历史借鉴。

2.延安时期的西部开发

这一时期,边区党和政府将发展生产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大抓地方经济建设,以解决庞大的抗战物资和机关的物资供给。1939年4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1],规定了边区开发的系列政策,以支持边区经济发展。如在农业方面,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在工商业方面,积极发展手工业及其他可能开办的工业,奖励商人投资,提高工业生产率;废除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自由营业,发展边区商业等。1940 年,毛泽东又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陕甘宁边区的军民首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抗战后期,陕甘宁边区处于严密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之中,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党中央又提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总方针,对陕甘宁边区的农、牧、林、手工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进行了全面开发。在系列政策引导下,边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克服了根据地在经济上和物质上面临的严重困难,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到1944年,边区军民耕地达13387213亩,粮食总产量184万石,种棉花达15万亩,可收净花200万斤。建立了上百座大小工厂,“有合作社260个,137600名妇女参加纺织,化学工厂的生产率提高400%,棉布、玻璃纸张、火柴、皮革等工业日用品实现自给或半自给,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长时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是我党西部开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和实践,对我党后来的西部开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开发立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西部开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之路,并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开发,中国共产党对西部地区的开发迈入了开发立国时期。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充分意识到内地的开发和建设对整个西部乃至国民经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便谈到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逐步形成了“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的战略方针,并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大约有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同时,毛泽东还从工业布局逐渐平衡和备战角度提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并采取积极态度,“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3],以更大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因此,“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是这一时期指导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站在全国发展的大局角度对西部开发的思考与探索。正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推动了国家以“嵌入”为特点的两次大规模的“西部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布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是在“一五”计划(1953-1965)时期。在项目建设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实际150项)中,内地为118项,占79%,仅陕西、甘肃两省就有40项,占25.7%,西南地区共有11项,沿海为32项,仅占21%。同期安排的694个限额以上项目,内地就有472个,占68%,沿海222个,仅占32%。在交通建设方面,1958年元旦宝成铁路全线交付运营,1954年12月青藏、康藏公路又相继建成通车。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在内地上马和相继建成,成为西部地区工业初始扩张的第一推动力,也使西部地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工业,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第一次历史性机遇。

第二次是“三线”建设(1965-1978)时期。在“备战”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在西部地区安排交通、工业、军工、能源等几个方面的重点项目。其中,在西部地区建设攀枝花、包钢、酒泉、太钢等四大钢铁基地,重点建设四川映秀湾、龚嘴、甘肃刘家峡等水电站,修筑川黔、襄渝、成昆、湘黔、贵昆铁路线,重点建设贵州省的六枝、水城和盘县等12个矿区,并且在迁建项目方面还迁建和续建了10个军工项目。据统计,1967-1976年间国家累计投入 “三线”地区“建设资金近200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400亿元,建成国有企业29000个,其中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近2000个,均占全国的1/3”[4]。

两次大规模的“西部建设”,不仅使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初步得到调整,缩小了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差距,也给广袤、荒凉的西部地区自我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实现了开发救国到开发立国的历史性飞跃。据统计,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964年的122.48亿元跃升到1975年的258.70亿元,增长了2.2倍左右。人均GDP由1964年的1590元上升到1975年的2098元,上涨了1.4倍左右。但是,以“嵌入”为特点的内地工业布局,产业链条较短,加工层次低,辐射能力弱,没有按照生产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很难从根本上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持久的发展,国家在西部地区的投资并未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开发富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引领下持续推动的。以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②为引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西部开发战略方针,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也进入了开发富国时期。

1.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1)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对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的汇报时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初步战略构想,提出“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5],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这是在我国特定历史环境下,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沿海与内地关系的深层思考,科学地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如何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问题。结合“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向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政策倾斜,支持其快速发展,同时,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内陆地区依然受到重视,并提出了许多发展内地的思路,客观上形成了以“扶持”为特点的西部开发实践探索。

