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2022-03-18 11:18
关键词:博士论文黑格尔学者

林 修 能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整体上,学界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非常丰富,涵盖的内容也很全面,如果将马克思的中学作文称之为思想“原点”的话,博士论文无疑就是思想的“起点”。在思想的二维坐标轴中,马克思以博士论文为标志,开始显示出其天才的系统观点与方法。然而当我们专注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这一思想函数的时候,或许我们遗忘了马克思博士论文本身对我们的教导——“正如点在线中被扬弃一样,每一个下落的物体也在它所划出的直线中被扬弃”(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如果我们仅仅将马克思的思想看成是一个静止的函数,那么所有的研究就只能聚焦于函数的形状、起点与单调性。但是如果我们将马克思的思想抽离二维静态坐标轴,放到一个动态的环境——现实——中来考察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条函数,而是在运动中闪耀出跨越时空的真理光辉。

一、哲学建构的视角:“自我意识”与其他

当前学界对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内容研究大多倾向于挖掘出文本的哲学内涵,通过剖析马克思在论文中的观点建构一套成体系的学术框架。这类研究以“自我意识”为探讨的中心,但近年来也涉及更多的方面。

(一)学界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自我意识”哲学的研究

正如埃·朗格、英·陶贝尔特指出的那样,马克思博士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自我意识哲学作了历史考证性的评价”(2)[德]埃·朗格、英·陶贝尔特等:《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姚颖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1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287页。。马克思博士论文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创新点就在于发现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学说”的自由价值,伊壁鸠鲁这一学说相应的哲学意义就是“自我意识”,因此学界自然以此为关注中心。在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表现出的对“自我意识”哲学的探讨上,学界涉及马克思所探讨的“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定位、理解框架和哲学意义三种研究进路。

在哲学定位上,学界关注的主要是马克思此时关注的自我意识哲学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的思想,“比鲍威尔更接近黑格尔对自我意识的理解”(3)[苏]B.A.马利宁、B.N.申卡卢克:《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姚颖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1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327页。,持此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指出马克思在克服“自我意识”哲学矛盾中显示出的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深入理解(4)周嘉昕、张一兵:《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也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持保留态度,认为马克思此时已经显示出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不同(5)潘中伟:《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学术研究》2015年第7期。,这种不同或许还体现在赋予自我意识以独立和自由(6)王利军:《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此时是在青年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哲学框架内思考(7)程广丽:《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在“自我意识”的理解框架研究中,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关注“自我意识”蕴含着“个体的自在自为与社会的实践批判”的寓意,因此“自我意识”是理解马克思对原子学说、偶性的态度的突破口,这是侧重于从政治领域理解马克思博士论文文本所研究的“自我意识”;(8)炎冰:《论“自我意识”的政治学况味——马克思〈博士论文〉续探》,《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也有一些学者侧重于从哲学上理解“自我意识”,比如有学者搭建由三种“形式”串联起来的理解博士论文研究“自我意识”的框架:“绝对否定性”意义上的“形式”、“赋形”意义上的“形式”、作为现象界的“绝对形式”的时间;(9)吴猛:《“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再比如有学者提出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之谜”;(10)赵凯荣、邢学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对黑格尔的超越及自我意识哲学的新突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还有学者将“自我意识”与“异化”等概念结合起来,探讨马克思研究“自我意识”的“自由”本质。(11)孙琳:《被异化的“自我意识”与被照亮的思想未来——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思想解读》,《北方论丛》2015年第6期。

在“自我意识”的哲学意义研究中,由于当时马克思身处后黑格尔时代,形而上学被黑格尔以自己的方式“终结”,彼时彼刻恰如古希腊晚期,因此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凸显了主体性的自我意识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中的作用,从而为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辩护;(12)程广丽:《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也有学者侧重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历程来分析,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对象化”的思考成为他的原初哲学范式,因此对自身的思想形成历程有着重要的起点作用;(13)张义修:《“对象化”与马克思哲学之路的开端——对马克思原初哲学范式的概念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4期。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其实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史实现,以此凸显出“自我意识”哲学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主导地位。(14)王浩斌、张亮:《马克思的自我意识哲学:起源、形成与特征——〈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解读》,《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总结来看,学界对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主导地位判断较为一致,对其理解框架的搭建也日益深化,但是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上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往往也延续到了对马克思博士论文思想溯源和方法定位的探讨。

