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入石油化工专业课教学实践*

2022-05-26 14:13李善吉梁国华雷顺安
广州化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油气党史

刘 琦,李善吉,梁国华,雷顺安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环境[1-3]。而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在学习百年党史的同时,更要把熠熠生辉的党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达到了育人的效果。

1 高校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现状

1.1 未能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

许多专业课教师并非文科专业出身,而且校内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思政相关培训,自身对于课程思政也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在课堂上只能生硬地将爱国主义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更有甚者在课堂上还专门留出了“思政时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完全分离,仿佛是为了思政而思政。这样的课堂不但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味同嚼蜡,得不偿失[4-5]。

1.2 对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未能深入挖掘

很多专业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准备,而忽视一些人文的元素。例如在《油气管道输送工艺》这门课中,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如何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雷诺数、水力坡降等抽象概念,如何让学生掌握输油站的正常操作工艺或事故处理过程,而忽视例如我国管道的发展历史、取得的辉煌成就等人文软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只能简单粗暴地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通用的思政元素强加给学生,学生听起来也是不知所云,削弱了学生对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6-7]。

1.3 评价标准模糊

课程思政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隐性的,很难通过量化的指标去评价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德育水平是否得到提升。尽管有些高校设立了课程思政的教研项目,但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对于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所取得的效果却少有研究[8]。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广大党员教职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本文以《油气管道输送工艺》这门专业课为例,将党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为专业群内的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2 党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设计

2.1 课程情况

《油气管道输送工艺》是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本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组成、工艺原理和管理方法。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油气管道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具体应用。本文以课程中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输油站的运行与管理操作”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本节主要讲解等温输油管道常见的工况分析、正常运行的操作方法、事故处理方法等操作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输油管道日常的运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2 教学设计

2.2.1 教学内容

本次案例的教学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输油站内常见的6种正常操作工艺,二是输油站内常见的4种事故处理方法。

2.2.2 思政元素的挖掘

石油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化石能源,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脉,因此石油化工从业者必须要将自身的职业生涯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此外,石油化工行业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因此必须要求从业者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慎之又慎。综上所述,总结出本次教学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工匠精神。

2.2.3 党史融入理念和思路

结合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建设历史,引入本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铁人”王进喜的光辉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

2.2.4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输油管道常见的操作工艺和事故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2)案例导学法:结合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建设历史引入本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石化行业的认同感和职业热情;

(3)设问法: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思考中进入课堂,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4)讲授法:对本次教学案例中的专业技能进行讲解演练;

(5)案例教学法:通过融入“铁人”王进喜的光辉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

(6)虚拟仿真教学法: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模拟输油站的操作流程和事故处理过程,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基本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7)小组协作法:利用校内现有的教学仿真设备,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对部分操作技能进行实训。

2.2.5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引入:那是一个悲怆的年代,抗战时期,一滴汽油一滴血,从印度加尔各答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长达3218公里的中印输油管道,为中国抗战提供保证,被称作盟军抗战生命线。这是中国第一条成品油管道,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军用输油管道,自此,油脉与国脉紧密相连。在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国内建成第一条原油管道,连接克拉玛依油田和独山子炼厂,全长147.2公里,年输油能力53万吨;1963年,国内首条输气管道建成,起于四川巴县石油沟,止于重庆化工厂,管道全长54.7公里。通过以上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光辉历史引入本次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热情,使学生意识到要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相融合,然后向学生引出两个问题:

①国家为何如此重视油气管道的建设?

②管道建成后是如何运行的?日常工作都有哪些?

通过以上2个问题,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思考这2个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管道在生活中虽然很常见,但对于它是如何运行使用的却并不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欲望油然而生。

(2)课程讲授:教师在课上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讲解并演示相关的操纵技能,学生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并记录。教师在讲解演示的过程中,通过王进喜用自己的身体制服井喷这一案例说明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刻刻从国家的利益着想,艰苦奋斗,从而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感与担当。

图1 学生在进行虚拟仿真实训Fig.1 Students are training in virtual simulation

(3)小组协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学校内模拟实训场地进行现场教学,在教师讲解完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练习。

3 总结与建议

3.1 教学效果分析

3.1.1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在授课过程中牢牢把握工程这跟主线,结合输油管道常见的操作工艺和事故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课堂上有的放矢。

3.1.2 通过设问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上通过课前引导、演示操作、小组协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3.1.3 教学过程时刻融入相关党史元素,使学生德技兼备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相关党史元素,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达到了育人的效果。例如,通过讲解我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建设历史,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热情,使学生意识到要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相融合;通过“铁人”王进喜用自己的身体制服井喷这一案例说明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刻刻从国家的利益着想,艰苦奋斗,从而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感与担当。

3.2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3.2.1 存在问题

(1)更多注重课堂教学,对于课前和课后过程重视不足;

(2)课堂中理论教学偏重,缺少企业中实际工作过程的讲解。

3.2.2 改进思路和注意事项

(1)要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如优学院在线课堂,将课前和课后融入到教学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果;

(2)增强校企合作,努力学习企业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渐弱化理论教学,加强企业实践教学,缩短校企之间的差距,提升课堂感染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油气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党史上的今天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