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理解语句 迁移运用

2022-05-06 13:3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李明流感病毒用药

阅读综述

1.理解语句含义。

非连续性文本里往往会包含若干个连续性文本,这些材料多采用叙述、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赏析文本语句时,可以从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角度入手。

2.内容迁移运用。

考生应先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然后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在内容、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还要善于挖掘言外之意,抓住文中承载信息的关键词句,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迁移。

(1)观点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答这类题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

(2)启示题。答这类题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应着重回答“怎么做”。

(3)建议题。答这类题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分条组织答案。

(4)拟写新闻标题。答题思路:第一步找导语(即总说段);第二步从导语中找中心句;第三步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语;第四步将关键词语整合成答案。

(5)对联题。对联一般要求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对应位置的词性相同等,上下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6)标语、广告语题。答这类题要结合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做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还要注意广告应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典例呈现

(2021年黑龙江绥化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感冒了为何没胃口?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发烧等症状。当然,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大约一半的感冒是由它引起的。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每季节交替时,也是感冒多发的时候。感冒虽然是小病,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相当的不便。感冒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咽痒、咽喉痛、咳嗽、声音沙哑、打喷嚏、流眼泪、头痛、头昏、疲乏等,除了这些症状外,不少患者还会出现茶饭不思的现象,即使面对平时最爱吃的美食也丝毫没有兴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在感冒尤其是发烧时,体内促进胃肠蠕动的消化酶功能下降,造成胃肠蠕动减慢,甚至出现紊乱。胃肠消化减慢,我们感受不到饥饿,自然就不太想吃东西。此时,应少食多餐,进食一些清淡的粥和汤;可适当进食鸡肉、鱼肉、蛋类、牛奶来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因甜食可生痰,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应少吃。

其次,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炎性病变,不仅会引起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还会使黏膜上的嗅觉感受器对气味的敏感性减退;更有某些病毒感染会直接引起嗅觉神经受损,阻碍大脑对香味信号的接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

再次,人体的嗅觉和味觉是协同工作的,感冒导致的嗅觉灵敏度降低自然也会影响味觉。患者味觉变迟钝后,会觉得食物不够有味道,进而失去胃口。尽管没有胃口,患者仍需要规律饮食以提供机体对抗疾病的能量。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材料二: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变应性炎症,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咳嗽的烦恼,尤其是寒冬季节,很多老人、孩子和患者连门也不敢出,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

咳嗽是呼吸道黏膜清除外界物质或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机制。有些人感冒后一直咳嗽,可以持续8周,甚至更长,这种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而是因为感冒损伤了呼吸道的黏膜,机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

咳嗽虽然是感冒常见病症,也是人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是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人们自我药疗时选用止咳药,存在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一咳嗽就用药等几方面的误区。在正确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借鉴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说明了感冒没有胃口的原因。

B.材料一以问句为题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了说明对象。

C.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长,并不是因为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没有被治愈。

D.材料一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D项,材料一讲述的是感冒时没有胃口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不是事物说明文。故选D。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关键词“比如”可知,这里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鼻病毒更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更容易引起疲乏、全身酸楚、头痛、发烧等症状”“腺病毒更容易引起咽喉痛、發烧等症状”可知,画线句中列举了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不同症状的例子,作用是使前面的观点“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更加具体真切。

3.体会材料二中黑体词“之一”的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黑体字词的作用。“之一”是“其中一种”的意思,这里主要起限制作用,目的是为了说明咳嗽是感冒引发的常见症状中的其中一种,而不是全部。因此这里“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受天气影响,你的同学李明感冒了,主要症状是咳嗽,请你运用材料二的知识给李明一些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迁移运用。根据“对于咳嗽的治疗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止咳,反而会加重病情”可知,李明应该正确用药;根据“在正确用药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可知,李明要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或“可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根据“同时也要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可知,要建议李明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根据“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知,要建议李明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专项训练

(2021年湖南邵阳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如图所示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9年非遗经济消费报告》)

材料二:保护“非遗”,中国在行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围绕“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主题,全国各地举办了3700多项非遗展示活动,多项保护成果发布、火爆异常的“非遗购物节”、海量的线上云端展示,讲述着动人的非遗传承故事,诉说着非遗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也传达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材料三: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云游非遗·影像展”活动登上了年轻人聚集的网络视频平台,其中非遗相关音乐在平台累计播放已达574亿次,时长约32亿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庞大数字的背后,是1亿多“90后”“00后”网友的“流连忘返”。以昆曲这一门类为例,“90后”“00后”群体在过去一年内通过酷狗收听了27.5万次,播放时长累计超过16万小时。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

训练

1.根据材料一,你得到什么信息?

答:

2.材料三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答:

3.材料三画线句中的“约”字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答:

4.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成为非遺“守艺人”,如果让你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你打算怎么做?

答:

猜你喜欢
李明流感病毒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李明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