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策略探究

2022-03-21 15:27王启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群文意识阅读教学

摘 要: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较,群文阅读更容易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且能拓展学生阅读量,促进学生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为学生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意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4.003

群文阅读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语文阅读教学形式,拓展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视野。新《课标》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对小学生来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阅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群文阅读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环节,阅读教学是很关键的内容,学生阅读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其对语文知识获取。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阅读题材比较单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加牢固的基础知识,会引导学生以教材文章为中心进行阅读,对其他方面素材阅读相对比较少,造成了学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阅读主动性不强。

2.课外阅读资源比较少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组织学生开拓课外学习资源,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接收的知识都是一样的,难以满足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弱

阅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既可以让学生获取相应的语言知识,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见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比较小,思想活跃,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加上小学生阅历比较浅,面对阅读素材中描述的内容,很难想象出其画面,或者是不理解阅读素材所说的内容,这就对学生阅读活动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重要意义

1.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年的阅读量应达到三千万字,如果单纯地依靠语文教材,显然是达不到这个要求标准的,这时群文阅读便显现出其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文阅读之中。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与此同时还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认知,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颇为有益的。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能力针对阅读材料展开浏览、默读、朗读、略读与精读等等。在以往小学阅读课上,教师采取的是单篇阅读的方式,通常会集中两到三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某一篇课文进行阅读,并会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总结中心思想,学习写作手法,等等,朗读和精读是单篇阅读的重点。而相较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会更偏向于浏览、默读、略读,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让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当然,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不是让学生一味求快,对阅读材料不加以思考,囫囵吞枣般完成阅读,而是应该又快又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抓住有效信息。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多篇阅读材料的知识,内容的丰富性本身就会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比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这些都是带有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还可以增添几篇课外阅读材料,例如《共工触天》《仓颉造字》等,学生对这类故事的了解兴趣本身就很浓郁,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往往就会更积极。其次,相较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机会,学生不必像以往课上学习那样,完全按照教师的安排去一步步分析文章,他们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习惯展开阅读活动,教师只是发挥指点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体验感增强,自然阅读兴趣就会更浓。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路径

1.从单篇阅读逐渐过渡至多篇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需要经历从一到多的演变,也就是说教师要指引学生逐层地从单篇阅读过渡到多篇阅读阶段,教师必须控制好这个过程,以此实现对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培养。小学生在阅读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单篇文章,然后对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类似文体、主题、情感的篇章,让学生不受限制的进行多篇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分成散文故事、文言文、古诗词、精美文章等模块,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组织学生针对每个模块进行群文阅读,并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思想主旨、结构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能在对比中增强自身的群文阅读意识。

2.拓展阅读面,强化学生阅读意识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单元教材内容的整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查找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实现对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某个单元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这样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到从单篇向多篇转变的过程,实现了对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培养。如课文《猴王出世》选自四大名著的《西游记》,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西游记》的其他内容,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结合本文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極性,又能让学生对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有进一步了解,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提升。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群文阅读思维,教师要注意适当的扩大群文,让学生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群文阅读技巧应用于其他类型文章中,指引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应用知识。如学生熟悉了关于散文的阅读技巧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散文篇章,指引学生开展阅读训练,促进学生群文阅读效果提升。

3.合理安排阅读活动任务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群文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能更加高效率的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如教师可以设置每周一读活动,在每周从语文课时中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内容可以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己选择,或者是结合语文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中外名篇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水浒传》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作者的系列作品,引导学生围绕作者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如在《少年闰土》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作品《故乡》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鲁迅的作品,如《阿长与山海经》,全面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接触到作者更多的作品。

在实践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展示平台,如组织学生创办阅读手抄报、制作好书推荐卡、开展课前三分钟“小先生”阅读讲解活动。群文阅读的开展能极大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成我要读、我会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从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推荐自主阅读”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群文阅读意识发展。

4.拓宽阅读范围

学生在具备一定群文阅读意识后,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引学生进行巩固强化。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储备不足,教师群文阅读教学中,如果选择具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很有可能出现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但是教师选择比较浅显的文章,又会出现学生不愿意阅读的情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慎重的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要适当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文章,借助阅读来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充实學生的精神。

5.精心设计提问,加深学生理解

虽然在群文阅读中,更多体现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脱离出来,完全交由学生进行阅读,相反,群文阅读更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准确把握群文主题,整合阅读材料,还需要就阅读内容设计提问,用问题带动学生思考。

例如可以设计有对比性的问题,可以是阅读材料之间写作手法的对比、写作内容的对比、写作形式的对比,等等,通常横向、纵向的对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虽然用来进行群文阅读的文章,都拥有着相同的主题,但是不同的文章之间,势必存在着差异性,比如都是写秋景的文章,有的作者抒发的是自己面对景色时舒畅辽阔的心情,而有的作者抒发的是自己面对景色时落寞孤独的心情,通过设计面对同样的景色,为什么作者会有不同心情的问题,就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的理解。比如课文《猫》《母鸡》《白鹅》,这些课文都是以小动物为描写对象,那么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阅读比较这三篇文章,找出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带有比较性质的问题,学生必须熟读课文,认真分析才能解答,因此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写物文章的特征。

教师还可以设计带有冲突性的问题,再以《创世神话》的群文阅读为例,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带有冲突性的问题:神话产生于过去那个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先人只能靠想象来解释一些事情,那么为什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明知道创世神话都是假的,我们还要读神话故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除了对比性问题、冲突性问题之外,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在一篇阅读材料中的收获,运用到另一篇文章的阅读之中。比如在学习《刷子李》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文章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再引入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另两篇文章《张大力》和《苏七块》,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向学生提出迁移性的问题:在这些文章中也使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了吗,由此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6.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群文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面,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意识的同时,也要将阅读和写作积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起通过群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技巧的意识。

比如《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这些都是写景类的文章,文中有大量的优美的景色描写的内容,或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或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以此锻炼学生对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力。

除了仿写以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改写、续写。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都是一些神话故事,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扩充。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写一写小女孩划亮火柴,还会看到哪些景象。这种随文小练笔,不需要学生花费太多时间,没有字数限制的压力,学生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将平时群文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养成多积累、多学习的习惯,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群文阅读起着十分很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强化自身阅读认知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平台,让学生能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柯玉霜《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策略分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45期。

[2] 黄玉平《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27期。

[3] 钟圆《小学语文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新作文(教研)》2019年第9期。

[4] 陈艺《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4期。

[5] 李淑萍《如何在小学语文中高段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科技资讯》2020年第22期。

[6] 谢美珍《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策略初探》,《明日》2019年第43期。

[7] 黄后惟《语文阅读教学“展示——点拨”策略的实践与思考——以〈西门豹治邺〉教学为例》,《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8] 王滨娜、周春玲《从被动阅读到主动悦读的嬗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品位(经典)》2021年第5期。

(王启燕,1985年生,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

3951500589292

猜你喜欢
群文意识阅读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