(二)学界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蕴含的其他哲学思想的研究

除了对“自我意识”哲学的关注,大量研究也聚焦于马克思博士论文蕴含的其他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既包括以自由、正义等理念为核心的政治哲学,也包括以革命、解放为核心的实践哲学,还涉及马克思的本体论、时空观、宗教观等,研究十分丰富和全面。

b) 阀门开启瞬间保护软阀芯密封面。阀门开启瞬间阀芯头部和阀座之间的间隙小于软阀芯和阀座之间的间隙,使得阀芯延长段和阀座之间的介质流速远大于软阀芯和阀座之间的介质流速,实现了保护阀门软密封面的作用。

在对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建构上,有学者将“异化”理论融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思想中,建构了马克思现实性、实践性、反宗教性的自由观;(15)侯小丰:《“异化理论”中的自由观透视——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也有学者将“自由”融入“自我意识”之中,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哲学的揭示是为了表达自身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16)李成旺:《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求是学刊》2012年第5期。有学者提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隐秘主题”就是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17)杨荣:《马克思〈博士论文〉隐秘主题的重思》,《齐鲁学刊》2020年第5期。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彰显了其对自由的渴望。(18)黄冬:《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伦理思想》,《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除了“自由”之外,学界对“民主”“正义”等政治哲学概念的关注也非常充分,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是出于民主政治的旨趣而解释和阐发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19)李淑梅:《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在抨击普鲁士的政治制度,追求自由、民主的政治;(20)朱进东、陈亚丽:《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旨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还有学者将博士论文视为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萌芽。(21)王倩:《马克思早期正义思想的萌芽与发展——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此外,学界也不乏对马克思博士论文里的人权、平等等思想的关注。(22)孙强:《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23)陈菊:《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总之,当前对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建构较为丰富,呈现出以“自由”为中心向外发散的趋势。

在对博士论文的实践哲学建构上,不少学者力图挖掘出马克思文本中的实践精神,以此为文本确立革命性、解放性意义。有学者指出,博士论文虽然表面上充满着青年黑格尔主义的话语,但内在蕴含着全新的哲学世界观和革命力量;(24)姜喜咏、李素余:《哲学“软着陆”的初体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革命逻辑与创新精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论文中实现自我意识哲学的实践转向,确立自我意识哲学的实践本质;(25)朱学平:《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求是学刊》2014年第3期。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实践哲学的初现(26)韩淑梅、刘卓红:《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除此之外,学界对博士论文革命性与解放性的研究还往往与政治哲学理念交织。(27)朱进东、陈亚丽:《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旨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28)陈晓斌、刘同舫:《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但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实践哲学,其强调的都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具备后世影响意义的变革思想。

除此之外,现有研究还涉及对博士论文的时空观、宗教观、本体论的建构。比如有学者强调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呈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29)曾传辉:《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的自由意志与精神超越如何可能?——对马克思博士论文宗教观的一种解读》,《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构建了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范式(30)何萍:《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也有学者将马克思论文的主题理解为“认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31)田仁湛、陈立新:《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启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还有学者论证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时间哲学,归纳出“人的现实的感性是时间真正的家园”等观点(32)别祖云、文双发、王炳书:《感性是时间的家——从马克思〈博士论文〉谈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确立了时间对空间的绝对优势,以此解决了时空对立的理论困境(33)李春敏:《〈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天府新论》2010年第4期。。除了上述研究,学界还涌现出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生态观(34)董琦琦、党圣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新变——从伊壁鸠鲁到马克思再到福斯特》,《晋阳学刊》2020年第4期。、物质观(35)张瑞臣、庄振华:《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学术研究》2012年第8期。、人学(36)陈琳:《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等思想。

