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四化”论析

2022-03-18 10:07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四化理论课常态

董 杰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历次颁发的指导性文件中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筹起来”“突出实践教学”“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明确规定本科、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分,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断规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客观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践教学效果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是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构建同向同行“大思政”格局的时代要求,对于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基于课程标准,设置实践课程,做到实践教学“课程化”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1],是在一定的学科专业范围内,按照教育目标和教学规划开设的,包括教学科目、科目的教学次序和时间安排,涉及“学习机会所用的教学活动”[2]与“一套有程序的经验”[3]。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环节。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和性质,独立设置突出时代性、创新性和导向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的基础前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也有相应的学时学分规定,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在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时,普遍把实践教学当作附加于理论教学之下的一般性补充、延伸或扩展,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二是教学大纲中没有清晰、单独地规划实践教学,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构成及其学时、学分分配不明确,课堂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之间缺乏整体性、协调性和规范性,有实践无教学或有教学无实践现象普遍存在。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整体性视野中,应把准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突出实践教学的课程特性,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充分彰显实践教学在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要义在于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内容构成、过程环节、管理保障、考核评价等要素,统筹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调整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整创新,迫切需要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与专业课实践教学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地位同等重要。转变思想,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形成职能部门主动谋划、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资源聚集、支撑实践教学,有效处置实践与教学疏离的顽疾;整体规划实践教学目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统筹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加强实践教学教辅建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减少随意化、碎片化;以国家推动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按照各门课程的性质、特点与要求编制逻辑合理、体现学生认知规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拟定基于学生中心、问题意识、产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衔接有序、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概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纳入课程范畴内的、教师主导下的具有鲜明“实践性内涵”的一种教学样态,通过专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有利于消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占用、相互挤兑的纠葛,明晰两者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断激发实践教学的内生动力,形成一种课程文化,使实践教学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稳定化。

二、立足校情学情,精准精细施策,做到实践教学“分众化”

“分众化”的概念源于传播学,后广泛应用于传媒、文化、消费、教育等领域,其核心要义为精确定位、精细分类、精准施策。“分众,顾名思义,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4]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着深刻巨变,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尤其是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受众不同的特征和需求,适时采取分众策略,使实践效果达到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统筹实施,做到分众化。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众化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实效性的现实举措。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与内在需求,结合不同的实践教学情境安排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并且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与评估,最终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成同一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分众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个体的认知心理与特定的教学情境为基础,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或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并使认知与情境之间深度契合。它摒弃了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而全的“一刀切”“一锅煮”,科学区分受众群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需求,使实践教学更加精细、精准、精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众化意味着分类分层,“分类即紧密结合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特点;分层即充分考虑不同年级群体特征”[5]。基于不同的角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众方式多样。一是依据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众。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选修课程增加,分布在不同学期时段,高校可根据各门课程安排的时间先后顺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分众式实践教学。同时要全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做好前后衔接,分别制定实践教学育人目标,避免各门课程实践内容与方式的交叉重复。二是依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分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研讨、辩论、演讲、专家讲座、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论文撰写、影视教育、创新创业、生产劳动等形式,不同的学生对上述形式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教学形式也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和运用特点,可据此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六个涉及”[6]内容分类融入不同形式之中进行分众化实践教学。三是依据学生的专业类别分众。从分众的方式看,紧密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特点,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如对文史类、理工类、艺体类、医学类等学生分别采用体验式、生产式、再现式和案例式的实践教学方式;从分众的载体看,以项目化的路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嵌入不同专业课实践教学,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众化实际上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内在本质要求,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当然,分众不是分离,更不是分割,各种分众形式之间相互支撑,浑然一体,是基于“整体性”基础上的“分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众化在手段形式上是差异化的,但在目标任务达成上是一致的,要走向“整体化”。

