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CEO、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实证

2022-03-28 08:56陈会茹汪茜博士
商业会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始人系数变量

陈会茹汪茜,2(博士)

(1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2现代企业管理中心 陕西西安 710100)

一、引言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依赖于技术创新,并在新兴市场中竞争的创业企业正逐渐成为创新时代浪潮的主角。企业通过创新投资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创新效率,拓展企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指出,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企业家主体对创新的作用。创始人作为创业企业的开创者、核心人物,与其他投资者相比,创始人与企业有着更加深刻的情感联结,并不断积累经验与成果、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创始人往往会兼任CEO,毋庸置疑,创始人CEO会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当创始人担任CEO时,其作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值得深入挖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创始人CE0与企业创新

创始人作为影响企业人力、财力等所有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主体,会影响企业创新决策。Hickfang和Holder(2019)研究得出需要对创始人CEO进行风险激励,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Zou等(2019)研究发现在由单一创始人控制的家族企业中,由于缺乏专业经理CEO的合法性而导致的创新投入较低。Xu等(2019)通过对比创始人CEO与非创始人CEO对创新影响,发现非创始人CEO对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Lee等(2020)研究得出并没有发现创始人CEO管理的企业比专业CEO管理的企业分配更多的资本用于研发投资的证据。企业的创新投入需要大量资源,在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普遍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形下,创始人CEO会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尽可能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因此,可以推测创始人CEO需要全面斟酌和更为严谨的思考,可能会抑制创新投入。

从所有权属性来看,企业归创始人所有,从经营角度出发,CEO为企业经营者,创始人CEO一定程度上兼顾所有者和经营者属性。陈雄兵和李四海(2020)认为创始人管理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促进企业创新。杨松令等(2018)发现当创始人拥有技术知识资产时,更倾向于通过两职合一促进管理效率和创新成果转化效率。Lee等(2020)研究表明创始人CEO比职业CEO更善于管理创新。Strike等(2015)、Bostan等(2019)均发现企业的创始人会促进创新产出效果。因此,可以推测创始人CEO更善于运用有效的管理促进较高的创新产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创始人CEO与企业创新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假设1b:创始人CEO与企业创新产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创始人CEO、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

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影响没有统一定论,包含两种说法——“内部控制促进论”和“内部控制悖论”。对于“内部控制促进论”,陈美和夏卓秀(2018)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将资金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王亚男和戴文涛(2019)基于R&D产出效率视角,发现内部控制与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陈金勇和舒维佳(2020)发现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监管提高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效率,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于“内部控制悖论”,张娟和黄志忠(2016)发现,当企业具有较活跃创新活动时,良好的内部控制尽管可以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却不能提高创新绩效。Li等(2019)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能对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创新活动产生负向作用。倪娟和王帆(2020)发现过于苛刻、不切实际的内部控制不利于管理层发挥创新作用。两种不同的观点下,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各不相同。基于此,提出以下两组竞争性假设:

假设2a:内部控制促进了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负向关系。

假设2b:内部控制促进了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正向关系。

假设3a:内部控制抑制了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负向关系。

假设3b:内部控制抑制了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正向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选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数据来自于DIB迪博数据库,其余所有变量数据均来自于CSMAR国泰安数据库。考虑到创新产出表现具有滞后性,故将其指标采用滞后一期的数据,其区间为2015—2019年,实证分析中其余数据区间均为2014—2018年。为统一样本数据的财务计量指标,在初始样本中剔除ST和*ST、金融和保险业以及数据缺失的观测值。经处理后最终得到1 405条观测值。除此之外,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主要变量分别进行了上下1%水平的Winsorize缩尾处理。实证研究工具主要为Stata 15.1。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从创新投入(RD)和产出(PA)两方面考虑。

2.解释变量——创始人CEO(Fceo),采用0—1赋值法,若创始人或者创始人团队成员之一担任企业CEO为1,否则为0。

3.调节变量——内部控制(IC),采用DIB内部控制指数,并除以100进行标准化处理。

4.控制变量。设定涵盖公司治理、经营情况等方面的指标作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同时设定行业(Ind)年度(Year)虚拟变量。各变量的详细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计