一是支持内地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三线地区机械工业的调整、改组和配套。积极发挥内地资源优势,加快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的开发,“特别要注意发展本地有特殊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行业和产品”[6];加强对三线建设的机械工业进行分类调整和改造:对于布局合理、产品方向明确、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对于受能源、交通、信息等条件制约且建设基本成功,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补充完善生产能力。对于选址存在问题,“无法维持下去的企业,通过关、停、并、转、迁等办法,进行相应的调整”[7];二是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1982年国家启动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扶贫开发计划③。1986年又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方针,继续贯彻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政策措施,增强这些地区经济自立致富的能力和经济内在活力。经过五年努力,基本上解决现在尚属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同年3月国务院又决定,“八五”时期每年拿出21亿公斤粮食或一部分价值相等的工业品,实行以工代赈,重点支持,西南、西北深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长期吃返销粮的地区,帮助这些地区进行基本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三是通过对口支援、财政补贴、专项资金补助、民族贸易照顾等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979年全国边防会议上,正式确立了组织内地省市实行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求内地一些省市对口支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贵州、青海、云南,这一政策延续至今。又如,在财政补贴上,据统计,“1988-1990年间,中央财政每年对8个民族省、自治区的定额补助数额为74.81亿元”[8]。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释放的体制、机制活力,使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实力都有很大程度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在整个80年代也以超过12%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战略重点的转移,资源计划配置重心东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东西部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关系初露端倪,西部地区持续发展乏力,东西部差距开始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据统计,1979年东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相对差距为52.9%,到1992年已经上升到59.8%,扩大了6.9个百分点④,绝对差距则由1979年的904.6亿元,扩大到1992年的7558.4亿元。中西部一些地区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基本生产条件依然没有发生改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返贫率高。

2.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1992-2001)

为避免东西差距持续扩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开始有意识推动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即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前提下,稳步推动东部沿海继续发展的同时,采取诸多政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重视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非均衡协调发展时期(阶段)的鲜明特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就明确提出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同志又强调:“从‘九五’计划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9]。1999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召开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首次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把实施开发西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号召,并系统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21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10]。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谈到“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时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此战略方针为引领,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一是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1993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来支持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增加了在中西部地区的项目建设和投资比重。如“1996年在建的119项国家重点工程,东部地区46项,中西部地区63项,不分地区10项,中西部地区占52.9%。在1998年国家计委下达的117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工业项目共有63项,其中沿海地区24项,中西部地区38项,不分地区1项,中西部地区占60.3%”[11]。此外,国家还积极推动沿海地区一些加工制造业逐步向中西部资源丰富地区转移扩散;二是持续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立了扶贫开发的具体的数字目标和方针政策。如“到2000年使全国绝大多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500元以上,扶持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条件,减少返贫人口”[12]。此后,每年国家都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扶贫工作。同时提出了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还提出今后7年里每年再增加10亿元以工代赈资金、10亿元扶贫专项贴息贷款等;三是加快内地开放步伐,使西部地区享受到对外开放的红利。1992年国家先后开放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等多个沿边口岸城市和乌鲁木齐、西宁、昆明、重庆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实施鼓励投资、贸易政策,并给予政策支持,允许这些沿边开放口岸城市兴办边境经济合作区。1993年、1994年又分别批准设立重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是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这一时期,国家主要围绕制定总体规划、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几方面开展工作。相关部委、社会各界也陆续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支持西部大开发,形成了全社会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氛围。西部各省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出台措施,推动自身发展。

各种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整体的开放政策、投资政策和金融政策依然向东倾斜,东部地区亦利用其区位优势加速发展,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更加扩大。就国内生产总值看,1992年,西部地区为5080亿元,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2638.4亿元,东西绝对差距为7558.4 亿元。到2001年,东部地区为56360.09亿元,西部地区为18248.44亿元,东西部地区绝对差距扩大到38111.65亿元。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反思非均衡协调战略指导下的区域经济政策,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3.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阶段(2002-2011)

在2002-2011年,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影响。该战略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为核心内容,通过构建东、中、西和东北等四大板块共同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破解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这一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特别是针对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存在的“战略方针会不会变化、会不会边缘化、支持力度会不会降低”等疑虑,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会变”[13],“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14],“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15]。