三、统筹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做到实践教学“社会化”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而且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直观性、体验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互动互补,相得益彰,共同发挥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阵地”“主干渠道”与“核心课程”作用。坚持开门办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筹思想政治理论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善用社会大课堂这个深刻鲜活的“大思政课”讲好党的光辉历史,讲清“两个大局”,解密“两大奇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化,要与社会的变化发展相适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一致,积极推动劳动模范、英雄人物、党政领导、企业高管、社区干群等各种社会力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用丰富鲜活的实践案例启发学生认知社会、学习社会;同时又要推动学生走向社会“潜入”基层,在深入各种社会实践场所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推进学生了解国情、理解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化内在要求走向社会、走向开放,不断更新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形成协同育人的教学机制。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化的实质在于借助社会力量增强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在提升学生政治与道德社会化水平的同时,又能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师资、场地、经费等方面存在短板,多愿意采用“短、平、快”式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演讲、辩论、研讨等,而疏于进行社会实践教学。高校组织应与社会力量积极协商、双向互动,在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中共同推进实践教学走深走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实践教学格局。一是构建“融入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际,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乡镇农村、驻军部队、福利机构、博物馆、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等,通过项目合作、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共建类型多样、品牌效应良好、稳定持久的实践教学基地,以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法覆盖全体学生的问题,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深度式、沉浸式实践教学的关键。二是构建“渗入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工、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组织的暑假“三下乡”、寒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红色之旅、“互联网+”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对接,整体设计,共同指导,及时评估,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三是构建“情境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利用好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洪抢险等感人肺腑、直击灵魂深处的重大社会现实情境,用中国鲜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素材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让思想政治理论小课堂联动社会大课堂,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接抽象深刻的授课内容,感召青年学子,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四是构建“共享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打造校际、区域性或全国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充分盘活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形成规划科学、协调有序、使用合理的互联互通格局,有效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生性动力。

四、强化顶层设计,建构长效机制,做到实践教学“常态化”

“常态化”本意为将某种状态或某种趋势维持下去,具有持续性、稳定性和长远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要义在于让实践教学的目标、课程、基地、师资、机制、考评等要素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并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有序的张力。当前,由于受到“补充和辅助”教学观念、“齐抓共管”远未形成的社会环境影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阶段性、偶然性、随意性比较突出,甚至不乏点缀化、形式化、虚化现象存在,走马观花式的多,沉浸体验式的少。实践教学表面上“异彩纷呈”,但缺乏真正深入实践教学本质的规制,当然无法抵达学生的灵魂深处。在新形势下,高校要高度重视常态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首先,它是激发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进行个体价值塑造,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能充分激发人的情感,而情感则是积极认知、坚定信念、付诸行动的重要力量,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它们生存于充满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7]可以说,实践教学能够促进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完美结合。其次,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学习知识、反思自我、深化情怀、升华境界的良机,它是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增强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最后,它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高校既是知识的生产者,又是知识的转化者。高校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通道,深入社会基层,以自身的知识科研优势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态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一是改变思想观念,做好顶层设计。单独设立指导、统筹和协调全校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宣传、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机制,精心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这是做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前提。二是契合学生主体需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着实构建“融入式”“渗透式”和“嵌入式”“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全员覆盖,打造实践教学新格局;科学设计供给侧与需求侧动态平衡的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设类型丰富、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积极运用现场教学法,增强感染力与亲和力,同时拓展“互联网+”实践教学方式,这是做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关键。三是多方协同发力,形成实践教学文化生态。在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时,也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整合,从而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氛围,让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文化生活常态,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学做合一,这是做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的核心。四是构建多方评价、奖惩结合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师绩效、学生学业的考核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激发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这是做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的重要保障。当然,“常态化”并不是僵化、教条化,并不是要否定“常态化”的“可能性的发展趋向”,其中也内蕴着、隐喻着“非常态的常态化”,即是“实然上的”常态化与“应然上的”常态化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四化”之间有着各自的定位,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是根本前提,没有课程,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和规范化就无从解决,分众就没有切实的依托,社会化就失去了合理的抓手,常态化就没有基本的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是落脚点,只有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常态,形成高度认同的实践教学文化,才能保障实践教学课程的独特品性,进而推进分众化、社会化的有效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分众化、社会化则是由静态课程走向实践常态的中介和手段。“四化”之间相互独立,又同构共生,相互促进,统摄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四化理论课常态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