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以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为例

2022-03-26 02:15程小荣
黑龙江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传感无线思政

程小荣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高校要将思政教育深入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1]。2019年,《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高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从专业课程的各个方面渗透思政教育[2],体现了国家对于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基础。选取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智能感测技术专业28名专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教学内容,挖掘该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容,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本次课堂教学设计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顺序展开,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调整对应的思政内容,并进行教学活动和效果评价。

1 课程教学准备

1.1 选择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特点,并结合班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本轮教学实践以立德树人为设计主题并完成“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的项目实践。要求学生以立德树人为屏幕显示的主题内容,进行屏显内容的选择、设计以及功能模块的搭建,鼓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与技能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中选定的思政主题能够体现其感悟较深的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可因材施教,着重开展这方面的思政教育。

1.2 分析学习者特征

学习者特征主要指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状态等对学生学习产生较大影响的客观因素。开展学生学习者特征分析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设计[3-5]。通过学习者分析发现,班级学生对选择和设计屏显内容的兴趣较高,结合以往课程中学习的相关软件操作技能,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1.3 优化学习环境

教学的开展需要学习环境的支持[6-8]。结合学院实际教学条件,利用校内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专业实训室完成项目实训操作,同时可以利用智慧教室实现学生项目的展示交流以及小组讨论。

1.4 明确教学内容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可以比较便捷地设计和发布屏幕显示内容,要求学生设计的屏显主题与立德树人内容相关,并要求屏显系统设计规范、模块功能完善、屏显内容规范,能够体现教育意义。

1.5 树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课前自学、课上小组讨论和教师示范、课后小组实践等环节,基本掌握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项目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目标:掌握设计和制作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的基本方法,熟悉功能模块设计,具备设计开发体现课程思政的屏显内容能力。素养目标:通过屏显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团结合作等素养。

1.6 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设计和制作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的方法、技巧并能熟练地进行屏显内容的设计。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思政内容作为屏显设计的素材,将思政内容与屏显设计深度融合。

1.7 丰富学习资源

为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立德树人思政内容,教师在课前将相关的屏显内容选取及制作方法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为学生进行立德树人屏显内容的设计与制作提供指导与帮助。教师可按照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9-11]。

2 教学实施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思政内容及教学方法,坚持正确的思政方向,以润物细无声的原则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融入到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按照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校内网络学习平台完成教学。本次教学实践包含理论知识学习、项目成果展示交流与评价两部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

2.1 课前

课前教师在校内网络学习平台发布思政实践预习作业,通过班级群提醒学生及时查看网络学习资源。督促学生完成课程预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主动性。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屏显视频资源的自主选择和设计,提示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查看相关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并提升屏显视频资源设计方法、微视频的转化与制作技能等专业素养。

2.2 课中

课中教师根据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的内容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互动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讲解视频发布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立德树人思政理念下学习视频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基于立德树人的思政内容,讲解视频发布系统的屏显内容设计、功能模块、程序代码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

2.3 课后

课后教师布置“设计视频发布系统”的实践任务,发布实践项目的评价标准。学生在课后接受实践任务,完成视频发布系统的设计。教师课后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观察学生的思想变化。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后上传到学习平台的“学生项目展示”模块供大家交流学习,提升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针对学生课后在学习平台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理解、吸收课堂中的思政内容,通过这一环节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3 教学效果评价

3.1 调查问卷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思政教学成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项目成果以及团队、个人思政教育效果的分析,因此教学效果考核主要关注课堂思政教育效果,不涉及学生期末该门课程总成绩。为了全面了解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并掌握本专业学生对本次教学设计的看法,设计了本次课程教学内容反馈的调查问卷,对本班28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调查本班学生对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对自身的提升效果,二是调查本班学生在本次课堂学习中收获的思政教育内容,以及学生对改进课堂思政教学效果的建议等。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学生对教师课堂思政教育的满意度调查中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也属于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教师的榜样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政教育效果[12-14]。由图1可知,本次课堂思政设计得到了学生普遍较高的满意度,发挥了良好的思政教育作用。

为了分析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提升效果,设计了针对理想信念、实践能力等维度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满意度反馈进行了相应分析。从反馈情况来看,本次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政教育内容显著提升了全班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国意识,通过思政视频内容题材的设计,抒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小组协作环节对于学生的同学感情、感恩意识、团结合作意识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反馈本次课堂教学设计使其实践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此外,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反映通过本次课堂学习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获得了较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图2 学生评价问卷调查结果Fig.2 Results of student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通过问卷调查,对是否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79%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提升了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热情,说明本次课堂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思政教育内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本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对全班学生期望获得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了调研,学生反馈结果如图3所示。从调研反馈中可以看到,学生对道德品质等八项思政内容的需求度较高,涉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族团结的思政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得到了班级全体学生的关注,未来需要更多融入这些方面的思政教育主题内容。

图3 学生思政内容需求问卷调查结果Fig.3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tudent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content demand

3.2 教学效果分析

从本次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价中发现,学生对立德树人思政内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高。学生自主选择的屏显思政内容符合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要求,说明该教学实践成功将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植入学生心中。通过学生的思政内容设计发现,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点、身心发展情况等选择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团队通力合作,锻炼并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展示交流环节中学生表现得大方自信,能够积极参与到项目的评价交流过程中,能够高效完成课后评价和反思。通过分析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过程,结合本校智能感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特点,从思政内容的选取、专业课程知识融合以及教学设计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并构建了课堂思政教学设计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发现,课堂思政教学设计模式对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次思政教学实践发现,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思政内容、掌握学生的学情和特点、将课程中的知识点和思政内容深度融合,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进行效果分析,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本研究探索了如何解决智能感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融合度不够的实际教学问题,满足了智能感测技术专业学生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的思政需求,提高了本校智能感测技术专业学生的思政水平。

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展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例如,本研究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环节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由于本班级学生人数较少,调查问卷的采样人数只有28人,没有将调查的学生范围扩大到其他高职院校的智能感测技术专业,研究样本量较少,可能使评价结果不具有普遍性。此外,本研究是首次在学院智能感测技术专业开展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没有可以借鉴与参考的课堂教学案例。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思政内容的系统整理和挑选仍需要不断完善,未来要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工作,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科学选择优质的课程思政内容,做好课堂思政教学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4 结语

以“基于无线传感网的OLED视频发布系统”为例,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缺失的问题,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高了学院智能感测技术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推进了学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感无线思政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无线追踪3
IPv6与ZigBee无线传感网互联网关的研究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