总体上来看,大量研究与自由意志、政治哲学、实践哲学相关联,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采取独特的视角对文本进行切入,力图探索马克思博士论文蕴含的哲学思路,尤其关注这种思路与马克思成熟思想的关联,将博士论文视为马克思成体系的思想的起点。

二、思想溯源的视角:黑格尔学派与其他

当前学界对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另一个研究进路是探究文本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运用了黑格尔学派的辩证法和诸多术语,因此大量学者着重关注马克思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联系。近年来随着“回到马克思”思潮的深入发展,学界对文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探讨古希腊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影响,这是和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研究主题本身息息相关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于德国古典哲学、启蒙思想等因素对马克思的影响的关注也有增无减。

黑格尔学派对马克思此时的思想影响是公认的,有学者提出,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双重的,这其中既有来自黑格尔本人的影响,也有经由青年黑格尔派解读后的那个“黑格尔”的影响(37)马新颖:《双重影响与双重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与黑格尔的“对话”》,《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但在关于马克思究竟是倾向黑格尔还是青年黑格尔派这一问题中,学界存在争议:有学者重视黑格尔对马克思的直接思想影响,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视为黑格尔的哲学立场(38)姜喜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黑格尔哲学立场论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比青年黑格尔派更接近黑格尔对“自我意识”的看法(39)[苏]B.A.马利宁、B.N.申卡卢克:《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姚颖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1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327页。;与此相对,麦克莱伦提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40)[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认为马克思关注的中心在于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时代(41)[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李兴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7页。,这类研究更强调鲍威尔等人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42)卜祥记:《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的潜在差异——兼与罗燕明同志商榷》,《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或者直接将马克思称为“青年黑格尔主义者”(43)马泽民:《自我意识哲学探源——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第3期。。这种争议其实是对马克思文本思想的深入探究的必然结果,而往往又会导向对马克思论文方法定位的争议。

除了关注黑格尔学派对马克思博士论文思想的影响之外,学界对于古希腊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启蒙主义的关注也非常充分。

有学者对马克思的早年思想渊源进行了划界,指出马克思在1835—1837年主要受康德、费希特影响,而1837—1839年则受黑格尔影响更多(44)鲁路:《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博士论文隐藏着对谢林的批判(45)姚远:《隐蔽的谢林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旨趣新探》,《江海学刊》2016年第2期。,这种研究展现出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关注。除此之外,由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主题本身就是关涉古希腊哲学,因此也有学者直接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主题出发,探究伊壁鸠鲁乃至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比如聂锦芳就提出伊壁鸠鲁对于马克思思想的“起点”意义(46)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恩·施米特等学者也力图回溯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之前对伊壁鸠鲁的资料收集与研究(47)[德]恩·施米特:《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续)》,姚颖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1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292—308页。,也有学者主张仔细研读亚里士多德,挖掘其对马克思的影响,从而超越当前从黑格尔学派进行马克思思想溯源的思路(48)鲁克俭:《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哲学动态》2013年第6期。,也有学者探究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意象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影响(49)罗晓颖:《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还有学者尝试挖掘普罗米修斯的神话隐藏的意义(50)张雨欣:《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年,第141—161页。,因为这是马克思体现在博士论文序言中的引用,具备一定的价值。此外,学界还存在着对启蒙思想的关注(51)李志:《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初探》,《江汉论坛》2005年第8期。(52)潘中伟:《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学术研究》2015年第7期。、对德国浪漫主义的思想的关注(53)徐飞强:《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2期。等。

整体上来看,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溯源基本关注文本的核心观点,聚焦于文本流露出来对黑格尔辩证法逻辑、青年黑格尔主义“自我意识”与古希腊哲学的关切,并发散出对德国古典哲学、启蒙思想等其他因素的关注。

