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贫困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路径选择

2022-03-18 07:11徐立彬章旭东张卡尔
关键词:儿童心理体育教师精准

徐立彬,章旭东,张卡尔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1 引言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2020年底我国已经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群体全面脱贫的目标,当前我国贫困治理的重心也将进入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后扶贫时代”[1]。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农村地区既特殊又相对弱势的群体[2]。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虽然呈现递减的趋势,但仍有697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等7个省份,且中小学适龄儿童所占比例最大[3]。“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习近平也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贫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精神扶贫理应成为后扶贫时代缓解农村地区相对贫困的“重点”“难点”“痛点”,因为相较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问题更加可怕、危害性更大。 精神贫困亦可称之为“心理贫困”,美国学者英格尔斯认为心理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指人的道德、信仰、理想、价值观、风尚、习惯等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状态[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方面,比如孤独内向、自卑敏感、不愿与人交往;情感冷漠、逆反严重、敌对攻击;三观不端正、道德品质良莠不齐、社会适应不良等。课题组研究发现(202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孤独倾向(80%)、学习焦虑(61%)、对人焦虑(5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同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四个维度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5]。

众所周知,体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也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实是,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贫困状况依旧不容乐观,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主体缺位、体育教育组织匮乏、体育课程陈旧、体育教育投入不足、缺少体育教育师资等方面。课题组调查发现(2021),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功能认知不全面,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受场地器材限制,可供他们选择的体育项目少,与之经常性一起活动的人员较为单一,活动时间、频率较少[6]。难以发挥体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为此本课题小组近期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某农村学校开展一个学期的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作(课题组,2021),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留守儿童性格缺陷、品德缺陷等方面有明显的缓解效果;经过十二周的校园足球活动,农村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维度的得分显著降低。说明本研究实践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足球活动”等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后扶贫时代农村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作的现实困境和解困策略,提出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贫困的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路径选择。需要转变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思路,由物质帮扶转向精神帮扶,由体质健康帮扶转向心理健康帮扶;丰富体育教育精准扶贫的内容,构建更加精准更为可行的帮扶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后扶贫时代农村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现实困境

2.1 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经费短缺, 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锻炼需求

通过对部分贫困地区村委会的实地走访考查,本研究了解到现阶段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当地政府,无论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还是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工资,都是以政府拨款为主要来源。由于政府提供经费有限,导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以本研究实地调研的贫困学校的代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XX中学为例,该校仅建有乒乓球台8个,篮球架4个以及包括单双杠在内的体育基础锻炼设施4个。标准的风雨操场是没有的,学生的体育课基本上是在一块简易的水泥地上完成的。另外,学校对体育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没有体育器材室也缺乏必要的体育用品,直接造成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无法正规系统地进行。事实上,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到锻炼器材,都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协助支持。

2.2 体育师资队伍匮乏,难以发挥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价值

现阶段导致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体育师资队伍的严重匮乏。还是以XX中学为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实地调查发现,XX中学目前在任的教师共有35名,然而体育科目的专业教师只有一位男性教师。一方面由于缺少女性教师,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只有一位教师负责全校的体育工作开展,任务量可想而知,高强度的工作致使该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出去学习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理念,种种原因使得XX中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处于固有的“放羊式”教学。还存在体育课由其他科目老师代上的现象,由于缺乏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方法,难以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由专业的体育教师来任教。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体育师资力量储备薄弱,优质体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工作需求。

2.3 体育教育精准帮扶认识存在偏差,不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人们对于体育认识的偏差是影响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贫困群体来说,每天受生活压力所迫已经相当疲惫了,因此他们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也不支持体育教育精准帮扶。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文轻武”的观念,尤其是在部分农村地区,受经济环境限制,家长落后的思想普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摆脱农民身份。学校也是如此,把升学率看得太重进而不断压缩学生的课余时间,无形之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就被不断缩短,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地位和作用也被不断弱化。因此,如何转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偏差,认清体育的本质,这是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体育教育精准帮扶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体育教育精准帮扶供需矛盾严重,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

