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4-25 08:03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病案病历我院

贾 宁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132)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高低充分展现了医院综合水平。医疗质量包括诊疗水平、服务质量、医疗效率、收费合理等诸多内容[1]。如何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成为医疗机构重点研究问题。持续质量改进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临床工作及医院管理中受到广泛应用[2]。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1200例及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1280例,2020年未实施病案相关项目的医疗质量考核,2021年实施考核以持续质量改进,对实施考核前后医疗质量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1200例,其中男750例,女45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1.34±5.41)岁。另选取2020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1280例,其中男790例,女490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48±5.59)岁。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18岁;(2)患者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免疫功能障碍;(2)中途放弃治疗。统计学分析实施前后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患者未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考核,2020年1月~12月入院患者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方法如下:其一,发挥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作用,成立医院病案专家小组、科室质控小组、住院病人质控组、终末病历质控组。措施实施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促进持续质量管理工作实施与落实,对落实效果进行评估。其二,问题分析。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质控问题,采取数据分析、头脑风暴分析法对临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科室质控及病历审核不严导致病历缺陷发生率高、病案回收及时性差、首页填写欠完整、首页填写不规范、核心制度落实差等情况成为影响医院考核及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其三,确定目标。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后,针对我院实际及病人病情,结合国家各项指标,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充分的入院评估及诊疗计划,设定各项考核目标值,执行全面质控。其四,制定落实措施。完善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加强落实监督、做好病程记录、多科诊疗及围手术期管理,实施全面全过程评估管理。制定奖惩措施,将培训、监管结果与职称挂钩,医务人员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精神、物质奖励。其五,效果评估。措施实施后,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若实施期间出现问题,应开展小组会议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比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前后,科室质控及病案审核效果:病历缺陷发生率、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首页填写规范性、核心制度落实、不良事件管理等情况。

其中不良事件包括临床用药差错及院内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用t检验实施前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用χ2检验实施前后患者病历缺陷发生率、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规范性,临床用药出错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病历缺陷发生率、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首页填写规范性、核心制度落实、不良事件管理情况。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后,病历缺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首页填写规范性均高于实施前(P<0.05),如表1。

表1 实施前后病历缺陷发生率、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首页填写规范性、核心制度落实[n(%)]

2.2 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后临床用药出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n(%)]

3 讨论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在医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决定医院诊疗服务水平的关键与前提,需要结合医院发展实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往临床上对于医院质量管理多采用常规模式,对各个科室的工作进行区域划分、责任划分,并多数情况下采取科室管理和医院管理双重管理模式[3]。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与优化,医院持续质量改进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取得理想管理效果。但是,由于医院管理事务开展模式不同,难以获得一致、理想的效果。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在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近些年比较多,通过考核监管方式对医疗机构日常管理事务的流程、工作方式、人员工作行为等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发展。有研究指出,医疗机构出现质量监管不严,甚至缺乏统一监管标准是导致医疗机构投诉事件频繁发生的主要问题[4]。由此可见,形成规范化、稳定、统一质量管理对于实现医疗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近几年来,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中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显著效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对于减少医疗事故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考核制度与约束,造成工作实施与落实不到位,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前,首先成立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小组,对医疗质量考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分析确定病案管理质量差、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为主要因素[5]。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与管理规范,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一方面可以规范工作行为,一方面可以奖罚分明,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共同推动医疗机构发展[6-7]。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质量考核后病案管理效率与质量提高。提示医疗质量考核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可提升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质量意识,加强核心制度落实,降低病历缺陷发生率,提高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与规范性。持续质量管理中实施医疗质量考核,可保证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减少不良反应。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小组定期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故降低临床用药出错及院内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可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减少病历缺陷发生,提高病案回收及时性、首页填写完整性规范性。

猜你喜欢
病案病历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强迫症病历簿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病例”和“病历”
病案信息化在病案服务利用中的应用效率分析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