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2022-03-18 07:29王凯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民中华培育

王凯阳, 杜 谆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7)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 不断强调文化自信这一命题。 就文化自信的主体而言, 充满文化自信的不应只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而应是全体国民。 “离开了人民的自信, 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抽象的。”[1]然而, 当前部分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深刻, 文化认同感有待加强, 文化不自信现象依旧存在。 为此, 要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主体, 培育全民的文化自信。

一、 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一)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当前, 文化不自信主要表现为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两种形式。 文化自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否定, 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 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 无法在现代社会发挥自身功能, 主张“抛弃”传统文化; 二是对革命文化的真实性和必要性持怀疑态度, 认为革命文化只是官方的宣传口号, 代表着官方的意志, 是官方重构甚至虚构的结果, 即使存在, 也已经过时, 没有必要在当今社会继续强调革命文化; 三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民族性和本土性, 不具备大众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无法实现全民的文化认同; 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把握不准, 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互无关涉, 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某一组成部分自信。

文化自负是对文化的过于自信,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过于迷恋中国传统文化, 认为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贝, 是必须继承和发展的文化遗产, 未能根据时代的需要取精华、 弃糟粕。 二是过于高估中国文化现状, 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 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文化已占据世界文化的重要地位甚至主导地位, 不必再虚心学习、 反思总结, 无视他国文化的优点和自身文化的不足。 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认为文化发展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只要集中力量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好文化事业; 抑或认为文化发展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只要经济水平上去了, 文化建设就会自然地跟上, 忽视了文化自身的独立性和发展规律。

(二)文化不自信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文化不自信, 尤其是文化自卑的出现, 既有历史根源, 也有现实原因。 从历史根源上看, 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催生了民众的文化自卑心理。 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 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 “中华民族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只是到了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 文化自信、 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损伤。”[2]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人的文化心态日益转向文化自卑。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军事上的接连失利不断挫败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当以西方的文化标准制约中国时, 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就产生了, 极端表现就是所谓的全盘西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就具有传续性, 只要发生自认为或被认为不如他人的状况, 文化自卑现象就会出现。

现实原因则更为深刻地影响着文化自信。 首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非易事。 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 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方法并总结经验。 其次, 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待加强。 有人认为, 革命文化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境的变换, 革命文化已成为“过去时”, 当今社会无需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更有人对革命文化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看不到革命文化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对革命文化不自信。 再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待完善。 在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 新时代伟大实践中,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造成一些人的误解, 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够“稳定”和完善, 进而产生了文化不自信心理。 最后, 标准的选取和比较的方式存在问题。 文化自卑或文化自负,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选取了错误的标准进行了错误的比较的结果。 传统与现代、 中国与他国, 选取不同的文化标准对不同的文化类型进行简单生硬的比较, 往往会导致文化自卑或文化自负。

二、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 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坚定“四个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身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 为全民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了可能性。

(一)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培育全民文化自信可以有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涉及国家总体安全。 毛泽东曾指出: “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 总要先造成舆论, 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 革命的阶级是这样, 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3]当前,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依然受到严峻挑战, 需要培育全民的文化自信加以应对。 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西方的文化输出, 保持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以革命文化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塑造正确的革命观、 历史观;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国人的价值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所谓的普世价值。

2.培育全民文化自信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指出: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4]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从历史上看,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 其发展道路选择、 发展理论创新和国家制度设计, 都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5]相对于道路、 理论和制度而言, 文化是根本性的存在。 一个国家选择和形成的道路、 理论和制度, 都是合乎本国文化发展逻辑和规律的结果, 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直接影响到对道路、 理论和制度的理解与认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 只有培育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3.培育全民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4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 共同奋斗。 只有全民坚定文化自信, 民众才能产生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才能团结一致, 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 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培育全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可能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身优势是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丰富、 体系完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 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41历史的积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博大精深、 体系完整的特点。 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等不同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积淀了丰厚的成果, 具有内容丰富、 体系完备的优势, 为培育全民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利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转化能力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 积极吸收、 借鉴、 融合各种优秀文化、 先进文化, 结合实践需要, 努力实现文化形态的转型升级, 不断打破文化发展的“内卷化”局面, 形成了强大的创造能力、 转化能力, 为培育全民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理论科学。 就指导思想而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是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遵循。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是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指出: “当今世界, 要说哪个政党、 哪个国家、 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那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7]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方面,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并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发展潜力; 政治方面,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逐渐健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持续发展, 制度优势日益彰显; 社会方面, 民生不断改善, 教育、 就业、 收入、 社会保障、 脱贫攻坚等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公平正义不断进步; 文化方面, 意识形态工作稳步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 凝聚力正在形成, 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社会主义文艺日益繁荣,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成就斐然; 生态文明方面, 绿色发展逐步推进, 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日益完善, 美丽中国建设有序展开; 国际地位方面,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疫情挑战, 迅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 中国的抗疫表现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赏。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人民有足够的理由自信。

三、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力, 笔者认为, 应从三个方面、 一个重点培育全民文化自信。 三个方面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个重点即国际影响力。

(一)培育全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1.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其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 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 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 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8]目前, 学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的研究成果众多, 但被全社会所认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尚未完整、 系统地提炼出来, 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培育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还需继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尽快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话语共同体。

