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8 07:29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泡泡糖韵律律动

孙 丽

(洛阳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已是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音乐是人类与自然共通的语言, 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呼唤, 它的魅力在于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进行传达, 借此唤起幼儿爱护自然、 尊重自然的意识。 因此, 要想将环保教育元素渗透于幼儿音乐活动中, 潜移默化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对音乐课程进行精心设计。

一、 幼儿园音乐活动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契机

(一)音乐活动中的自然美元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1]58。 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 能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 引导我们去感受和创造生活的美。 音乐活动中的自然美元素, 既是音乐活动开展的前提, 也是环保教育的基本素材。 音乐活动与环保教育依托的自然环境资源成为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前提。

(二)环保教育中的韵律美元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 科技产品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渐懂得热爱、 尊重、 保护自然”[1]65。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人类获得美好生活的基础。 大自然中鸟鸣潺涧、 四季更替、 星辰变幻都蕴含着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将这些韵律美资源有效地运用可以调动幼儿活动兴致, 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成为提升幼儿园环保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

二、 音乐教育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定位

(一)概念界定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环保教育是将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美与自然世界中的美有机融合。 把生态环保理念通过歌唱、 律动、 舞蹈、 表演等活动表现出来, 让幼儿在音乐活动、 音乐游戏、 音乐表演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环保知识、 树立环保意识、 践行环保行为。

幼儿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要结合课程的特点进行有机渗透, 用音乐激发幼儿热爱环境的情感, 把环保教育融入到幼儿园音乐活动之中。 以此逐步树立幼儿热爱环境、 保护环境、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意识, 其使感受生命与生活中的各种美好。

(二)理念定位

幼儿园音乐环保教育的理念定位应科学明确, 音乐活动是载体和形式, 环保教育是目标和内容。“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 而是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模仿力。”[2]通过音乐活动向幼儿传输环保意识, 让幼儿对环保问题具有清晰的认识, 能够正确判断环保文明行为, 从而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因此, 可创设环保教育情境, 通过儿歌表演、 律动游戏以及自制乐器等活动, 渗透环保教育理念。 同时, 应注意突出环保教育中幼儿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将音乐与环保有机整合,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彰显低碳环保、 创意无限的特色。

三、 幼儿园音乐活动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一)创设环保教育情景

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不应对幼儿进行单一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教育, 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感受美、 表现美的情绪, 既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也要将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如在对《春天多美好》的音乐活动教学中, 可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和孩子一起到郊外寻找一些美丽的风景并拍照保存下来, 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然后在孩子们聆听音乐时, 利用多媒体投影将孩子们自己的照片展现出来, 教师可以在一旁朗读儿童诗, 在“音-诗-画”完美结合的教学氛围中, 触动孩子们的情感。 这样一来, 幼儿会充分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 幼儿还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形成环保意识。

(二)开展幼儿园环保教育律动活动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 有蜿蜒起伏的高山, 有波涛滚滚的大河,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优美的旋律与动人的舞姿, 给人们带来身心上的愉悦。 律动是人类对大自然现象的反映, 幼儿教师可以借助韵律活动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环保教育过程中, 这也是音乐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活动中, 幼儿可根据音乐律动的起伏, 通过身体的舞动来感受音乐、 理解音乐、 表现音乐。 在感受与理解音乐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 体验不良环境行为给生活带来的麻烦, 让幼儿学会爱护大自然、 尊重大自然。 如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模仿、 好动的特性, 以律动的方式全面互动, 拓展环保知识: 第一环节, 教师可组织幼儿按照节拍来模仿小老鼠探头探脑的样子。 第二环节, 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做拉泡泡糖的动作。 第三环节, 教师创设情景, 深化幼儿对环保教育的理解。 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 如: “泡泡糖从身上拿下来容易吗?你会把泡泡糖放到哪儿呢?你愿意把它放哪儿呢?”最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 “吃过的泡泡糖是有黏性的, 所以以后吃过的泡泡糖不能乱丢, 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第四环节, 幼儿随音乐再次进行声情并茂的律动表演。 幼儿园韵律活动中有丰富的环保教育素材, 可以深入挖掘活动资源, 使环保教育与艺术领域相互渗透融合, 让幼儿在感受音乐韵律美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

(三)制作小乐器

当前, 在人们物质消费过程中也隐藏着物质浪费的危机, 这种危机背后带来了诸多环保问题,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健康问题频发。 为引导幼儿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 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可以组织家长、 教师和孩子一起对废旧的钟表零件、 鞋盒等进行回收, 改造后再利用。 如音乐活动中可以利用饮料瓶、 盒子、 蛋糕碟子等制作出沙锤、 鼓、 水杯琴等小乐器。 也可以用饮料瓶上的铝盖儿穿上铁丝圈制作成串铃, 让幼儿从中领会废物利用可以减少垃圾, 减少污染, 启发幼儿学会自己动手, 将废旧物变废为宝, 促进幼儿环保习惯的养成。

“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3]环保教育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也关系到下一代能否拥有绿色家园, 能否健康成长。 因此, 将幼儿园音乐活动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 相互渗透, 充分发挥音乐美育的优势, 培养幼儿成为环保新生代。

猜你喜欢
泡泡糖韵律律动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泡泡糖惹麻烦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春天的韵律
律动之美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三个经济”律动
韵律之美——小黄村
泡泡糖飞船
吹泡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