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优化与创新

2022-03-18 10:07王青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形势供给教学内容

王青山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对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考察调研时,也曾多次就加强思政课建设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都为新时期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需求,强化“精准供给”,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精准供给”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借鉴意义

“精准供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着眼新的发展实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要理念。“精准供给”基本观点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具有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1]229。经济新常态下,原先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已难以为继,需进行相应调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虽有全球性、阶段性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其中供给侧、需求侧都有问题,而供给侧的因素相对更大[1]75。供需不平衡、不协调的表现主要有: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使得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无法达到充分释放、满足;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存在着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有鉴于此,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更多地从供给侧发力,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1]242。

“精准供给”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对破解当今中国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科教文化事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立德树人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教育供给与需求相互调适、协调推进,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更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动态过程。其中,涉及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供给侧主要是教育政策、制度、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供给方,其主体包括政府、教育管理者、高校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需求侧,其主体是大学生,某种情况下,高校及其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也会变成需求侧。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2]。习近平总书记一语破的,切中肯綮,抓住了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害所在。当前制约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因素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且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在教师教学一侧。随着国内外形势深刻调整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复杂多样,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严峻挑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揆诸“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际,至少存在两组教学供需关系。一组教师是供给侧,学生是需求侧;另一组教师则成为需求侧,需要相应的教学供给。教学矛盾,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都有,但问题主要出在供给侧方面,是教学供给结构不适应教学需求变化。表面上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低水平的教学重复供给大量存在,真正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教学供给不足。“形势与政策”课综合性强、内容更新快、时效性强,对授课教师和教学改革创新提出很高要求。因此,需要推进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更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教学供需新的动态均衡。

二、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供给的现状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因素。“教学内容的结构、难度、质量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获得和转化实现的。”[3]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供需错配现象较为突出,存在低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环境淆乱等问题,从“精准供给”视域出发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必要而迫切。

(一)部分教学内容重复供给

首先,从课程本身来看,“形势与政策”课主要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4]。“形势与政策”课多采用专题式教学,但往往存在同一专题不同教师授课内容缺乏统一、不同专题相关内容交叉重叠、热点案例重复讲解等问题。

其次,从纵向衔接来看,普通高中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选择性必修课程围绕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等开展教学,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外交、党的建设等领域。这些领域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范围多有交叉重合,因此也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

最后, 从横向课程来看,“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政课也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特别是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重复,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涉及的内容还是不少。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需要“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既需要纵向衔接、逐层递进,也需要横向协同、联动发力。

(二)教学内容有效供给不足

所谓教学内容有效供给是指与教学需求和结构相适应的供给,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的供给。“形势与政策”课除了部分内容低水平重复供给外,有效供给不足也是突出问题。

首先,理论解释力、说服力不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沿用传统模式,存在“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知识讲授、轻价值引领”等问题。再则,“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强,需要任课教师紧跟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而一旦更新不及时,便会出现教学内容滞后的情况。尽管教育部每年均会印发上、下两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作为指导,但由于教材建设相对乏力,加之对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精准识别不够,使得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供需脱节问题,影响教学实效。

其次,有效识别学生需求不足。“形势与政策”课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受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因素影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需求也千差万别,特别是在网络信息迅速传播背景下,传统“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教学已然不符合实际。因此,授课过程经常面临“羊羹虽美,众口难调”的尴尬。加之一线教师普遍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缺乏充足的自主教研时间,难以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做深入研究。

最后,师资队伍薄弱影响教学供给。“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思政课程,对教师政治素质、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但现实中,还存在师资来源复杂、兼职教师较多、缺乏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师专业背景多元且专业水平不高、教非所“学”等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求,教师整体素质亟待提升。

(三)教学供给环境淆乱复杂

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内外联动、持续赋能、促成质变的过程。教学有效供给仰赖适宜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物理环境和教学心理环境。“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供给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班授课普遍存在。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到,合理安排教务。本专科生每学期必修“形势与政策”课。原则上晚间和周末不安排思政课必修课。应避免教师周课时安排过于集中。应综合考虑学生专业背景组织思政课教学班,积极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大力提倡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5]。但在实际教学中,受软硬件设施不足等条件限制,不少高校依旧采取大班授课模式,面对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学习背景的大学生,教师难以充分照顾到他们的差异化需求,师生之间也难以开展充分有效的交流互动。

其次, 协同效应有待增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校内校外密切合作,共同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但在实际工作中,“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政课之间,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课之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等均还存在着各行其是、缺乏统筹的情况,协同育人的效应还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这也影响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供给。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实施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这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破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供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就必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牵住教学质量这个“牛鼻子”,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从根本上化解教育难题”[6],不断提升教育实效,更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