2.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2017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这是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 如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国民教育中始终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传承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滋养文艺创作、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以及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等, 仍是当今传承、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重点。 只有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才能从文化根基上筑牢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 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9]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上建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过程, 也是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巍然耸立, 正是全民文化自信的现实写照。

3.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分为三步。 “一是分辨, 区分精华与糟粕; 二是激活, 通过与时代结合对传统文化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 三是创新, 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提出新的概念、 新的观点。”[10]其一, 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传统社会的产物, 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需要转化和发展的是作为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二, 活在当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服务对象, 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社会,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 其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难免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自身的时代价值, 就应该作出力所能及的解释和答复, 以传续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与结果, 对于成功培育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育全民的革命文化自信

1.树立正确的革命文化观

要用历史和比较的视角, 准确认识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进而树立正确的革命文化观。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 为了救亡图存, 中国人借鉴了许多西方经验。 正如毛泽东所说: “自从一八四〇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 先进的中国人, 经过千辛万苦, 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11]但随之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等, 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只有在革命文化的引领下, 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继而通过“一化三改”, 在一个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基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事实, 我们对革命文化应该具有充分的自信。 革命文化蕴含的中国精神, 如五四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抗战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 是当前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2.创作优秀的革命文化产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看得见的手”一旦缺席, 资本的逻辑往往会越过经济领域的边界, 进入文化领域, 进而影响甚至控制革命文化产品的创作, 导致大量以金钱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 以经济效益而不是以社会效益优先的“革命文化产品”的出现, 严重误导民众的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要在革命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有效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坚决抵制各种不讲品位、 不讲格调、 不讲责任的低俗、 庸俗、 媚俗的“革命文化产品”, 积极倡导无愧于时代的创作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效益优先的创作导向, 努力创作尊重历史事实、 符合民众口味、 体现文艺水准、 传递积极能量的优秀革命文化产品。

3.广泛深入开展“四史”教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走进历史, 我们才能领悟革命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只有了解了沂蒙山那段“乡乡有红嫂、 村村有烈士”的抗战岁月, 才能读懂军民之间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只有了解了八路军在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历史, 才能明白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 诸如此类的历史事实是革命文化的说服力、 感召力之源, 也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坚实基础, 更是“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育全民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四史”教育。 为营造“四史”教育氛围、 取得“四史”教育实效, 各机关、 学校、 部队、 企事业单位、 社区、 社会团体等, 应设定“四史”教育目标、 明确“四史”教育内容、 创新“四史”教育方法、 制作“四史”教育路线图、 建立“四史”教育评估反馈机制,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四史”教育活动, 培育民众对革命文化的自信。

(三)培育全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 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解答最新问题。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改进、 创新、 完善舆论引导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技术, 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 尤其要注意网络空间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影响, 建设好网络空间, 夺取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势。 鼓励相关研究机构和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发声发文, 驳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言论, 揭穿相关虚假言论。 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律规范,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做到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 就是培育民众对价值观的自信。 培育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就是培育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2]。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融入学校和家庭, 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与社会氛围。 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下, 继续发扬伟大创造、 伟大奋斗、 伟大团结、 伟大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强大的基础上。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 遵循公益性、 基本性、 均等性、 便利性等基本原则, 加强图书馆、 博物馆、 美术馆、 文化站、 文化广场、 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形成辐射范围广泛、 涵盖内容丰富、 服务对象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树立社会效益优先、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壮大文化市场主体, 激活文化产业市场的创造活力。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重要位置, 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升级。 要大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 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 信息化、 数字化进程的持续深化,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交往越来越频繁。 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不仅需要国内视角, 还需要国际视角。 世界怎么看待中国, 中国怎么影响世界, 对于培育全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影响。 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也是培育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1.构建官方与民间互补的文化交流格局

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需要官方、 民间共同发力, 构建官方与民间互补的文化交流格局。 就官方而言, 要充分利用基于中国治理理念、 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机遇。 如在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 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战略平台。 加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宣传力度,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践, 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着力点。 就民间而言, 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外交功能, 利用好智库、 商会、 公益团体的独特优势, 补强官方文化交流的薄弱环节。 调动中国游客、 留学生以及海外华人的积极性, 用他们的切身言行展现、 传播中国文化, 官民合作讲好中国故事。 共同支持国内影视、 音乐、 游戏、 社交软件等文化载体的海外经营活动, 用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展示高质量的中国形象。

2.创新中国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

文化的交流传播是一个接触、 了解、 选择、 认同、 借鉴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由于文化传统、 社会制度、 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需要考虑双方的客观实际情况。 做好中国文化的交流传播工作, 要不断创新交流传播的方式和手段。 除继续开展传统的普及推广外, 还应根据不同国家、 不同民众的不同需要, 结合现代传媒技术手段, 利用“他者”文化的吸引力优势, 采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把具有时代意义和全球价值的中国文化, 精准投放到世界各地。 近年来, 在国外产生积极反响的一些中国文化交流传播现象表明, 一旦“他人”赞赏“自己”, 民众在增强“自己”文化自豪感的同时, 对“自己”的文化也就更为自信。

总之, 文化自信是全体国民的自信, 培育全民文化自信需要从内外两个途径进行。 内部途径主要是培育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革命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外部途径主要是通过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借由他者的视角坚定全民的自信。 全民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过程, 同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全民文化自信的实现, 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现。

猜你喜欢
全民中华培育
全民·爱·阅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