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中常含泪水

2022-05-30 10:48雷江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朱成玉天赐柴火

雷江

眼泪是什么?有人说,泪是眼的泉,是心的雨;也有人说,眼泪是悲伤的流露、快乐的表达、成长的记录……朱成玉则说,眼泪是湖,面积最小,却永不干涸。

时文评析

朱成玉是近年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之一,他擅长撷取生活细节表达生命体验,抒发人生感悟。他的文章笔调唯美、诗意浓郁,或发人深省,或感人至深。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他的作品《眼泪是人间面积最小的湖泊》,相信会让你对作家的写作风格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一、变换人称成佳篇

写作人称有三种:以“我”和“我们”的口吻来表达,为第一人称;以“你”和“你们”的口吻来表达,为第二人称;以“他”(她、它)和“他们”(她们、它们)的口吻来表达,为第三人称。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人称需要统一,让文气贯通、前后相连;但根据表达需要,在行文中也可切换人称,在这篇文章中,作家朱成玉就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在文中,作家主要运用第三人称,或揭示眼泪的神圣,“人一生下来就会哭,眼泪是天赐的礼物”;或诉说眼泪在成长中的作用,小时候“哭泣主要是因为得不到喜欢的物品,或者被老爸揍”,长大后“习惯拿流泪当作感情的宣泄口”;或说明眼泪包含的科学知识,“眼泪具有很多功效:能杀死细菌,能排除毒素,能降低压力”……这些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灵活,便于组织素材构成完整文章。同时,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还不时将人称切换到第二人称,或感叹有人忘记眼泪滋味,“你变得坚硬”“没有什么人、什么事会再感动到你”;或分析眼泪对人的净化作用,“眼泪会让你的眼睛更清澈,看到更美的世界”;或强调眼泪对人的治愈功能,“大声地哭出来,眼泪会替你清洗伤口”,等等。这种写法营造了面对面交流的情景,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甚至,作家还插入了第一人称,“我始终相信,用泪水浸泡过的文字,必然会更纯净”,分享亲身体验,让文章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二、妙用修辞增文采

修辞手法,就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修饰描摹方法,常常有相对固定的形式或用法。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运用十分精彩,首先是比喻精妙,或单用比方,如“在心的外层长了厚厚的保护茧”,生动表明有的人心“变得坚硬”,不会感动也不再流泪;或连续设喻,如“思念是一捆干净的柴火,让世上心碎的人,一边烤火,一边缝补衣裳”,而“眼泪是这捆柴火里,最耐烧的部分”,先化虚为实,将“思念”比作“柴火”,给心碎的人以温暖,让他们重新振作,再把“眼泪”比作柴火里“最耐烧的部分”,即最有治愈力量的天赐礼物,可以让人“从流泪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此外,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孤独了会哭,想念了会哭,感动了会哭,委屈了会哭,分别了会哭,面对苦难也会哭”,列举了让人哭的种种情景,排比句气势十足;比如引用,文中引用冰心的小诗,意在表明生命的旅途中有“花”也有“泪”;比如对比,如“疼痛的时候,你是一棵战栗的树,待你痊愈时,你会是一座森林”,将人承受痛苦的经历前后比较,意在表现眼泪可以为人们清洗伤口,可以让人们成长、让人们变得更加强大。种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妙语连珠,文采斐然。

三、意在言外韵无穷

作家朱成玉善于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人生哲理,像流泪这种生活琐事,在他眼里,却别有情味、另具理趣。作家娓娓道来,意在言外,闪烁着智慧之光。如人们“看透一些人一些事”“那些人和事就像是過滤器,可以把岁月中的杂质都过滤掉”,看似变得更加达观更加冷静了,但在作家看来却并非绝对的好事,因为“眼泪,这天赐的礼物”,也被他们“丢弃”了。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可以唤醒多少人冷漠的心!又如“眼泪会让你的眼睛更清澈,看到更美的世界”,事实上,泪水只会让眼睛变得模糊,“清澈”的只是会感动的心。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因为动了真情,世界就显得更美了。再如作家说自己,“我的钢笔,蘸的是墨水,淌出来的是眼泪”,意在宣示自己用真情写作,让人不由联想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深沉感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啊,感人肺腑的文字,都是作家泪水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好好品味。

原文选读

眼泪是人间面积最小的湖泊

朱成玉

人一生下来就会哭,眼泪是天赐的礼物。

你多久没有流泪了,你是否已经忘记了眼泪的滋味?当你看透一些人一些事,你是可以变得更纯净的,那些人和事就像是过滤器,可以把岁月中的杂质都过滤掉。然后,你变得坚硬,在心的外层长了厚厚的保护茧,很少有什么人、什么事会再伤害到你,但同时也没有什么人、什么事会再感动到你。眼泪,这天赐的礼物,你正在亲手将它丢弃。

