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岛城到丝路长安
——扬中奥体中心与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设计

2022-05-27 10:0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佟欣馨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3期
关键词:扬中体育馆庭院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 德 代 亮 佟欣馨

0 引言

体育建筑,因其规模较大、占地较多、开放程度高,建成之后多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建筑除满足赛事以及健身需求外,也要塑造城市形象,与城市互相成就、共同生存。体育场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需与场地历史文化契合,寻找最能代表城市文化的基因,加以提炼形成建筑语言,让场馆与之建立联系,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

扬中奥体中心位于因水而生的城市,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坐落于因丝绸之路而名满天下的城市,无论哪个城市,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都与其所在地域、大众生活以及所处时代息息相关,均孕育出这一方水土的内在逻辑,同时也反映出与城市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

1 长江岛城——扬中奥体中心

扬中奥体中心采用一场两馆的标准模式,包括可容纳1万人的体育场、可容纳5000人的体育馆以及可容纳2000~3000人的游泳馆,符合常规的县级市场馆规模。2013年,随着扬中奥体中心建成,成功塑造江苏扬中滨江新城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体育文化的宣传平台,迅速成为扬中市地标建筑。方案将城市文化置于首位,后续设计挖掘扬中城市文脉,提取岛城文化即“水”“石”元素作为建筑造型的切入点,成功打造扬中城市文化地标(见图1)。

图1 扬中奥体中心鸟瞰

1.1 协调场地

扬中奥体中心与一所学校仅一墙之隔,共用一块完整的方形用地。区别于常规场馆用地,场地呈不常见的“L”形,空间狭小且极大地限制建筑布局。因工艺要求,田径场地需南北放置且体量巨大,故选择将体育场布置于场地较为宽敞的西侧,游泳馆、健身馆一字排开,串珠式布置于场地北侧,三者之间的空隙结合城市退线布置广场,承载各场馆的入口功能及疏散要求(见图2)。

图2 场地环境

1.2 再现岛城

扬中,因江而生的城市,四面环水,形成“江水共长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水便成为城市名字之源,也成为城市特色。“水、江、石、岛”无疑是扬中城市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水的流畅和石的力量成为场馆设计的思路源泉。提取“水”“石”元素作为设计主题,利用建筑形态还原岛城的形成历程,让设计来诉说此段历史(见图3)。

图3 “水”“石”元素

线形排列的场馆需要整体逻辑组织,以完整的建筑造型示人,否则将缺乏统一感和秩序感,故放弃建筑单体的明确形象,以连续的深灰色带状屋顶组织体育场的造型语言,并一直延续到若干场馆之间,成为整合建筑形态的最主要造型元素。

场馆立面未强调个体形象,而以单纯的竖向白色格栅形成边界圆润的形体,恰似水中顽石。以相对平缓的建筑天际线为背景,在转角处设置高点提示,提供可登高远眺的观光场所。塔本身并不高,为体现盘旋向上的升腾感,采取最简单的方式,即沿用场馆立面设计手法,采用竖向白色格栅形成盘旋而上的表皮来表现力争上游的竞技精神(见图4)。

图4 场馆立面

扬中奥体中心体育馆建筑构成灰白交错的整体意向,灰色带子为“水”,白色建筑为“石”,岛城扬中的城市特点借此凸显,江浙建筑灰白调的清雅意蕴也融合于此。

室内设计延续建筑设计策略,将“水”“石”元素运用于室内空间,用流线展现水的动感,以岛式单元为基本元素与弧形建筑空间有机结合,过渡自然又富有变化,营造出灵动的室内空间(见图5)。

图5 室内空间

1.3 开放空间

结合场地与城市的关系,有意识地将体育场置于场地西侧,游泳馆与体育馆靠近用地东侧设置,将面向城市主要街道的西北角空出来作为疏散广场向公众开放,同时利用场馆之间的缝隙作为通道,加强场地南北之间的联系。

在组团内部,看似随意飘动的带子被赋予实际功能,地面结合绿化形成灰空间,在酷热夏日为人们提供遮荫空间,以满足其户外活动需求;在场馆2层创造连续的室外平台,出于对场地局促的考虑,在空中为市民提供室外健身步道。基于此,场地内部面向大众立体开放,从而弱化场馆和城市之间的边界,让公众走近建筑,让建筑融入城市生活(见图6)。

图6 室外平台

2 丝路长安——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既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又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更是一座在黄土地上历经五千年兴衰的城市。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是标准的大型综合场馆,可容纳约7200人,既是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体操项目与击剑项目的比赛场地,又是闭幕式的备用场馆。

在历史悠久的城市设计现代化体育场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设计中融入西安城市文脉,打造特色场馆空间以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是建筑师亟需思考的问题(见图7)。

图7 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鸟瞰

2.1 场地布局

体育馆位于陕西奥体中心用地东北角,但因场地南侧F7地裂缝的限制及北侧唐遗址公园20m的城市退线要求,可用于建设的场地呈东西300m、南北110~170m的不规则梯形,又因地铁6号线的开口需求,东侧边界需进行再次退让,场地空间变得极为局促。