三、认识论定位的视角:唯心与唯物

当前学界对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就是对博士论文进行认识论的定位。在这种研究领域内,存在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种取向,在两种取向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态度。

传统的研究认为马克思博士论文仍然是唯心主义的立场。这一观点的奠定者是列宁,列宁明确提出“马克思按其观点来说,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54)《列宁全集》第26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8页。,玛蒂娜·汤姆也认为马克思那时还不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译解社会现实的规律性和经济基础,博士论文里“一点也没有‘预先形成’他今后的世界观观点和社会理论的观点”(55)[德]玛蒂娜·汤姆:《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姚颖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1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239页。,梅林也提出,马克思博士论文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整个儿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56)[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2页。,费多谢耶夫也认为马克思此时总体上还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的立场(57)[苏]彼·费多谢耶夫:《卡尔·马克思》,孙家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20页。。国内也有学者将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哲学视为马克思唯心主义的表现(58)程广丽:《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张一兵认为马克思此时是“一位地道的唯心主义者”(59)张一兵:《青年马克思的第一次思想转变与〈克罗茨纳赫笔记〉》,《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还有学者将这段时期称为“自然唯心主义时期”(60)李鹏、杨利平:《马克思自然唯心主义时期的现象学态度》,《人文杂志》2010年第3期。。虽然也有一部分研究力图超越独断的“唯心主义”判断,但是其价值取向仍然是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体现出唯心主义立场,比如格姆科夫提出虽然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仍然有黑格尔、也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他绝不是黑格尔的盲目追随者(61)[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易延镇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第23页。,克莱恩提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虽然是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但是他已经超过了黑格尔(62)[德]马特乌斯·克莱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到巴黎公社之前》,熊子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96页。,国内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虽然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曲折地表达了对自身自由的追求(63)李成旺:《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求是学刊》2012年第5期。,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此时的观点是辩证的、又是唯心主义的(64)马泽民:《自我意识哲学探源——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年第3期。。但这种研究仍然是在“唯心主义”的范围内思考。

与此相对,学界的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倾向于认为马克思的文本流露出唯物主义的思想取向。孙熙国提出,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突破了单纯的机械自然观、精神异化理论和自我意识的精神解放等局限,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统合起来加以认识和把握,表达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65)孙熙国:《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学术月刊》2013年第5期。朗·埃格等人也认为,马克思证明伊壁鸠鲁对首先是具有以普罗米修斯精神改变事物的性质的、以实在论和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哲学史上独特的贡献,因此“透彻地认识到了这种唯物主义”(66)[德]埃·朗格、英·陶贝尔特等:《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姚颖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1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第289页。,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博士论文蕴含的哲学与一种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的联系(67)方珏:《偶然性与历史的行动者——基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解读》,《哲学研究》2018年第6期。,有学者从历史观的视角阐释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蕴含的唯物史观萌芽(68)杨澜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构境论历史思维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也有学者强调马克思在准备和写作博士论文期间就已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解释了“思维和存在关系”(69)周阳:《“偶然性”与“思维和存在关系”——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唯物主义思想的起源》,《世界哲学》2020年第3期。,另外还有学者强调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诞生的全新哲学世界观(70)姜喜咏、李素余:《哲学“软着陆”的初体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革命逻辑与创新精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要脱离“唯心”与“唯物”的思维来探讨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定位为“历史主义的知识社会学和知识伦理学、实体到主体的知识人格化、从抽象到具体的知识生成论、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知识系谱学”;(71)刘长军、叶险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方法论探析》,《理论探讨》2011年第5期。也有学者从文本对比的方式,直接探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蕴含着《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文本的思想,但同时也强调这仍然是“不成熟的马克思”,以此调和唯心与唯物的对立判断。(72)黄克剑:《走近早期马克思——兼论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问题》,《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纵观学界对马克思博士论文思考方法的探讨,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对于“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的定位争议。但几乎没有学者会否认马克思在思想演变过程中日益走向一个真正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因此这类研究仍然存在着共性,那就是承认马克思思想的单调性。但是单调性并不排斥思想函数的断裂,“唯心”与“唯物”之间本身存在着这种张力,学界对此的争议更深层次上来看蕴含着对“一个马克思”还是“两个马克思”的争论。