在儿时的记忆中,大人会默泣,轻声啜泣,也会撕心裂肺般地号啕大哭。小时候不懂情感,哭泣主要是因为得不到喜欢的物品,或者被老爸揍。长大后,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明白,人们只是习惯拿流泪当作感情的宣泄口。孤独了会哭,想念了会哭,感动了会哭,委屈了会哭,分别了会哭,面对苦难也会哭……

祝勇说:“人被一种爱所抛弃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从此对春华秋实视而不见,从此失去了美的心境,那便是在人生旅途上,购了车票付了代价,却忘记了领略路上的风景啊!”疼过之后,就哭出来,眼泪会让你的眼睛更清澈,看到更美的世界。

冰心老人觉得生命的长途,要有花,更要有泪:“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爱若在,眼泪便在,暗淡的人流出的眼泪,也一样可以映出星星。眼泪是人间面积最小的蓝色湖泊,将会因为爱而永远不会枯竭。我喜欢传统的写作方式,钢笔与稿纸的摩擦,我的钢笔,蘸的是墨水,淌出来的是眼泪。我始终相信,用泪水浸泡过的文字,必然会更纯净。同样,在保持心灵的洁净方面,没有任何一种洗涤剂,比泪水更有效。

所以,不要关闭你的泪腺,那是你与世界保持亲密关系的纽带。大哭一场之后,你就会感到干净了,就像心和头脑刚刚在洗热水澡时相互搓了背。

根据科学家解释,眼泪具有很多功效:能杀死细菌,能排除毒素,能降低压力。每个人每天都会积累冲突和不满情绪,有时候,它们就聚集在大脑的边缘系统和心脏的某些角落,就像魔鬼在埋伏。哭是一种宣泄,还没等魔鬼对神经和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哭便可以把它们赶走。

人的身体很聪明,会选择性地遗忘悲伤,哭过就会忘记。如果说流泪是一项才艺,那么它是有形具体的“表演”。而能从流泪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则可以称之为“道”,这需要更高层次的智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思念是一捆干净的柴火,让世上心碎的人,一边烤火,一边缝补衣裳。眼泪是这捆柴火里,最耐烧的部分。

如果疼痛无法止息,那么,就选择承受。大声地哭出来,眼泪会替你清洗伤口。疼痛的时候,你是一棵战栗的树,待你痊愈时,你会是一座森林。(选自《小品文选刊》2022年第6期上旬刊,文章有删改)

学以致用

1.眼泪之湖既然“面积最小”,又怎会“永远不会枯竭”?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指定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1)不要关闭你的泪腺,那是你与世界保持亲密关系的纽带。(人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人每天都会积累冲突和不满情绪,有时候,它们就聚集在大脑的边缘系统和心脏的某些角落,就像魔鬼在埋伏。(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因为“爱若在,眼泪便在”,爱是眼泪的源泉,人間真爱永存,眼泪之湖自然也不会“枯竭”。

2.(1)运用第二人称,表达作用参考“时文评析”的第一点。

(2)比喻,将“积累冲突和不满情绪”比作“魔鬼在埋伏”,形象地表明这些冲突和不良情绪可能会带给人潜在的伤害。

写作导航

都说“英雄无泪”,那我们只能做平平凡凡的人了。因为,无泪怎能有情?因为有情,连李贺诗中辞别故朝的铜人也流下了“清泪”,更何况是有血有肉的我们?因为有情,眼泪已经不再代表让人消沉的伤悲情感。我们的泪,如阳光,照亮了前进的路;像甘霖,滋润着受伤的心;是春风,吹绿了生命的树……请以《为什么眼中常含泪水》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一个问句,但我们不宜刻板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提示语告诉我们要从“泪”所代表的情感方面去立意。如果写成一篇关于泪的说明文,虽说符合要求中的“体裁不限”,但却违背了题意。

根据提示语,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立意:流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有血有肉”的表现;流泪,并不代表消沉;眼泪,对人生有种种积极作用。至于体裁,可以借鉴《眼泪是人间面积最小的湖泊》一文,不限于记一人一事,创作带有哲理意味的散文。如果有难度,也可以选择用生活中的人与事来表现主题,写一篇记叙文。当然,还可以提出观点然后论证,写成一篇议论文。

责编:胡蕊

猜你喜欢
朱成玉天赐柴火
天赐灵机
生活里总有海的气息
老鹰不会像麻雀一样吵架
坐着
精粹
父亲的柴火 母亲的年
弄柴火
弄柴火
天赐的缘分
妈妈菜的柴米油盐——兼品二毛《妈妈的柴火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