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早产儿开展初乳口腔滴注对其经口喂养状况、体质量的影响

2022-04-25 08:03吕洪春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奶量经口初乳

吕洪春

(鱼台县人民医院儿科 山东 济宁 272300)

近年来,随着NICU内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革新,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儿以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内的早产儿存活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类早产儿的死亡,但仍然需要对其营养支持提出更高的要求[1]。不过早产儿普遍存在着诸多喂养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喂养不耐受的情况,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同时显著延长了早产儿的住院时间[2]。有报道指出,喂养不耐受在早产儿当中存在着较高的发生率,且胎龄月底,体重越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风险就越高[3]。早在2009年,NA Rodriguez等专家学者在面对喂养不耐受的问题率先提出了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指的是通过采用极少量的初乳滴注在患儿的口腔两侧颊部,以此通过利用口腔黏膜的吸收达到免疫效果,比较适用于早产儿的临床喂养工作中[4]。现我院就NICU早产儿开展初乳口腔滴注对其经口喂养状况、体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获得更好的喂养结局及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NICU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胎龄30至36后,平均胎龄(32.35±2.33)周,出生体重1.8至2.4kg,平均出生体重为(2.15±0.22)kg。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胎龄31至35后,平均胎龄(32.20±2.41)周,出生体重1.7至2.3kg,平均出生体重为(2.10±0.19)kg。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在我院行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后符合早产儿的诊断标准:⑴在生产后24内入院;⑵Apgar评分在8分以上;⑶体重在1.44至2.5kg之间;当前生命体征较为评为;均为单胎;早产儿家属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儿当前存在着能够对生命造成威胁的疾病,且预计生存期时间在1周以内;母亲存在着活动性结核、合并患有艾滋病、肝炎等疾病;母亲存在药物滥用史;患儿合并存在消化道疾病;正在接受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母乳检测巨细胞病毒结果为阳性;临床资料缺失。

1.2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的产后干预,包括将早产儿放入到婴儿培养箱中保暖、适当给予吸氧处理、经鼻饲管喂养、常规药物预防感染等。对照组给予初乳的胃肠内营养,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滴注,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收集产妇的母乳之后,立即将其保存并做好标记,保证母乳及早产儿的信息基本一致[5]。之后在进行如下喂养流程:⑴医务人员仔细的清洁双手;⑵将储奶袋从冷藏室中取出之后,采用1ml的注射器从储奶袋中抽取0.2ml的初乳,并将其放置在室温条件下,等待5min;⑶利用低负压将早产儿口腔内当前存在的淤积分泌物仔细清除或者轻柔的吸出;⑷将注射器针头拔掉之后,采用注射器沿着早产儿的一侧口角送入其口中,放置在同侧牙龈与颊粘膜之间,将0.1ml的初乳液换慢推注,需要连续推注20s以上[6];⑸将注射液转入到早产儿对侧牙龈以及颊粘膜之间,之后采取同样的方法,将剩余的0.1ml的初乳推注其中。每次相隔4h内进行1次初乳口腔滴注,一共连续实施d。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早产儿在出生10d后的胃潴留次数、潴留量、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喂养成效、喂养效率以及出院时体重以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同时统计喂养中断的百分比。⑴胃潴留判断标准[7]:在喂奶前从胃内回抽残余量要高于上次喂养的50%。⑵开始经口喂养时间的计算标准[8]:指的是早产儿首次经口摄入5ml以上奶量的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标准[9]:指的是早产儿能够每日摄入120ml/kg以上奶量的,且能够维持2d的时间。⑶喂养成效判断标准[10]:在最初5min内摄入奶量与医嘱奶量百分比。喂养效率计算标准:平均每分钟经口摄入的奶量。⑷喂养中断评价标准[11]: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即可认定为喂养中断,第一种是喂养过程中出现了禁食;第二种情况是喂养过程中出现了喂养奶量减少,需要按照开奶原则重新进行喂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出生10d的胃潴留次数及潴留量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生10d的胃潴留次数及潴留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生10d的胃潴留次数及潴留量对比

2.2两组经口喂养情况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较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较短、喂养成效百分比较高、喂养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经口喂养情况对比

2.3两组出院时体重以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出院时体重以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时体重以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对比

2.4两组早产儿喂养中断情况

观察组中喂养中断有12例,占26.67%,对照组喂养中断有23例,占51.11%,观察组与对照组喂养中断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4,P<0.05)。

3 讨论

大量临床资料正式发现,出生后的早产儿通常需要面临诸多不同的问题,其中最需要挑战的就是营养摄入,原因是绝大多数的早产儿各项生理机能及重要器官仍然在发展的阶段,吞咽功能发育也并不完整,无法形成完全的经口喂养条件,通常需要结合医嘱利用鼻饲管为早产儿提供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影响[12]。不过结合当前的临床资料我们发现,长期通过鼻饲管为早产儿提供营养支持非常容易为早产儿带来诸多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情况至关重要[13]。

初乳作为母体的“液体黄金”其中不仅包括了13种生长因子以及68种的细胞因子,同时还包括415种的蛋白质以及700多种维生素,早产儿在摄入之后,初乳能够与机体免疫活性物质相互协调及工作,以此更好的促进早产儿的正常生长肠道发育,同时还可帮助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启动及成熟,不过初乳的给予方式仍然是当前临床工作中需要面临的问题。有临床资料显示,经口途径给予初乳应用于早产儿中具有着较强的保护机制,原因是利用口腔的途径能够确保初乳与口腔内黏膜组织相互接触,促进提高免疫活性,同时因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明显避免了有效物质在胃肠道内的破坏及分解[14]。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分析NICU早产儿开展初乳口腔滴注对其经口喂养状况、体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生10d的胃潴留次数及潴留量均较少,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较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较短、喂养成效百分比较高、喂养效率较高,出院时体重以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均较高,喂养中断率也较低,可见NICU早产儿开展初乳口腔滴注可获得更好的喂养效果,同时从早产儿体重及生长速度变化情况可观察到,初乳口腔滴注也能够明显的增加早产儿对营养的吸收效果。

综上所述,NICU早产儿开展初乳口腔滴注可获得更好经口喂养的成效及效率,同时还可有效的促进增加出院时体重以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减少喂养中断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的扩大研究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此更好的对初乳口腔滴注的临床优势性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奶量经口初乳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