(一)吃透理论创新成果,把握课程教学要点

教学是通过师生对话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更新快、时效性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要在“变”中把握“不变”,讲出“形势感”和“政策味”,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7]。

首先,教师要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领会、学思践悟。“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8]教师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要用理论上的清醒,来坚定政治立场,涵养人格魅力。要勤学善思,多琢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讲清、讲透、讲实、讲活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内容鲜活、讲授生动。

其次,要吃透教育部印发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教学要点紧扣国内外形势,以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为指导,聚焦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明确了教学专题、重点难点、基本原理、目标任务等内容,为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深入研读教学要点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其具体要求,挖掘教学资源,着力处理好教学要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关系。在吃透教学要点基础上勇于创新,根据实际展开教学。

(二)运用多样评价方式,了解掌握学生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2]。因此,对学生需求进行有效识别、核查、过滤、跟踪,了解掌握学生的需要、诉求、问题和期待是教学有效供给的前提基础。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比如学生的学科背景、基础知识、专业结构等;然后据此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偏好、学习行为、学习期待等方面进行初步研判;继而对教学班级以及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活跃程度、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做出客观评判,为区分学生的共性需求与差异化需求,实施教学有效供给创造条件。

运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注重考核学习效果。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吸收以往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通过课前(如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课堂(如师生互动、小组分享)和课后(如访谈座谈、作业分析)三个环节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真实需求,从注重知识考察向注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转变。综合分析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科评价、质量评价等信息,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势,依托全国、地方和高校的相关管理平台,获取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涵盖范围广、综合性强,需要在“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话语表达”上下功夫。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把握方向性,彰显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是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于一体的课程。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坚持视野要广、思维要新,按照“精”(宁缺毋滥)、“准”(真实可信)、“鲜”(内容新颖)、“活”(富有趣味)的原则,及时洞察形势发展动态,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热点案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实现教育内容的高质量。

教学内容要层次递进,注重关联性,富有延展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终身受益,必须首先在理性逻辑上说服学生,然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呈现于学生眼前,析事明理,阐释引导,使学生逐渐由认知到理解,然后到信服,进而到践行。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还需关照其他课程,做到内容上相互照应、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把“形势与政策”课讲“活”,就是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简洁的话,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向课堂教学要实效;讲通俗的话,化抽象深奥为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讲需要的话,贴近大学生生活,针对他们的心理状况、疑惑所在、情感所需、利益诉求等,多讲能够产生认同、引起共鸣、思想解渴的事实,多讲“接地气”“解问题”的话语,不断增强话语魅力,提升话语质量,促进教学实效。

(四)创新集体备课模式,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2]。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也把统一实行集体备课、创新集体备课形式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

集体备课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授课教师可基于各自的学科背景、工作经验、思维方式和关注点,紧密结合学生需求,联系教学实际,集体研讨、切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典型案例、授课方法等,将国内外最新发展变化和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及时融入课程中,形成统一的教案、统一的课件、统一的模板,并组织实战演练,做好教学反馈,及时调整完善。

除实行集体备课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鉴。比如教学研讨、学术沙龙、合作教学、教学竞赛等,集思广益研究破解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课程改革创新之道。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反哺作用,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不断提升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厚度。

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契机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建设教学资源。教育部组织力量、协调资源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各高校要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优质资源。各地各高校可结合实际,编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辅助资料[7]。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上下游学段贯通衔接和相互照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特色优势,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形势与政策”示范课程,建设一批包括视频、课件、习题、案例、数字教材等多种形式在内的优秀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建共享。

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的创新利用。基于学生学情进行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主动及时地提供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于一体的课程网络资源。探索建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类优质资源的协同共享。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精准供给”至关重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多措并举,选优配齐任课教师。坚持校内调整与对外招聘并举,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互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多管齐下,全面提升任课教师素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各级各类培训平台,不断完善培养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学习考察和实践研修,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监督考核评价,严把师德师风关,制定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特点的考核评价标准,发挥其杠杆作用,激发教师内生动力,使其“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还要搞好服务保障,增加人文关怀,进一步优化教师成长发展软环境,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项目申报、评优评奖、人才评价等方面给予任课教师倾斜支持,促进其专业发展。

(六)构建“大思政”格局,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联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政课“很难要求、也很难做到把学生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都包括进去,具体地加以解决”[10]。教师要树立“大思政”教育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投身教学,充分认识思政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学不局限于课件、不拘泥于课堂。学校应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统筹建设,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对接,拓宽教育空间,丰富教育供给。同时,主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所处网络文化环境,根据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与实践需要,加强网络思政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化全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不断为“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提供助力。

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媒体、社会团体等优势,将各类社会资源与学生成长需求进行有效匹配,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帮助,为教学活动开展、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便利。总之,要坚持高位驱动、政策推动、系统联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汇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形势供给教学内容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