随着扶贫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发生变化,现阶段的贫困人口在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后,他们的体育需求逐渐从单一的低水平化向多元的高水平化发展,体育消费类型也从过往的以实物消费为主逐渐向以参与享受为主的方向转变[7]。贫困群体的体育需求尽管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当前的体育教育精准帮扶供给却没有与时俱进,依然是传统的以构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为主要扶贫路径。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综合制约,现有的体育基础设施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类型单一,单双杠、坐推器等小型健身设备为主,而类似于体育馆等综合型体育设施,由于受资金和场地的掣肘极度稀少。另一方面,随着扶贫成效的不断显现,大规模的连片贫困区域已经逐渐减少,而余下的贫困户多以分散形式存在,传统的供给模式很难做到全覆盖帮扶,扶贫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2.5 特色体育资源开发不足,无法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尽管当前许多贫困地区的政府都意识到了发展体育产业对于推进脱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没有注重特色化发展,忽略了精准扶贫“因地施策”“因势利导”的发展理念,只是单纯地照搬其他地区的体育产业扶贫模式。这种忽略区域实际情况的扶贫方式,不仅难以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反还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8]。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地区,也正因为如此,大都有特色的体育资源,如南方地区的龙舟等水上运动资源、北方地区的赛马摔跤等陆上运动资源,区域特色体育文化同样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借以发展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开发区域特色体育资源同扶贫相结合,这是贫困地区实现体育脱贫目标相当重要的一环。

3 后扶贫时代农村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解困策略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关于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扶贫工程必须和体育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发挥体育在扶贫工作中的独特价值功效,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精准扶贫的新形势下,要想改变当前体育教育精准帮扶面临的困境,就必须针对体育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逐条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开展的体育教育精准帮扶项目,因势利导,提出可行性较强的解困策略,进而实现体育教育精准脱贫的内涵目标。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产业链保障体系

影响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精准帮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体育场地和锻炼器材的不足。即使贫困群体对体育活动有着高昂的兴趣,但由于体育基础设施的硬件配置不够,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难免会流于形式。因此,政府应制定好关于农村体育发展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体育的重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加大体育资金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和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经费支出的明细,让政府的每一分钱用在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正途上。另一方面,毕竟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宣传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程。缔造学校同政府、社会相互动的产业链机制,共同构建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平台。

3.2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相对较为专业,需要专门的体育教师来任教,因此农村地区体育教师对于当地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引导意义更为重大。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能仅仅是课堂体育教学的传播者,更要努力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体育学习合作伙伴。一支高质量的体育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农村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目标能否实现。针对现阶段贫困地区体育师资严重失调的现状,要进一步具体落实国家制定的“免费师范生”“特岗”“国培”等计划,为农村贫困学校补充优质体育教师来源[9]。同时,相关单位还要制定关于农村体育教师的发展规划:在待遇方面,要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让农村体育教师享受和城市体育教师同等甚至更好的待遇,另外要加大对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来农村任教的奖励与补贴力度;在质量方面,继续加强对农村现有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让体育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能承担学校的体育队训练和比赛任务。

3.3 形成正确认识,做好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其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若想推动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深入发展,就必须首先从家庭教育着手,改变家长对体育的认识,把体育摆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使其成为新时代家庭的教育特色。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对象是人,关键在于解决贫困群体对于体育认识的思想偏差问题,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更是一种缓解学习压力的良好方式。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于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体育宣传力度,重视对于贫困群体正确体育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带动贫困区域形成良好的体育参与风气。改变传统的体育观念,做好家校共育,对于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作的可持续性具有深远意义。

3.4 加强精细化供给,创新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模式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将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的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作,更要将“促进贫困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扶贫工作者必须意识到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基础设施绝不是简单地为了建设而建设,而是真正的要以精准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实践进程。通过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的体育基础设施网络,做到扶贫区域的全覆盖态势。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贫困群体的体育需求逐渐变化的现状,政府扶贫部门在体育教育精准帮扶政策制定时,更要注重与时俱进地加入新元素。通过进一步加强精细化供给,不断创新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新模式。

3.5 因地制宜,开展区域特色体育活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贫困地区的体育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特点。而这些地区的体育教育精准帮扶工作,完全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体育文化资源来进行区域体育特色扶贫活动。政府扶贫部门可以定期组织贫困人口开展区域特色体育活动,以安徽省重点贫困县阜阳市阜南县为例,当地武术文化氛围浓厚,孕育了包括查拳、八极拳、小八式等极具当地特色的武术项目。这些带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民族民间运动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不仅可以丰富贫困人口的业余体育活动,增加体育项目的趣味性从而落实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要求,同时也让传统的区域特色运动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4 后扶贫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贫困体育教育精准帮扶的路径选择

课题组近期研究已经证实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足球活动”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未来将进一步验证其他模式,如体育课程思政、体教融合、体医融合等模式的有效性,在创新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过程中,建议突出三个创新点、抓住四个基本点、强化五个保障点:

4.1 突出三个创新点

4.1.1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体系

2013年初,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意见》中明确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纳入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当中,要求尽快收编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重要档案资料。然而调查发现,农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并没有有效地落实该项工作,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不完整、不准确,而且对儿童的变化情况没有记录在案,多年未曾更新,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评价资料缺失最为严重。目前,我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农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了网络的全覆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集网络登记、实时更新、网络查询、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改变过去“难量化、难记录、难监督、难分析”的现状,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正规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政府及学校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精准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贫困打下坚实的基础。

4.1.2 以智慧体育发展为契机,创新农村学校体育信息化资源平台

农村学校体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体育课程资源的严重匮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保基本、补短板”的原则,体育师资的匮乏问题可以通过多渠道帮扶在3-5年内基本补齐,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的方式得以改善,唯独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匮乏短板最难补齐。目前农村的很多教学模式仍然沿袭传统,较为固定,“闭门造车”的教学形式,这与当前大数据、云计算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严重脱节。而智慧体育是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未来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案,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整合利用农村学校多方的人力、物力、环境及政策资源,搭建农村学校体育线上教学平台,建立完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网上资源总库,实施农村学校体育线上教育工程,促进优质体育教育资源的引入和共享,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补齐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匮乏的短板,也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1.3 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创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精准帮扶模式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贫困的问题表现在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等软硬件方面,致贫因素也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性特点。因此,应该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构建“经济扶贫”“教育扶贫”“体育教育精准帮扶”一体化扶贫模式,多方面共享扶贫资源。具体来说,通过经济扶贫政府购买的方式,增加农村学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可以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体育器材不足的硬件问题;通过教育扶贫,投入教育帮扶专项资金,可以实现农村教育脱贫,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体育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素质水平偏低、课程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落后等实际问题,从而完善体育教学模式,达到“育体、育心、育人”的目标导向,创新“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足球活动”等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真正发挥体育教育的“健身、健心”功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2 抓住四个基本点

4.2.1 抓住“国培计划”项目,提升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国培计划”正在对全面提升农村落后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每年10月份在各省市高校举办的培训班,对体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是精准扶贫中体育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性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优质师资力量,对农村落后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念、教育视野开展精准帮扶,有效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国培计划”实施10年来,在参培学员的覆盖面、培训内容的精细化程度、培训效果考评追踪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认识不足、缺乏跟踪指导、培训方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等方面的不足。

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是皖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师范类高校,体育学院近几年承担了阜阳地区及周边县市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项目。采用“PDCA”循环模型对该校近年来针对体育教师培训的计划阶段(P)、执行阶段(D)、检查阶段(C)、处理或总结阶段(A)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P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培训目标不突出、管理部门权责不明、授课教师沟通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等;在D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学员跟踪指导不到位等;C阶段存在的问题有:检查考核形式主观性太大、检查考核形式单一等;A阶段存在承训单位调整与改进工作不彻底、积极性不高、调整改进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每个阶段的优化措施,以解决上述问题。P阶段优化包括:培训目标、管理体制、考核方式、授课教师等四个方面;D阶段优化包括:培训过程控制、培训效果转化、培训课程设置、跟踪指导等四个方面;C阶段优化主要是针对目标实现、计划执行情况开展学员、承训单位、教育行政部门一系列的检查与考核优化;A阶段优化措施主要是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或经验教训及时地调整和改进P、D、C阶段工作中的漏洞,解决培训中的现实问题。总之,抓住“国培计划”的有利时机,全面贯彻体育教育扶贫的思想,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2.2 抓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掘渗透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等五大育人目标。然而现实是,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适应不良,容易导致孤独、焦虑、恐惧、偏激等诸多心理问题,且成因复杂,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可见,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完成得不好。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就课程内容来看,农村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枯燥,未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改善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加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校本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渗透也不足。

本研究尝试在农村体育教学中渗透情商教育,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12周的实验后,实验组儿童在社会适应性、意志品质、独立性、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指标的得分远远高于实验前,而进行传统体育课教学的对照组,上述指标在12周之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有关情商教育的内容等一些改革是有效的、可靠的,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情商值,对于中小学生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贯彻渗透情商教育等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4.2.3 抓住“校园足球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足球运动已经被提到国家发展战略,该项目运动同时包含速度、力量、耐力、技巧、身体对抗和团队配合等多项素质,是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价值。目前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四级的联赛体制逐步健全,并且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功效价值正在被逐步验证和认可。研究表明,校园足球活动有利于培养自我意识,锤炼意志、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强化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心理健康。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利时机,形成合力加快建设农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不仅能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硬件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2.4 抓住区域性高校体育专业顶岗实习,实现对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的精准帮扶

