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回答一切

2022-04-06 09:00孙菁美
养生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角梅洱海树洞

孙菁美

“以美丽回答一切”,这句话原是余秋雨先生用来评价西江千户苗寨的美,但是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我却想用此来形容云南大理。

其实,对于大理,最初的印象来源于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剧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个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地方。从那一刻起,我便记住了有一种美叫大理。

时间过去了好久,终于来到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想象空间的地方,我要为她揭开最后一层面纱。

远离城市的喧嚣,浮生偷得半日闲。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此处的白昼温差较大,早上是最清凉舒爽的时刻,中午时分就比较晒了,奇特的是,在同一方天地,却冷热分明,太阳底下温热,阴凉地里凉爽。

坐在车上,环湖游览,车窗外掠过的是绿意连绵的苍山,是波光粼粼的洱海,是错落有致的白族建筑,是三角梅接连起来的花海,是男孩女孩坚定的眼神和摄影机的咔咔声……和司机师傅聊天,提议师傅打开音乐,师傅有点害羞地说“我听的音乐太老了,你们可能不爱听”,说话间,拨弄开关的指头已出卖了他那含蓄的内心,毕竟谁又能控制得住不给这窗外的一切再增添几分色彩呢?

在一个卖扎染手工艺品的阿姐摊前驻足,买了中意的物件,在和阿姐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她白天在医院上班,这些手工都是她利用下班时间做的,晚上出个摊,一是为了挣点外快,二是因为她是个急性子,想通过做扎染磨一磨自己的性子。由此想到,原来我们的周围有无数这样的人,正在通过不停地行动改变着自己。

因为是淡季,游客不是很多,所以晚上10 点钟的大理古城渐渐陷入沉睡,没有霓虹,几间屋舍的灯亮着,发出星星点点的光,正在营业的酒吧里有个男孩,弹着吉他在唱歌,很静谧,使人感觉十分平静,这种静谧在城市里是没有的。

此趟出行,住了三个地方,特别想讲的是其中一家店主的故事。当初,因为父母离异和失恋,权作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他一路向西,来到大理,结果被这里“治愈”,于是便留了下来,开了一家客栈,承载来往旅人,也承载一个个故事。当初是凭着对这块土地的一点热爱,而现在肩上已多了几分责任,组织公益活动,在小小的古城里无限延长着自己生命的宽度。

每个房间的床头都留有一本读物,一封亲笔信和一本树洞集。房间的窗户正对着苍山,暖黄色的灯光氤氲整个屋子,躺在榻榻米上,读完信和树洞集之后,我在树洞集上写下了我特别喜欢的一段文字:一场细雨后,青草更青,正如我们的明天,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了起来。

一直以来,对于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而大理正好满足了我看花的欲望,三角梅,麦秆菊,小雏菊,满天星;紫色,粉色,黄色,各色花;在海边,在街角,在墙头,随处可见。紫色三角梅,以前在看大理的图片时,总是会看见这一抹紫。抵达大理,紫色三角梅的确是最吸引眼球的,成簇盛开,娇艳热烈;洱海是湛蓝、静谧、深沉的,那么洱海边随处可见的三角梅便成了它最好的点缀。

转场丽江,入夜的丽江古城,人声鼎沸,酒吧街(闹吧)灯火璀璨,麦克风混合着吉他声,以及听众的欢呼声,响彻街头巷尾。未至丽江时,嚷嚷着一定要去酒吧艳遇一番,而真正行至酒吧门口的时候,却发现如此喧闹的场合着实不适合自己;还是适合比较安静些的酒吧(清吧),单是一把吉他,一个有故事感的嗓音就足够了。

听说在狮子山上可以俯瞰古城全貌,便开始爬山,没一会儿,气喘吁吁,手插着腰休息。有个背着背篓的阿婆从身旁经过,背篓里堆叠着几块石头,看到此景,在为自己的体力汗颜的同时,脑袋里闪现出好多年前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挑山工》,在此刻之前,我以为,挑山工是存留在那个年代的课本中,原来在我们不曾触及的远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传承或是延续,珍惜并感谢当下。拎起裙摆继续前行,寻找俯瞰全貌的最佳视角。

德卡先生说过一句话:有风雨,就在风雨里恣意奔跑;若平淡,就静静坐下来喝杯暖茶。我不是非要把自己过成哪种样子,日子怎样来,我就怎样爱。一切就由着他自己的脚步向前走,一切随缘。

等有一天,不再执着于柴米油盐,孩子也长大独立了,我们就来到彩云之南,或是去到我们的乡下小院,门前开辟一方田地,种满瓜果蔬菜,各色小花,我们可以开个小店,店面不要太大,够容纳一些客人就好,如果可以,再养只小猫或小狗。

猜你喜欢
三角梅洱海树洞
美丽的三角梅
充满记忆的三角梅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三角梅
洱海太湖石
孔小空遇熊钻树洞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三角梅商
温暖的树洞
洱海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