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刻艺术鉴赏

2022-05-19 07:02徐庄坚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寿山寿山石石雕

徐庄坚

寿山石雕的发展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寿山石雕刻不论是题材还是创意构思或者是雕刻细节的处理,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一、概述寿山石雕的艺术特征

(一)寿山石雕刻作品的主要种类

《观音像》 徐庄坚/作

寿山石雕刻作品主要有印章、摆件、把件、挂件等,“印材重质,雕件重工”,一般按照石块的体量和形状来确定作品的形式。通常首先考虑的是印章,其次是摆件,把件次之,最后是挂件。

1.印章

印章是寿山石作品中最常见也最具价值的种类,印章主要分为印钮和文字镌刻。“印石三宝”其中两样石种(田黄石和芙蓉石)均为寿山石。自从寿山石用于制作印钮后,钮雕艺术也随之得到升华。清康乾时期是我国印钮艺术的高峰,在此期间出现了不少印钮雕刻大师,出现了“无石不钮”的新业态。

摆件的功能主要用于装饰,其收藏价值非常高。在材料的选择上大多选用体块大且有裂纹的石材,再根据石块特性加工雕刻成摆件。

3.把件与挂件

由于寿山石石料稀缺,手艺人惜石如金,于是就选用石料质量高的边角料或体块小的寿山石雕刻成把件与挂件,适合随身携带、适时把玩。

(二)寿山石雕刻的主要表现形式

寿山石雕刻技法与其他普通石雕大有不同,寿山石雕刻继承了传统的雕刻技法。寿山石材料特殊,色彩斑斓,肌理丰富细腻。为了不破坏石种,工艺师需要依石造型,根据寿山石块的巧色构思造型布局。寿山石雕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圆雕、印钮、薄意、镂雕、链雕、浮雕、篆刻等。

1.圆雕

若你有一群懂酒的朋友,也有一定的预算,那就快看看6号“柯波拉名导之手仙粉黛干红葡萄酒”和7号“鲁芬诺都盖金牌基安蒂经典精选优质法定产区干红葡萄酒(礼盒装)”。科波拉酒庄(Francis Ford Coppola Winery)的庄主,就是电影《教父》的导演。酒标设计感十足,就算在众多酒款里也是最吸睛的那支。美国仙粉黛果香馥郁、酒体醇厚的特点,在这款干红中充分表现。而鲁芬诺酒庄(Ruffino)这款黑公鸡,就是典型的意大利葡萄酒风味,礼盒版包装精美又有特色,用来送礼也很合适。

圆雕俗称立体雕,圆雕对造型的要求很高,每个角度都需要非常精巧的创作,适合多角度欣赏。圆雕讲究“因材施艺”,根据石种原本的特性如质地、成色、纹路等方面进行雕刻设计。

如明末清初著名的圆雕大师杨玉璇,因技艺超群,其作品曾被当作贡品,深受老百姓与高官贵胄的追捧。他创作的圆雕作品非常生动形象,他手中的刻刀宛若马良的神笔,落到之处,皆为活物。杨玉璇之所以有这样栩栩如生的作品,是因他能在相石时辨别每块石头之间的差异,从而开展接下来的雕刻与修光工作。《罗汉像》是杨玉璇的代表作之一,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像宽约5.5厘米,高7厘米,凝聚着杨玉璇的心血和才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印钮

印钮指装饰印章的雕刻,元代的文人墨客最开始采用花乳石来制钮,直到后来发现了寿山石也可用作制钮,且寿山石材质柔而易攻、色彩斑斓,不失为一种好材料。寿山石印钮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秦玺汉钮的基本特征。

以韩天衡的《鸟栖竹枝钮寿山芙蓉石印章》为例,此章高为72毫米,印面为22毫米见方,石料为寿山芙蓉石,石质呈半透明状,色泽清新、温润如玉。创作者对整个印章进行了综合设计,巧妙地将印身雕刻成几段竹节,旁边紧贴有一个小竹枝,印顶雕刻的一只小鸟仿佛在捉虫,栩栩如生。韩天衡的篆刻作品拙中藏巧、动中寓静、自然含蓄,风格自成一家。

3.薄意

薄意指在表面浅薄的浮雕,清朝初期周彬首创“薄意”,薄意雕品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如此,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

4.镂雕

镂雕技法时常与其他雕刻方法出现于同一个作品之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由于镂空雕刻技法难度较高,手艺人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需要在创作过程中有极高的专注力。

5.链雕

链雕最早出现于玉雕中,指用镂雕的技法在石头上雕出一条链子。玉石的硬度比寿山石优越,因此在寿山石创作上难度系数较大。最早的链雕作品就是乾隆皇帝的三链章。

6.浮雕

浮雕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形式,浮雕作品一般更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在寿山石作品中是极为常见的雕刻手法。