四、超越静止的思想——以“定在中的自由”为例

总结来看,当前学界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主要存在哲学建构、思想渊源、认识论定位三种范式。哲学建构的视角偏重挖掘马克思博士论文文本的哲学含义,呈现出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向政治哲学、实践哲学等方向进行考察的状态。大多数研究者根据自身的学科专长对文本进行独特视角考察,形成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这一视角聚焦的焦点问题是“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到底表达了什么”,而在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种争议关涉到对马克思思想渊源、方法定位的理解。思想渊源的视角则关注马克思创作博士论文的灵感来源,当前研究仍然是黑格尔、青年黑格尔学派为中心进行考察,但也有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古希腊哲学、启蒙思想、康德、谢林等其他哲学家对马克思的影响,整体上聚焦于“马克思为什么写作这一篇博士论文”这一问题,并蕴含着对“马克思是更偏向黑格尔还是更偏向青年黑格尔派”等问题的争议。最后一种研究范式关注的是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的整体认识论取向,尤其关注“马克思此时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这一焦点问题,集中回应的是“马克思以何种视角写作这一博士论文”,虽然传统研究强调马克思此时的唯心主义,但近来也有大量研究发掘出了马克思文本蕴含的唯物主义精神,这无疑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虽然现有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大量研究者采取了新颖的视角介入马克思的文本内容,造成了对马克思只言片语的过度阐发,很多时候影响了对文本本真内涵的理解,当研究者们力图挖掘马克思博士论文展现出来的人权观、平等观等思想的时候,他们往往还是不得不回归文本的主题——自我意识与自由——进行探讨,这无疑造成了大量表面上新颖、但实际上同质化的研究的堆积;第二,对马克思文本中思想渊源的挖掘或许已经很丰富、很深刻,但对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与自身的其他文本,如更早期的中学论文、更晚时候的成熟思想的联系、比较研究仍然没有很丰富,而这种研究的缺失很容易造成“两个马克思”的对立与断裂,是一定要警惕的学术问题。第三,当前学术争议的焦点更多地在于早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但这本身是一个伪问题。任何人的思想都是一个发展的存在,而从自身的思想二维坐标系中回首来看,也始终是一种单调存在,至于思想函数是否存在断裂这一问题,或许外人会觉得可能存在,但从人的自身思想发展来看,一定是连续的,只不过有时候这种连接处较为陡峭,思想变动剧烈,有时候较为平缓,渐进性的感觉更明显。但无论如何,没有人可以凭空创造出与自己先前完全不一样的思想、观点。事实上,当我们将马克思的思想设定在一个二维坐标轴的时候,我们其实默认了思想的静止性:研究博士论文的内容其实就是研究这一思想函数的起点,而研究思想渊源就是探究其他隐藏函数对马克思思想函数的影响,对文本表现出来的认识论定位的研究则是在探讨马克思思想函数的单调性、连续性与基本方位。无疑,在面对《博士论文》这类经典文本的时候,我们首先会觉得文本是思想家的文本,思想家通过文本表达了自己在特定时期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因而思想家是文本的第一属性。但进一步来看,由于思想家自身是独特的,其文本不仅仅是个体在特定时期的观点表达载体,更是其思想的载体,因而将文本纳入思想家的思想谱系乃至思想史的思想谱系中来思考也是必要的,这是对思想家的重视,也是对文本的一种激活,因而思想史是文本的第二属性。然而,对文本的激活绝不仅仅只有“回到文本”一条道路,现实中我们“回到文本”已经进行了足够长的积累了,或许我们应该思考第三条道路:解放文本,也就是说,不仅仅分析文本的时代背景、思想史属性,还要思考文本在当下时代的启发。当下大量的研究看起来是在将文本与当下时代结合,但这种结合仅仅是将文本与时代进行对照,仍然没有将文本从思想家、思想史中脱离出来,甚至容易走向了另一个更早的研究问题——教条的文本。解放文本其实回应了文本的第三属性:思想属性,必须认识到,思想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单个问题的价值,因此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虽然不是所有的发展潜力都会在一个时期被人们所发掘,但是在不同时期人们总是可以发掘出它的相应价值,这取决于时代的关切与呼唤。