为验证本文假设,设定模型(1)—(3),其中RD为t年创新投入情况,PA为t+1年创新产出情况,Fceo为t年创始人担任CEO情况,数据时间为t年,t∈[2014,2018],t+1∈[2015,2019]。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知,创始人CEO(Fceo)均值为0.083,说明有8.3%的企业中CEO为创始人担任。对于企业创新:创新投入(RD)和创新产出(PA)最大值分别为0.423、4.710,最小值分别为0.003、0,表明研究样本中企业创新水平不一致,存在明显差异。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查看变量之间相关性系数,发现均小于0.7,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创始人CEO(Fceo)与创新产出(PA)之间系数为正(0.087),并且伴随着1%的显著水平,初步证实了假设1b,表明创始人CE0与创新产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

表3 主要变量相关性检验

(三)回归分析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所有模型采用固定效应回归。

1.创始人CEO对企业创新的回归结果。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和产出关系,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表4第1列显示创始人CEO(Fceo)与创新投入(RD)系数为负(-0.685),显著水平为10%,表明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假设1a得到验证。表4第4列显示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系数为正(0.340),显著水平为5%,表明了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假设1b得到验证。由分析及结果可得,创始人CEO显著影响企业创新,具体表现为:降低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

2.内部控制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创始人CEO、内部控制(IC)与企业创新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表4第3列显示创始人CEO和内部控制交互项(Fceo*IC)系数为正(0.940),显著水平为5%,假设3a得到验证;表4第6列显示内部控制在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关系之间的作用,创始人CEO和内部控制交互项(Fceo*IC)系数为负(-0.326),同时显著水平为10%,假设3b得到验证。由此可得,内部控制抑制了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也抑制了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之间正向关系。

表4 创始人CEO、内部控制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运用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替换变量法,替换研发人员占比表示创新投入;用滞后一期的企业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者授权量之和表示创新产出,用内部控制指数取对数表示内部控制。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如下页表5所示,观察系数符号以及显著性,假设1a、1b、3a和3b均再次得到了验证,表明本文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表5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五)进一步分析

研究表明,行业竞争环境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如张庆垒等(2018)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在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关系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林辉等(2021)认为过度竞争的行业环境不利于企业创新。为了进一步探索创始人CEO、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表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赫芬达尔指数(HHI)进行分组检验,HHI为反向指标,该数值越大,代表竞争程度越低,HHI高于样本均值为竞争度低组,低于均值为竞争度高组。

为了方便查看对比结果,只对模型(1)和模型(3)中主要变量相关结果进行显示,结果如表6所示。分组结果显示,在竞争度低组中,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之间为显著负向关系(系数为-2.033,显著水平为1%),与创新产出之间显著正向关系(系数为0.629,显著水平为5%),而在竞争度高组中不显著。对于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在产品市场经营程度较低组中,负向调节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负向关系(交互项系数为5.276,显著水平为1%)。原因可能是因为处于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面临的生存威胁和竞争压力小,创始人CEO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激烈的竞争下的外在环境不确定,导致创始人CEO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不明显。同时,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时,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效应会被放大,但是相较于创新产出来说,创新投入更易于被观察,所以创始人CEO、内部控制和创新投入方面更加显著。

表6 根据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分组检验回归结果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研究表明:(1)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而与创新产出存在显著正向关系;(2)内部控制同时抑制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以及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探究表明:(1)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创新产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只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时显著;(2)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时,内部控制负向调节作用在创始人CEO与创新投入关系之间显著,在创始人CEO与创新产出关系之间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考,同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控制权配置提供了新视角。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启示:(1)关注创始人CEO的经济后果,特别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创始人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当其担任CEO时,对创新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而言,资源约束是其普遍面临的问题,创始人CEO如何充当好管家角色,利用较少的创新投入带来更高的创新产出,以此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是未来要继续关注的话题。(2)优化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提高企业创新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不切实际的内部控制可能会影响管理者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设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考虑在不降低创新活动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规范和严格,同时又要把握好内部控制的合理度。(3)关注企业内外环境,调整企业战略。产品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竞争力,但是较高的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有可能无法提高创新活动,不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战略制定和实施时,充分考虑到所处竞争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利弊作用,均衡思考。

猜你喜欢
创始人系数变量
世界表情符号日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
Wearing History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