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甲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尿酸的影响

2022-04-21 06:4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尿酸血脂常规

武 彦 莉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民医院 安阳 4564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趋势更加明显。糖尿病易诱发诸多并发症,比如血管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高效、及时控制血糖并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延缓糖尿病发展进程,减轻高血糖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同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免疫学基础相同,经诸多报道研究,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进一步加快糖尿病的发展进程[1]。而亚临床甲减是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仅单纯表现为血清TSH促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不仅会降低人体代谢速度,升高血脂水平,还会导致血管内皮组织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2]。外源补充能否给予改善并纠正,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临床众多医师。为此,本研究以138例糖尿病患者为例,深入分析了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尿酸水平的影响,为现代临床有效防治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3月接收入院糖尿病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尿病患者血清TSH(促甲状腺素)水平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血清TSH升高(>4.5uU/mL)的患者纳入研究组(41例)和血清TSH正常(≤4.5uU/mL)的患者纳入常规组(97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2.4±12.6)岁;患病时间2~18年,平均患病时间(10.9±2.4)年;合并高胰岛素血症7例、合并高血脂12例、合并冠心病10例、合并高血压12例。常规组中男33例,女64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2.8±12.5)岁;患病时间1~19年,平均患病时间(11.3±2.5)年;合并高胰岛素血症25例、合并高血脂27例、合并冠心病23例、合并高血压22例。两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患病时间、合并症等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参照WHO世卫组织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证实为2型糖尿病;(2)亚临床甲减诊断标准参照《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即血清TSH>4.5uU/mL,FT4以及FT3水平表达正常;(3)临床检验资料完整齐全;(4)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既往甲状腺疾病史明确;(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甲状腺功能亢进;(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5)甲状腺炎;(6)伴有肿瘤性疾病;(7)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全;(8)免疫系统疾病;(9)胰腺功能减退;(10)曾用过不利于甲状腺功能的药物;(11)未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体重、身高等,计算其BMI指数(kg/m2);采集患者5mL空腹肘部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测定患者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尿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甲状腺功能。若是患者血清TSH水平超过4.5uU/mL,进一步复检,若是复检结果依然超过4.5uU/mL,但是TF3以及FT4正常,则视为亚临床甲减。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血脂指标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指标水平(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尿酸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血管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血清TSH水平升高影响因素进一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1.5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常规组血脂水平对比

研究组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血脂水平对比

2.2 研究组与常规组血糖水平对比

研究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血糖水平对比

2.3 研究组与常规组尿酸、BMI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对比

研究组中尿酸、BMI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常规组尿酸、BMI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对比

2.4 研究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对比[n(%)]

2.5 研究组患者血清TSH升高影响因素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是导致血清TSH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5 研究组患者血清TSH升高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以多个代谢危险因子共同作用发病导致的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表达水平异常、高尿酸、高血糖等构成部分,严格控制多个高危因素,降低构成组分,能够大幅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在糖尿病不断进展过程中,代谢高危因素始终贯穿于全程,因此,纠正代谢高危因素是糖尿病患者预后改善关键。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等原因,均会诱发大血管并发症,危及患者安全健康。另外,其他内分泌激素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现代临床重视,尤其是亚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比较多见的内分泌疾病,由于诸多因素作用,使得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合成障碍或生物效应低下所致,极易累及人体心血管系统,进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在代谢综合征、血管并发症中,甲状腺激素作用发挥备受临床高度重视。

亚临床疾病的症状表现不突出,特异性较低,故容易引起漏诊或误诊,随着时间推移而进展成为临床疾病之前,已有部分患者的身心健康遭受到了严重危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就是其中之一。相较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罹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更高,大约高2~3倍左右,多数为亚临床甲减[4]。亚临床甲减症状表现虽然比较隐匿,但是亚临床甲减诱发的代谢紊乱或者是早在亚临床甲减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的代谢紊乱症状,比如炎症刺激、高脂血症、高凝血或高血压等,会直接诱发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免疫学基础相同的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在长时间高血糖刺激下,同样也会影响到甲状腺功能。AGEs大量堆积,导致甲状腺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蛋白水平高表达,使得甲状腺遭受高糖毒性攻击[5]。长期高血糖带来的血管并发症,不论是微血管还是大血管,都是危及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的主因。一旦伴随亚临床甲减,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空腹胰岛素表达水平也会随着血清TSH升高而升高,二者叠加,互相作用,促使糖尿病不断进展。甲减会减弱人体代谢功能,从而代偿性收缩外周血管,降低有效血循环,不断升高血压,伴发高脂血症,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亚临床甲减会在一定程度上紊乱人体血脂代谢。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导致血清TSH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正常健康的甲状腺生理功能,能够有效满足人体血脂代谢需要。亚临床甲减紊乱血脂表达,可能与甲状腺激素作用发挥欠缺有关。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促使胆汁排泄代谢产物,还可以促进人体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6]。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缺陷,则会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代谢产物排泄量,升高血清胆固醇水平。甲状腺生理功能薄弱时,还会降低脂蛋白清除能力、脂蛋白酯酶活性,从而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此同时,研究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高血糖毒性作用对人体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大。

甲状腺滤泡细胞表面上存在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在人体肝脏、下丘脑、肾脏、垂体及脂肪组织中广泛分布。作为人体脂代谢最重要的器官,脂肪、肝脏组织中分布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为TSH介导,进而促使人体脂质代谢[7]。一旦TSH表达异常,则会减低人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引起肥胖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BMI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BMI指数随着TSH升高而增大这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调节轴改变、内分泌紊乱失衡有关[8]。

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9]。本研究对照观察,发现研究组尿酸高于常规组,且Logistic提示高尿酸是导致血清TSH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这可能与亚临床甲减导致的尿酸排泄量降低有关。尿酸水平长时间过高,将会导致肾间质纤维变性,减弱肾功能,而受损的肾功能又会影响尿酸排泄,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累及其他重要脏器组织,产生诸多并发症[10]。本研究证实,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提升亚临床甲减的出现,容易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诸多严重的并发症。研究组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可能与该病复杂的致病因素有关。

总而言之,亚临床甲减的出现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预后,需要现代临床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及时控制,减轻对糖尿病转归的影响。

猜你喜欢
尿酸血脂常规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常规之外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