在“毫不动摇推进西部大开发”思想指导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稳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学落实。一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交通网密度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体,由铁路、公路、内河航道、空中航线和地下输油(气)管道组成的相对齐全的综合运输网络,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支撑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如国家在西部地区采取了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石漠化治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等一系列生态环保的政策措施,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做铺垫。这期间,西部地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如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在青海柴达木、宁夏宁东、广西钦州、新疆独山子、内蒙古神华等地形成了石化、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利用既有工业优势,在西部地区形成了电力装备、工程机械、汽车等装备基地。依托军工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2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通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16],在西部地区形成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改革开放新局面。

正是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之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践中,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完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总规划中的前10年——“奠定基础”的总体目标,为第二个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四、开发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部开发

2012年后,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的相继提出,以“东西互济、联动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逐步形成,对西部地区的开发,迈上了开发强国阶段。

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放在战略优先位置”的战略方针,积极发挥“一带一路”的统领、带动作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高水平开放,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这是新时期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西部各省的定位和对外合作重点方向。2017年1月,获批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就“十三五”期间如何“推进东西双向开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前沿”进行了具体部署。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强调“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今后5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即“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在“把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放在战略优先位置”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党和国家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环境的同时,更着眼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在各大区域中一直保持领先态势”[17]。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在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数字通信等的数字化、程控话、智能化成效显著,以贵州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代表产业正在形成追赶、跨越态势。主动顺应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二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定位发展、规划引领、机制保障”原则,为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推动新一轮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供政策保障。以支持沿边重点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互联互通等为突破口,借由“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三是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略,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经验及启示

建党百年以来,在党的重视和支持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实现经济发展为抓手,使西部地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新时代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大开发、大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促进全球落后地区的开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党的领导是西部开发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建党百年西部开发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西部开发,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都将西部地区发展作为一个全局性战略来考虑,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方针,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开发实践,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19世纪30-40年代,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党领导军民在西部实施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把偏僻、贫穷、落后的陕甘宁边区开发成为驰名中外的革命根据地,使其首府延安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者景仰的革命圣地”[18]。新中国成立后,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总体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始终把西部开发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在西部开发进程的不同历史阶段,精准定位西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更大规模地进行着西部开发实践,使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在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必将开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西部地区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中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办好西部的事情。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现行阶段,必须始终坚持党对西部开发的领导,来发展西部地区各项事业,唯有如此才能使区域协调发展有引领力,实现西部地区和其他区域共同实现现代化目标。

(二)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西部地区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把不断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西部地区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重大的经济任务和重要的政治任务,努力解决西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西部大开发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西部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民族的解放同落后地区的开发、改善人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同时,积极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活。西部大开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民生改善保障机制,解决西部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基本增收门路和基本素质问题,切实抓好西部地区水、电、路、沼气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建设,抓好种植业、养殖业,抓好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一系列配套工程的实施,直接解决了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诸多切身问题,解民难、顺民意,遂民愿、得民心,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极大地增强了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西部人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空前提高。这启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民中心”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9]。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

(三)始终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为西部开发的抓手

长征时期,党积极制定保护和发展工商业农业的各项政策,在途经的西部各省区进行宣传。在抗战时期,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农工商全面开发。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增加对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提高财政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支持力度。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把扩大固定资产直接投资作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系数、增加特殊支出项目等办法,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主要用于支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民生改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公检法司设施建设,农、林、水利项目等。同时,国家每年都在西部地区安排若干项大工程项目,来助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且绝大部分都是与基础设施、能源以及民生有关的项目;西部地区紧紧依托和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走上了一条自我循环和自我发展之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启示我们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这个根本,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内生增长。

注释:

①加上内蒙古自治区,即为现今西部大开发的所有省市区。

②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平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③决定从1983年开始,在10年内每年拨款2亿元,对三西地区的28个县进行重点开发建设。

④根据《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计算的来。东部、西部以现在的划分计算,不是按照传统的东中西三大地带。

猜你喜欢
战略发展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战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