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初产经阴道无痛分娩产妇产程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2-04-21 06:4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杨 楠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信阳 464000)

为了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医学界致力于探索有效的镇痛手段,其中,硬膜外麻醉局部镇痛效果强且全身反应相对较少,是目前最有效的镇痛方法之一[1]。硬膜外麻醉常用局部麻醉药结合阿片类药物,其中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为临床应用较广的镇痛药物,但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可能增加恶心、呕吐等的风险[2],故需合理选择剂量,保证镇痛效果与母婴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初产经阴道无痛分娩产妇产程、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间106例初产无痛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初产妇、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经产前检查羊水量、骨盆、双顶径指标、胎儿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有妊娠合并症;有精神障碍、配合不佳者;存在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5mg/L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具体如下。

宫口开1cm左右时建立上肢静脉通道,鼻饲管常规低流量吸氧。取左侧卧位,经L3~L4硬膜外穿刺,头侧置管固定,硬脊膜外腔3~4cm位置留管;穿刺成功后更换平卧位,注入4mL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药业,H110122388)。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上海禾丰制药,H20163174)复合生理盐水、0.1%罗哌卡因复合0.5mg/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H20054172),麻醉平面控制于T10以下,给药30min后,连接电子镇痛泵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产妇的宫口扩张情况及疼痛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分娩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分娩镇痛效果[3]:分别于镇痛5min、10min、30min、60min、宫口全开5个时间点,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镇痛效果。采用数字0~10描述产妇的疼痛强度,0表示无痛,1~3表示轻微疼痛(不影响睡眠的程度),4~6表示中度疼痛,7~9表示重度疼痛(睡眠中痛醒或无法入睡),10表示剧烈疼痛。询问产妇疼痛程度,并做好记录。(2)运动神经阻滞[4]: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运动神经阻滞情况。(3)分娩结局:对比两组产妇正常分娩、会阴侧切/器械分娩、剖宫产率。(4)新生儿结局[5]: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新生儿(Apgar)评分。Apgar评分从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对刺激的反应5个方面评价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程度。评分10分为正常,7分以下考虑存在窒息,4分以下考虑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分娩镇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镇痛5min、10min、30min、60min、宫口全开各个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

2.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2.4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正常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侧切/器械分娩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n(%),n=53]

2.5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两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比较分)

2.6 两组产妇并发症比较

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产妇并发症比较[n(%),n=53]

3 讨论

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分娩镇痛是一张强烈的应激源,可刺激儿茶酚胺的分泌,耗费产妇体力,甚至造成宫缩乏力,需行剖宫产,严重影响母婴结局。

硬膜外麻醉在椎管中注射镇痛药物实现镇痛效果,是无痛分娩常用镇痛手段[6]。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用或配伍使用是硬膜外麻醉最常用的麻醉方案。罗哌卡因为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物,可抑制神经元钠离子通道,阻滞神经兴奋的传导,低浓度即可阻滞感觉神经传导且不干扰运动神经,可正常行走活动。舒芬太尼为合成阿片类镇痛药物,可与脊髓以上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滞感觉传导通路中疼痛冲动上行,可推动血浆蛋白结合血脑屏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本研究中,观察组给药后各个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提高镇痛效果,缩短镇痛起效时间。相关文献显示,在同样浓度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增加舒芬太尼可有效改善镇痛效果[7],与本研究一致。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两者配伍给药可使药液透过蛛网膜后直接作用于脊髓阿片受体,推动全身血液吸收,快速发挥镇痛作用。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提示两组均无运动神经阻滞,这是由于药物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作用,经硬膜外注入后快速发挥作用,不易在体内蓄积。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正常分娩率更高,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复合麻醉方案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同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第二、第三产程为新生儿娩出期,受疼痛因素影响较小,故两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8]。0.5mg/L为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常用浓度,血药浓度较低,对呼吸系统、心血管、中枢神经影响较小,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复合麻醉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镇痛起效快且镇痛效果好,可缩短第一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同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