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分布研究

2022-05-10 01:35西南林业大学李林娜
成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强军云南省意愿

■ 西南林业大学 李林娜 汪 飞 韩 毓 韩 丽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牛 群

■ 云南省遥感中心 李正会

1 研究意义和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为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高校作为军队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须立足自身,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强军思想,提升军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能力,推进人才强军、科技强军。传统的高校征兵入伍意愿调查研究普遍仅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此方法存在一定弊端。该研究利用GIS在区域人文、区域经济应用研究中的优势,首次将GIS应用到大学生征兵入伍研究中,以地理区位的视角观察高校大学生征兵意愿时空变化及地理分布,以专题地图的形式简单直观的表达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的地理分布、年度变化情况等。通过此研究,一是深度研究在昆高校大学生征兵入伍今年来的情况、变化趋势,为下一步征兵工作献言献策;二是提出GIS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大学生征兵入伍方面的研究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在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使此类研究多元化且使结论更加精准,为今后进一步对大学生征兵入伍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三是丰富了GIS学科的应用领域。

2 研究区域概况

云南省位于东经 97°31′~106°11′、北纬 21°8′~29°15′之间,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省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人口数约4543万人,居全国第11位。同时,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省会城市也是云南省聚集高校最多的地方,讨论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对于省级区域而言具有代表性。

3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

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在实践术语中,GIS是一套计算机工具,允许人们操作与地球特定位置紧密关联的数据。GIS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发挥作用,例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管理、社会学分析和商业市场等。GIS为空间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利用各种计算机新技术,高效的应用几何、逻辑、代数等运算分析和解释地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及空间模式。

4 数据抽样、数据处理和结果展示

实验通过对各年数据进行抽样,使用样本数据作为数据源,将样本的经纬度信息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并进行密度分析,将结果制作为专题地图,在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分布研究中可直观显现,且易于分析。

4.1 数据抽样

因2017—2019年云南省在昆高校应征入伍人数统(仅讨论云南籍学生在昆高校入伍情况)计数据量较大,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是对原数据进行50%随机抽样得到的,且各州市抽样比例一致。

4.2 数据处理

(1)对各年在昆高校大学生征兵入伍人员的家庭住址信息转换为经纬度信息,形成一套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矢量点文件并导入ArcGIS软件,在ArcGIS可视化,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以点状要素表示。

(2)利用ArcGIS软件制作云南省及各州市边界图,在实验中作为底图,同时为实验区域边界。

(3)将各年在昆高校入伍大学生地理位置矢量点文件与云南省底图叠加,得到各年份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分布。

(4)通过ArcGIS软件点密度分析,得到各年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密度分布图如图1、图2、图3,通过颜色变化能更加直观的体现密度在区域内的分布和变化以及时空演变。

图1 2017年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分布密度图

图2 2018年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分布密度图

图3 2019年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分布密度图

4.3 结果展示

(1)观测基础数据,能够得出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的积极性和意愿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率变化不明显。

(2)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学生所在户籍地基本稳定,各区域入伍人数、比例有细微变化,但均未发生较大变化。观察图1、图2、图3,各年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密度分布图,三年入伍人数变化不十分明显,入伍意愿大学生在空间分布上也基本相似,在云南省东部地区集聚明显,东北地区和西部局部地区其次。在云南南部地区相对聚集稀疏。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三年来一直属于高密度区域,属于在昆高校入伍工作中输送大学生兵源的主力地区;云南省西部局部地区及西北部局部地区三年来都有高密度地区,但位置和密度大小并未保持不变。

5 结果分析

观察三幅密度图,云南省在昆高校大学生的入伍意愿在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且三年变化不明显,换而言之,这种不平衡性并未发生明显转变。其中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相对入伍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保山市较为强烈,其余州市相对较弱。西北和西南局部地区学生入伍意愿非常弱。三年来,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在分布上变化不十分显著,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东部局部地区及东北部局部地区。各地州密度分布有变化,但不十分显著。密度分布三年都呈现东部地区以昆明市和曲靖市为原点向外辐射,密度逐渐减小;西部地区以大理与保山为原点向外辐射密度逐渐减少。云南省南部地区与西北地区三年来在昆高校入伍人数相对较少,入伍人口密度稀疏。

综上,可以基本判断在昆高校大学生入伍意愿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东部地区,人数分布初步判断有辐射效应。云南省仍然有部分地区大学生入伍意愿不强烈,从大学生入伍动机研究和征兵政策上应对这部分地区因地施策。

7 大学生征兵入伍的对策

7.1 加大征兵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强军报国思想

一是加强学生对军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二是加大对近三年中入伍人数较少的区域的宣传;三是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工作,力求做到国防教育全民参与,比如在入学通知书中添加关于大学生入伍致家长的一封信,充分发挥好家庭在征兵工作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四是高校做好长期动员和即时性动员。

7.2 做好入伍大学生人生规划,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

高校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指导征兵入伍学生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具有入伍意愿的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信心,消除心理上的负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校永远是其最坚实的后盾。同时大学生入伍是就业的现实选择之一,也是缓解个人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因此,高校也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7.3 落实国家征兵政策,消除后顾之忧

近些年,为了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校大学生投身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推进人才强军、科技强军,国家和各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征兵入伍鼓励性政策。各高校应将征兵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做好学生退伍后就业创业、学费补偿代偿、安置工作等。

7.4 进一步对大学生征兵入伍意愿进行深入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大学生入伍意愿与经济、家庭、人口、地理区位等其他环境因素的研究,为分类指导奠定有效基础。

猜你喜欢
强军云南省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