7.篆刻

篆刻的石雕作品更具金石韵味,田黄石和芙蓉石是最负盛名的篆刻石种。篆刻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可以保留运刀的痕迹,完工之后不需要修光。

二、寿山石雕的美学价值

文化和经济是寿山石雕美学价值的体现,一件雕刻作品兼具材质美、工艺美以及人文价值,必然能受到行业内外的好评。关于寿山石雕的美学价值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弥勒像》 徐庄坚/作

《罗汉像》 徐庄坚/作

(一)源于天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①麦小舟:《老子的再生:正本清源<道德经>》,学苑出版社,2021第88页。,寿山石雕刻遵循道法自然、源于天成,与道家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寿山石雕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依石造型,手艺人要考虑石种自身特点,将瑕疵巧妙地掩饰,将优点显现出来。

除了受道教的影响,寿山石在一定程度上与佛教也有渊源。在早期寿山石常被用来雕刻佛具和佛像等,也常作为礼品送给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这对寿山石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今,我们仍能在寿山石雕刻作品中看到佛教的踪迹,菩萨、弥勒等仙佛题材比比皆是。

(二)美好寄托

寿山石雕深受追捧的原因,除了它精美的工艺,更在于每件作品背后的美好寓意。坊间流传,寿山石是女娲补天时流落人间的石头,素有“金石同寿”的美好寓意。在古时候,寿山石就是进贡朝廷的佳品,寿山石的上品往往就是皇帝的御玺,形式丰富多样、工艺精美。

除了寿山石本身象征的寓意,雕刻师在创作中也多选取具有良好寓意的题材,如年年有余、福满门、招财进宝、瑞兽呈祥、福寿双全等,将这些吉祥如意的祝福寄托在作品中,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如作品《太狮少狮》采用中国的传统纹样,以表“子嗣昌盛”之意。作品选取田黄石,宝气十足、质地莹润、形制方正,当是大料取材。狮子造型浑朴古拙、昂首凝视,每个部位的骨骼肌肉都让观者感受到气度非凡、筋力遒劲。

(三)别具一格

每块石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独一无二的礼物,在创作中融入历史文化、人文情感,能使这些石头拥有别具一格的魅力。每块石头的肌理、形状、色泽都不一样,这就是雕刻寿山石独有的趣味和魅力所在。在寿山石的造型中,工艺师在构图时都会进行主观的概括,把特点放大,使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林飞大师的《弥勒》,作者结合自己的感受,用大面积的石头塑造弥勒的肚子,以表达弥勒宽容大度的精神,传达心中对事物的暗喻。

(四)色韵巧置

对天然原石的巧色,是非常考验手艺人的一个环节。以焓红石为例,它相对于荔枝冻石、田黄石等名贵石种来说,价格低廉,在原始成色上也不能与它们相提并论,而林亨云大师却发现了焓红石独特的一面。焓红石的主色调是白色,其中掺杂了些许红色,林亨云想到焓红石这样的色韵,非常适合用来创作关于熊的题材。都说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正是林亨云发现和利用了焓红石的美,从而雕出史无前例的佳作。

三、寿山石雕刻题材的选取与创新

寿山石雕作品选材多以山水、花鸟、古兽为主。佛像给大众的印象就是为信众消除内心的恐惧,布施无怖给众生,引领大家走上正道。古兽造型的作品在传统观念中能镇宅辟邪,寓意着祥瑞。

《刘海戏金蟾》 徐庄坚/作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每个生活片段都可能是一个佳作。如少数民族的少女、放羊的牧童、吹笛的少年等,都可以作为寿山石雕的创作题材。如今传统的美学已经成型固化,深植于很多手工艺人的脑海中。

时代在进步,创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传统的雕刻素材依然是学习借鉴的榜样,但是在内容上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如叶子贤大师的《心齐水自多》,创作理念取自民间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刻画了三个和尚在齐心协力之下,都能分到水的故事,作品背后也寓意非常,整个作品让观者眼前一亮。

茅盾先生曾言:“任何时代卓越的文学成果,一方面固然是时代的产物,而另一方面则不能不是前代的优秀遗产之转化与发扬。”①出自《茅盾语录》。寿山石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面临消亡的危机,这项传统工艺必须延续和传承下去,但传承的同时也必须进行创新,才能使这项艺术瑰宝在未来得以发展。

猜你喜欢
寿山寿山石石雕
中国寿山石馆简介
不灭的初心(节选)
寿山石的自动化拖拽抛光研究*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廖德良的寿山石缘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兽医也能做“御医”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