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匮乏、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是阻碍学校体育发挥“育人”“健心”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师资的精准帮扶是当务之急。区域性高校体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体育教师国培计划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体育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因此各级政府、体育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要形成合力抓住国培计划项目的有利时机,让体育专业学生和农村体育教师实现位置互换——顶岗实习,加快实习基地建设。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体育专业学生一般在大学第七个学期,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队,并有专人负责,他们被分配到农村中小学进行实习,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好评。这些年轻、有活力、有知识、有素养的“体育教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谈心、共同进步,逐步改掉了孩子们不爱上体育课的习惯,也使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单一枯燥、教学组织混乱的现状得以改观。研究表明,实习结束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境状态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孤僻、敌对、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4.3 强化五个保障点

4.3.1 强化实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基本标准,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的落后面貌,促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国家多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中小学生全面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计划纲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等制度政策,强化实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基本标准,保证体育课课时和每天锻炼活动时间,规定教师行业标准、场地器材建设标准、体育课程标准。地方政府各部门要抓住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抓紧落实,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具体做法是:1.核定体育教师的编制,确保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编制充足;2.农村学校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其他学科不得无故挤占体育课课时;3.统筹发展经费时,适当向农村学校体育倾斜;4.吸引社会力量拓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经费的筹措渠道;5.扩大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素养和育人能力。有了上述制度保障,才能有效发挥体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功能价值。

4.3.2 强化实施体育课程内涵建设,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课程资源保障

农村学校应依靠地域特色,开发特色体育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施体育课程内涵建设。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的优势,将带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形成特色,使地域传统体育与学校特色体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程内涵,优化体育教育模式,而且可以充分凸显体育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有的学校从传统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将打陀螺、滚铁圈、踩高跷、爬山坡、踢毽子、拔河等活动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这些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样能够起到锻炼身心、磨炼意志、培养团队协作、增进交往的作用。还有的学校通过简化规则、降低技战术难度、改造场地器材等方式将城市中新兴的体育项目,像轮滑、攀岩、搏击操、体育舞蹈等引入农村体育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的吸引力。具有民间特色的传统武术、太极拳也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上述举措丰富了体育课程内涵,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4.3.3 强化实施农村体育教师“1+1”招聘模式,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近几年为了补齐农村体育匮乏这块短板,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些举措,诸如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量、提高待遇、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从教师招聘计划和实际完成招聘人数的比例来看,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还有的虽然已经入编,但也只是当作一个跳板,还会进一步考取城镇学校的编制,因此,辞职、离职、跳槽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强化实施农村体育教师“1+1”的招聘方式,解决配偶安置的问题,如果新招聘老师的配偶不具备入编的条件,可以采取“人事代理”的方式安排教辅或管理工作岗位,对于有教师资格证的,也可以代课老师的方式暂时安排工作,并鼓励其考取本校的教师编制,这些举措可以充分体现对招聘教师的人文关怀,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还可以通过实施定向免费师范生“X+1”模式(“X”即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1”为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使分配过来的毕业生具备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也能胜任体育课教学,弥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不足,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4.3.4 强化实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年度质量评估制度,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监管保障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主要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这两个文件,《意见》和《通知》虽然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督查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规范,但由于农村学校情况复杂,数量众多,检查和督导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当前的评估制度多以具体案例评估为主,切实可行的评估工作运行机制并未建立起来,从而使得督导的内容和运行时间针对性较强,但形式单一,而且评价指标不健全,忽视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指标体系。建议强化实施可持续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评估制度,配套相应管理体制,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评估工作运行分为五个步骤进行:1.确定评估指标,根据各子项目的评估内容,制定分项的考评指标体系,补充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评估内容;2.学校自评,学校管理部门对本校的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形成自评报告;3.不定期抽查评估,政府教育部门分管体育工作的调研员要不定期抽查评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4.第三方评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5.年度终结评估,每个学年度结束时,学校管理部门汇总抽查评估结果、第三方评估结果,结合自评结果对该校全年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向学校体育部门反馈评价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上述举措可以为学校体育改革,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监管保障。

4.3.5 强化实施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模式,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经常出现“脱贫”之后又“返贫”的现象,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精准扶贫应该借鉴经济扶贫的成果经验,转变理念,强化实施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模式。具体做法是:1.从“国培计划”项目中结业的老师,回到农村学校后应主动承担起年轻教师的指导工作,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借助每周的教研活动将自身培训过程中获得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教师,实现师资队伍“造血”;2.积极推进本校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等、不靠”,尽快建立校本特色体育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课程资源“造血”;3.发掘渗透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意识、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现体育教学“造血”;4.加快建设农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发挥校园足球在体育精准扶贫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体育活动“造血”。上述举措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体育教师精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