考虑到赛后运营及日常训练的要求,业主需分离设置训练馆与比赛馆,使其相对独立。结合场地周边的设计条件,训练馆布置于用地西侧,即靠近园区一侧,以方便内部日常训练;比赛馆布置于用地东侧即靠近城市一侧,以便于赛事期间运动员与大众使用。两馆之间植入圆形下沉庭院,首层作为体育馆对外的主要出入口,地下层疏导来自东侧下沉庭院的地铁人流(见图8)。

图8 场地布局

2.2 丝路再现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既是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又是古代最著名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社会与民族的意识形态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丝绸文化也成为此条线路上最直接的象征。

体育馆设计构思取丝绸之飘逸灵动,建筑整体形态以轻盈光洁的一组条形金属屋顶勾勒出流动轮廓,条带之间的道道天窗蜿蜒如大唐乐舞中回环飘舞的丝带,外露的钢结构斜柱刚健有力,体现出体育建筑的力量感(见图9)。

图9 建筑造型

片片米黄色石板叠挂的方式类似挂瓦做法,形成的首层基座既体现层层黄土高坡的肌理特点,又似兵马俑的盔甲(见图10)。轻盈的屋面与厚重的基座形成鲜明对比,“一薄一厚”“一轻一重”体现出体育运动的速度感、流动感及力量感。

图10 建筑细部

脉络清晰的单层网壳结构从训练馆室内延展至室外,东西方向通过月牙形支座自然落地。在比赛馆和训练馆之间自然弯出一圈椭圆形的庭院,形成整个建筑立体的开放空间。庭院环抱的石材墙面错落的方窗如坡上窑洞,散发着浓厚的黄土高原气息,从弧形大楼梯盘旋而下可见下沉庭院中环环相套如年轮般的路径与绿地(见图11)。

图11 下沉庭院

比赛馆室内空间提取西安地域要素和古建筑细部节点要素进行设计创新。观众集散大厅的墙体以土黄色微孔吸声板形成微微上倾态势,取古城城墙之意。观众入口与贵宾入口以不同孔率的中国红穿孔铝板建构雄浑有力的红色门头,形似古建筑的斗栱,营造热烈的欢迎之势(见图12)。

图12 入口设计

场芯四角分别为运动员入口、裁判入口、媒体入口和器材入口,较为隐蔽,设计有意识地采用三角形放大空间楔入转角,形成空间上的转换,并以石绿、翡翠、石青、胭脂等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进行标识强调,视觉效果鲜明而又不失雅秀,具有突出的文化意蕴(见图13)。

图13 内部比赛馆入口

方厅穹顶的比赛大厅暗涵天圆地方的东方哲学,3道正圆形的白色马道进一步聚拢空间,土黄色的微孔吸声铝板墙面与赭黄、土黄、白三色交错的看台座椅营造出坡上观演的氛围,黄土地之上的生活图景被移植到现代比赛场馆中(见图14)。

图14 比赛大厅

景观设计顺应建筑造型特点,编织流线感强烈的景观基底。缠绕的线条是屋顶丝带的延续,深浅两色的铺地结合笔墨点彩般圆润的绿地景观,组成一幅飞扬舞动的大地图景,与建筑呼应。

2.3 融入城市

地铁6号线省体育馆站的引入让建筑师对体育馆的流线有更多思考。通过设置约4000m2的地铁下沉庭院及两馆之间的中心庭院实现地铁TOD的双首层设计理念,极大提高地下1层全面健身场馆的开放性,同时也大大改善地下室微环境,为赛后“以馆养馆”提供更多保障。

2处下沉庭院的设置实现观众从“地铁站厅→下沉庭院→全面健身场馆→中心庭院”的路径可达,然后通过中心庭院内的弧形楼梯连接地上首层入口大厅,再到2层大平台,实现场馆的立体连通。弧形楼梯于端部自然放大,便于场馆赛后作为室外看台运营。2层平台设置独立空间,未来可作为咖啡馆和茶室,吸引大众在此休憩停留。

3 结语

扬中奥体中心、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在建筑创作中均运用“与城市文化共生”的设计策略,提取地域的历史文化元素塑造建筑形体,使建筑融入城市环境。有幸的是,2座建筑落成后,既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又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基于扬中奥体中心、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的建筑创作,笔者认为城市大型公共建筑既要塑造城市性格,又要避免对建筑形态的过分表达。建筑师要慎之又慎,深刻理解场地信息,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对城市文化有充分精准认知,为城市形象塑造作出积极贡献。

扬中奥体中心

项目地点:江苏省扬中市

用地面积:113094m2

建筑面积:70129m2

设计时间:2010年7月

建筑设计:杨金鹏、李高洁、闫小兵、刘 德

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

项目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用地面积:86603m2

建筑面积:72450m2

设计时间:2017年10月

建筑设计:杨金鹏、刘 德、马丽娜、余 恺、代 亮、廖 帅

猜你喜欢
扬中体育馆庭院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扬中发展
World-famous stadiums 世界著名的体育馆
“东方明珠”与“江中明珠”间的浓情厚意——记香港扬中同乡会
庭院
迷宫弯弯绕
走过大桥
庭院中的童年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豚的故乡
——扬中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