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的功能优化:学困生精准帮扶

2022-03-28 05:07顾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奖惩积极性学困生

顾辉

翻开几位学困生的试卷,满卷子的红叉叉,想起这些孩子上课时无精打采、小组讨论时事不关己、默写过关时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真的很痛心。怎么才能打开这些孩子的心结,让他们重拾自尊自信,能够赶上班级大部队呢?于是,我走上了我的试验之路。

第一阶段:谈心问诊,找寻“困子根源”

乘着办公室没人,我把几位学困生请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可能因为他们是办公室的常客,也可能在这里常常受到老师特别的“优待”,所以站在这里的他们都面无表情,态度好点的低着头装无辜,态度不好的则昂着头。我知道这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吧!

我请几位孩子围着我坐下,他们似乎很不习惯,但还是坐下了,神情也稍微自如了些。“老师知道你们其实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是不知道怎么办是吗?”有人点了点头。“老师看到你们在小组中得不到关注,在这个以成绩拼英雄的班级找不到自信,也特别心疼你们。”也许我真诚的关心感动了他们,昂着头的也低下了头。“有什么办法让你们学得更开心些吗?我特别想帮帮你们!”这时孩子们好像放松了些。“老师,过关时我觉得压力太大,完成不了,可以给我减少些任务吗?”“老师,我自觉性差,我需要有人督促我。”“老师,我学习有困难,需要有人帮助我。”“老师,小组讨论时,我也希望能有发言的机会,但是我不敢参加,生怕是错的,被人笑。”原来孩子们的要求并不高,那么我该如何具体帮助他们呢?我想到了小组,我想借助小组,“精准帮扶”。

第二阶段:优化小组功能,实现小组帮扶

一、责任负责制,让每一位学困生都得到精细的关怀。

学困生为什么差,差在习惯,差在细节,一个个知识点就是从一次次放松自己开始的,如果每一个细节都落实到位了,学习怎么会困难呢?例如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学困生听的时候打折扣,笔记记得打折扣,然后复习背诵打折扣,到了默写再打个折扣,最后又能学到多少内容呢?其实知识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拉下的。所以采用一对一帮扶,从源头开始抓起,学困生学习效率就能提高了。

每一组的学困生都由小组里的优生专门负责帮扶。早读课一对一背诵,一对一默写,一对一订正;课堂上,一对一记笔记,随时提醒,提高听课效率;自习课,一对一完成作业。 这对我们的优生责任心要求就相当高,他们无论什么课都要随时关注身边的徒弟,不过效果也是杠杠的。

当然,如何提高这些“对子”的长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还需要必要的奖惩机制。(后文再叙)

二、小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困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我们现在的小組一般都是五到六个人,人太多,小组中发言的主角基本上就是那两三个人,学困生很难找到存在感,更谈不上成就感了,他们往往就是一个装模作样的听众,在小组活动中,他们不需要动脑,因为他们自己都认为即使想出点什么也是错的,他们不需要动嘴,因为他们知道有人会说,即使自己说了也没人会听,他们也不需要听,因为没有动脑,听了也没有思维的碰撞,听了也白听,所以小组中他们选择了沉默。

怎样才能让他们也参与到思考与表达中来呢?首先,我们把小组分成了二至三人的小小组,人少了,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组内发言的主角也被拆分掉了,主角也急需要有人跟他一起思考探讨,原来躲在角落里的学困生也被拉了出来,被逼着思考表达。当然学困生也躲不了,原来人多,可以躲在人后,现在人少,发言的危机感强了,也会逼着他去思考。其次,小小组中学困生被关注的机会多了,知识掌握更扎实了。例如回顾人物描写方法,我们以前就请同学在小组中回顾,学困生也滥竽充数地说一说,其实一点都不扎实。在小小组中,二到三个人,每一个人都必须说过去,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了。再例如教师讲文言文句子翻译时,每学完一小节就可以利用小小组复习一遍,这样学困生就永远有说的机会,而且错误也很容易在小组中被发现、被纠正。有效利用小小组,长期形成良性循环,这些学困生自然而然会提高听课效率。

三、创设安全的表达平台,让每一位学困生有尊严地表达

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生,他们在课堂中有时不愿积极地表现自己,更多的是害怕答错了,成为别人的笑料,所以我们一定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安全的表达平台,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本身的自信不够,心理会更脆弱,他们对安全的需求更强烈。

(1)尊重每一个错误的表达。孩子们错误的表达其实为我们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也是孩子们思维碰撞的兴奋点。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感谢那些错误,感谢那些出错误的同学,这样让那些同学没有任何的羞耻感,让他们更安心地有尊严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在小组中我们要鼓励每一个孩子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也是值得肯定与尊重的。

(2)教会他们“安全着陆”的方法。当学困生在小组交流时,他经过思考还是没有任何想法时,我们教会这些孩子合适的表达“我还没有想好”“我暂时没有想法”,让他们有尊严地安全着陆。让学生在小组中更有安全感。

四、组与组竞争,让“精准帮扶”更有积极性

如何让每一组对子工作学习能更长效地拥有积极性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也经历了反复尝试的过程,慢慢总结了一些方法。

(1)给学困生加分,平衡各小组的成绩。如果某一组组长长期处于倒数第一,他们往往就会失望,对学困生的帮助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学困生长期拖了小组的均分,一开始可能还有愧疚感,但时间长了就会破罐子破摔,这样就会恶性循环,小组帮扶达不到预期目标。针对这个情况,我采用的方法是两种:一是给学困生减少过关任务,二是给学困生加分。这样明显提高了帮扶对子的积极性,当然也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2)奖惩行动,一次不能落。为了小组能长期对这个“成绩大比拼”保持兴趣,我们必须每次都进行奖惩。我们的奖惩办法非常简单,但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的奖励是第一名的组长做获奖感言,介绍方法。而惩罚的方法是最后一名的组长谈失败的原因,我也会在他们组随机采访一两位同学谈感受,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充满了愧疚感。

奖惩行动促进了优生对帮扶对象的精准帮扶,在复习中优生督促检查会更细心、帮扶对象会更认真,效果也越来越好。

第三阶段:成果与反思

提供小组平台,精准帮扶学困生,学困生的学习有人督促着、搀扶着,让他们有尊严地往前走,学困生的进步又能推进中等生的进步,班级的平均分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班级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更浓了,在中考中我班取得了全县第四的好成绩,我想也是得益于小组精准帮扶吧。

但是在推进小组精准帮扶的过程中如何推进优生的提升,是我下一步要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奖惩积极性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浅议教学管理中的奖与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