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分析

2022-04-24 06:37黄婉英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向部门战略

黄婉英

(辽宁波尔莱特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可实现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确保会计数据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来实现企业的战略性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将分别从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特征及必要性、企业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以及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特征以及必要性

(一)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特征

所谓战略导向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理论来对企业相关的经营过程以及顾客信息展开全面的分析,通过非财务与财务信息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与传统企业预算管理不同的是,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它具有开放性特征,使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之间的距离充分缩小,有利于企业预算管理有效性与相关性的强化。

此外,企业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使管理范围逐渐扩大,具有过程与结果相互结合的特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加以强调,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具备动态性特点,一旦环境出现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需要不断调整。相关调查显示战略导向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文化更加重视,适应企业的发展情况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预算管理开展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还是企业各部门经济活动协调一致的需要,因此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预算管理的开展势在必行。

1.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预算是一种通过分配企业的物力、人力、财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反映企业利润的体系。全面预算并非企业的最终目标,而是一种用来预测企业达到战略目标的方法,将其运用到企业中可规避一系列风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建立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各部门在发展当中的作用与地位,合理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同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充分把握市场的发展动向,从企业全局着手剔除企业低效率的部分确保资源的有效运用,降低决策盲目性,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下企业通过合理编制预算来了解自身的工作安排,以及资源使用的情况,可针对工作及资源安排不合理现象做出合理的调整,充分杜绝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2.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竞争环境日历复杂化多样化,尤其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如若缺乏统一的科学筹划便会导致失误行为的发生,另外全面预算在控制与预算方面灵敏度极强,它可实现对市场的预测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与适应确保财务对策的有计划落实。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全面预算当中需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对多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3.各部门经济活动协调一致的需要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逐渐扩大,组织机构也会日益庞大,对于企业而言,各个职能部门均有自己的活动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部门应着手协调与规划,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合理编制,将其作为考核绩效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活动得到有效协调,从而减少各种冲突事件的发生,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

上述笔者对于战略导向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运用的传统管理方法的频率相对较高,然而这种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并不适应企业的有效发展,这是因为企业未对战略性发展计划合理制定,无法创造企业的经济价值,同时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

(一)对战略性发展计划合理制定

企业在传统预算管理中未对战略性发展计划进行编制,这也导致企业财务工作缺乏相应的支持,另外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资本投资以及财务预算等各项工作过于重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未对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加以考虑,同时也忽略了对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以及所属环境变化等问题的思考,长此以往便会对企业风险的控制造成不良影响。

(二)为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基于传统预算管理体系来看,企业整体收益通常被划分为需要方便的财务指标,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未将企业的实际价值体现出来,同时也未对企业的隐形资产进行披露,至此传统的预算管理无法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三) 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

基于企业预算编制角度来看,企业大部分管理人员未将实际的利润作为重点从而忽视了企业预算执行力的提升,此外传统预算编制仅仅对各个环节的职能进行结合,对资源计划进行编制,未对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加以考虑。长期便会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无法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

(四)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

当企业制定预算指标后还应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根据结果来实施奖励与惩罚,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预算考核中未对不相容岗位分离、资产盘点等指标进行制定,致使预算考核难以发挥,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就目前来看,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相对匮乏,管理意识薄弱,此外企业未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化管理与实践技能操作,致使管理人员素质难以提高,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这种情况下企业预算控制作用大大削弱。

三、战略导向下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有效对策

为了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形成,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的提升,企业部门应以预算目标编制作为重要基础,对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同时对预算监控重点加以明确,对预算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对财务信息化系统不断健全,对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加以完善,加强预算管理人员培训力度,详情如下。

(一)以预算目标编制作为基础对平衡计分卡进行考核

为确保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实施,首先企业部门应对财务数据收集做好准备,只有实现内部数据的整合,才能为后期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来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通过比较企业前期的数据,从而获得关键性的财务信息,有利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对内部数据进行整理时,还应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了解,从而掌握整个市场的经济情况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企业部门还可将平衡计分卡相关的理念运用其中,对企业各个预算环节工作加以分析,并对基础的考核指标进一步明确以此激发其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此外,企业在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中财务部门应通过企业负债预算报表、企业资产发展状况来实施,对企业现金流合理控制。

(二)对预算监控重点加以明确对预算预警机制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企业部门还应对监控的重点内容不断明确,主要从资金流动以及业务开展情况来入手带监控重点明确之后,企业部门还应对结算中心的结构合理建立,此外还应对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加以健全,使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充分落实,为企业后续财务分析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企业部门还应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加以完善,对风险预警机制有效建立为了降低事前的风险发生率,企业财务人员应做好评估工作,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进行预警。当某些事项运行情况与预警线十分接近时,应及时预警,对财务报表合理编制。

(三)对财务信息化系统不断健全对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机制不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部门还应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对预算考评机制加以完善,使预算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相关部门来进行考察实现对预算目标的有效控制,另外企业部门在对先进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还应准确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加强对财务核算数据的了解,通过与业务部门的交流,对内部软件有效更新。

总而言之,企业部门应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促进财务核算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同时将ERP管理理念贯彻其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财务工作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快信息共享的速度,降低核算失误情况的发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给予保障。

(四)加强应变能力对预算管理调整系统进行构建

为帮助企业适应多样化的生产环境,首先应对企业的应变能力加以强化,针对外部环境来调整企业的预算指标以及战略目标,因此企业应对预算调整制度不断完善评鉴滚动预算相应的措施使预算目标得到真实的反映,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提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预算管理工作中应确保其严谨性,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修正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实施对策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诸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部门应积极应对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高效的经济利润,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五)对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管理部门加以改善

为了确保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部门还应对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设立,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以及落实等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对可行性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加以建立,确保企业的有效运行,从而达到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除此以外企业部门还应对全面预算考核及激励措施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任务的有效落实。

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当中,战略导向是企业长期与短期经营整体与局部结合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战略导向下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企业部门应采取多种管理方法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当中,平衡积分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的年度预算与平衡计分卡的结合实现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的战略规划与预算管理不再是孤立运行的。为了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还应对科学的预算组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六)加强预算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预算管理离不开人,预算人员自身素质将对企业预算管理实施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据此企业应对岗位培训加强制度化、常规化,引进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对预算管理人员的选择、考察、定岗、调配、考核制度化程序加以完善,对预算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培训加以强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企业预算管理当中,实现数据集成化,根据预算管理目标对企业业绩考评体系加以建立,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预算执行中还应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以重视,根据严格的变更程度来调整预算数据,避免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最后,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通过相关对策的实施,为企业部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对策,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提升,同时,对企业的持续发展给予了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逐步走向规范经营的必经之路。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僵化的内部体制机制可能会成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障碍。上述比较主要对于基于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与传统预算管理相比,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势更加显著,为了确保全面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加强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结合,对现代化战略导向加以树立,促进企业预算执行力的全面提升,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优化,为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导向部门战略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偏向”不是好导向
战略
战略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