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03-27 10:37张志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德育信息技术

张志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明确指出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那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开学初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通常开学第一课我不是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在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立下课堂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所立的课堂规则比较简单,但又是学生在平时会关注不到的些问题:比如提前准备好课本及笔,安静有序的进入机房,对号入座,不得随意更换座位。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时应小声进行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安全操作,不随意拔插电线,爱护机房设备。不带饮料和零售进微机室,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如果电脑出现问题,先看周围同学的屏幕,等老师讲完之后再举手示意。离开机房时退出所有程序,并将板凳和键盘放回原位,摆放整齐。养成正确的座姿。所有这些内容看似都是些小问题,但正因为这些小问题的强调,才会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才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

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实施者主要是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其次是要加强学科知识和德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德育素材,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提供有力的保障。再次教师还要潜心钻研教材,设计课堂活动方案,认真挖掘信息技术教材中存在的德育因素,找准信息技术与德育相结合的切入点,自然融洽的进行德育渗透。

三、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堂很多都是以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很多任务就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这就需要用到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而且我们对小组进行捆绑式考核,这就要求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有集体观念,有大局意识,在学习活动中互帮互助,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由于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因此更能调动组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间的研究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内容得到升华。这在无形中就强调了整体效能和团队精神。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挖掘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育人因素,引导学生健康的技术价值追求,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与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科知识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德育信息技术
《中国德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