以这一视角来重新审视《博士论文》的核心创造——“定在中的自由”,则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这一重要概念诚然可以从哲学建构的视角来解读,思考马克思的自由观,也可以从思想渊源的角度来探讨,思考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伊壁鸠鲁对马克思的影响,更可以研究马克思流露出来的物质制约实践活动的认识论倾向。但是,这些解读都没有体现出思想本身的时代穿透力。我们应该立足于我们当下的时代来反思。马克思“定在中的自由”实际上为现代人在享受自由与承担责任的张力之间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看起来有无穷无尽的选择,我们也常常把多元复杂的信息视为我们思想自由、选择自由的保障,但是这些复杂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影响我们的行为选择。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方面感受到超越古代的自由,但似乎又很难相信我们是自由的,因为我们的意志似乎被我们的环境所制约,因为外部环境具备无限干预我们思考的渠道,所谓“自主选择”仅仅变成了一种相对他人而言的独特性,并非自身意志的自由反映。自斯宾诺莎以来,自由意志便遭到了深刻的质疑,这其实是现代性的预言,而真正步入现代之后,不负责任的个体往往也将自己的行为诉诸外部环境的影响,似乎个体自诞生之初已经被安排好了命运,所有力图逃避命运的尝试最终都使得命运之门对着自己敞开。马克思对“定在中的自由”的关切恰恰具有穿越时空的重要性,这里对必然性与自由的揭示其实蕴含着马克思对后世的恒常启发,那就是承担起个体对自己的自由责任。从个体活动来看,个体活动有其限定性,就像原子的自由下落一样,这种下落运动是一种“非独立性的活动”(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也就是说,“定在”是一种人的活动本身的限定,这是无法抹杀的。但是这不是人的全部活动的规定,人还有超出必然性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绝不是反本性的,而是本性的一部分。当康德为人脱离必然性的选择设定了较高的门槛的时候,马克思则提供了更为朴实的“道”,那就是这种“偏斜”的自然并非反人性,而是蕴含在人的本质能力之中,自由选择不是一种不可能存在,而是自觉的负责个体的表现。进一步地,从群体行动来看,“定在中的自由”也不是独立个体的事,还蕴含着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原子脱离并且远离了与它相对立的定在。但是,这种偏斜中所包含的东西——即原子对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必须予以实现,必须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点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即与原子发生关系的定在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因而也同样是一个原子,并且由于原子本身是直接地被规定的,所以就是众多的原子。”(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页。马克思在这里把“定在”规定为与自我同质的他物,这导向了对定在的全新理解:不仅把“定在”理解为外界环境的存在或者自身必然性的存在,还要理解为相互关系的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定在中的自由”就要求我们在集体行动之中实现自由,承担起对彼此的责任,也就是要求在现代“私人”的市场社会中创造出不一样的“公人”的“关系社会”。马克思在指引我们进行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针对的恰恰就是现代社会的推卸责任、各自为己等弊病。

对“定在中的自由”的这种反思只是一种尝试,更重要的是这一尝试背后对文本的思想进行解放的思维,或许未来研究有必要让马克思的思想“运动”起来,超越思想家、思想史的理解框架,超越静止的思想二维坐标系,开辟出全新的研究范式。这或许可以成为未来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乃至马克思其他文本的全新思路。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黑格尔学者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
学者介绍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