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一粒种子 收获美好人生

2022-05-30 10:48季伟譞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芦苇编织老奶奶

季伟譞

真题回放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播撒怎样的种子,就会有怎样的收获,正如描绘美好的人生蓝图,若如翠竹,面对逆境也要劲节凌云;若如雄鹰,面对风雨也要翱翔于蓝天。

请以“播种一粒种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金手指

首先,读懂话题内涵,力求主题深刻。播种一种思想,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不同性格,会收获不同的命运。如此看来,在我们成长中能播下一粒美好的种子至关重要。“播种一粒种子”,就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积蓄性格养成的正能量,进而影响一生。联系提示语,深刻理解话题写作宗旨,应把主题确立在成长过程中为自己播种了一粒怎样的种子,后来有了怎样的收获。可将立意延伸到性格养成或文化传承的角度,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鲜明。

其次,筛选独特素材,力求与众不同。有了深刻的主题,还需要选择独特的写作素材,才能跳出大多数人的写作范围,即便不能达到标新立异,也可以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播种一粒种子”这一话题分析,选材角度应该是成长中的人生体验,可选内容非常宽泛,要找准定位,确定自己应该播种怎样的种子:如果自己有懒惰不求上进的缺点,那就可以从努力拼搏、顽强坚毅、持之以恒的角度去写;如果自己不能坦然面对困难挫折,那就可以从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角度去写;如果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情有独钟,那就可以从欣赏与传承的角度去写;如果自己经常不能理解师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那就可以从宽容、理解、沟通、感恩的角度去写。但无论选择哪种素材来写,都要注重保留源于生活的真实,切不可脱离生活实际而胡乱编造。

再次,注重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立意深远、素材独特,而且要有适当的、生动的细节描写,这样才能避免文章由于只注重对过程的叙述,而成为大家所说的“流水账”。例如写如何拼搏,那就要把拼搏的具体细节描写出来,甚至细化到如何钻研一道难题,以此来突出源自生活的真情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要根据审题立意来决定写哪种文体,尽可能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来写。如果你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可以选择写成抒情性散文;如果你思维缜密,善于说理,可以选择写成议论文。但是无论写成什么文体,都切不可写得“四不像”。此外,还要注意在写作之前就安排好层次段落,力求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佳作工坊

在心中播下一粒手工艺传承的种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四中学 包竺鑫

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位老人坐在那里,织啊,织啊……

每一次,我经过那里,都会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织着一种图案;每一次,我都会停下脚步,站在老奶奶的身边,静静地看上一会儿。

老奶奶的头发已经斑白,手上的青筋凸起,可她编织的动作却那么娴熟,左手握一根竹针,右手同样握一根竹针,右手挑起毛线,穿过左手竹针的线圈,然后将这动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充满爱意地端详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我静静地坐在她的旁边,听她意味深长地讲述着自己对这份传统手工技艺的痴爱。她还说,能织出这些图案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我从她那饱含眷恋之情的话语中,听出了她对这门技艺将要失传的惋惜。我双手捧起她的作品对她说,我好想学这门技艺,我要做一粒手工艺传承的种子,让它继续延续下去。

老奶奶笑了,对我点了点头。从此,只要我一有时间,就会坐在老奶奶的身旁,一点点学着如何编织各种图案。阳光下,多出了一道稚嫩的身影,一粒种子已经扎下了根。

日复一日,在我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失败痛苦之后,在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眼睛干涩之后,终于自己独立织出了一个完整的图案。虽然它得到了老奶奶的称赞,但我知道自己的作品并不完美。

我也曾经陷入迷茫,因为老奶奶凭借着一双巧手就能编织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而我却学得很慢很慢,常常需要返工多次。每当这时,老奶奶总是微笑着拍着我的肩膀,耐心地鼓励我。我从她的话中读懂了,要做好一粒手工艺传承的种子,不仅要有一份热爱之心,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才能真正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是啊,人世间任何一种完美的艺术,都不会一蹴而就,而这种纯手工的技艺,更来不得半点儿马虎。这颗承载着手工编织技艺的种子,在老奶奶的呵护滋养下,在我的不懈坚持下,定会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阳光明媚的下午,一老一少坐在那里,精心编织,用心传承。

名师点评

本文以“我”跟随一位老奶奶学习手工编织技艺为素材,通过细腻描写学习编织的过程,表达了“要做好一粒手工艺传承的种子”的主题,读来回味无穷。文章首尾呼应,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引人深思。

佳作工坊

把顽强的种子播种在心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四中学 廉慧琪

我刚刚读过一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的散文,整个人都被文中那历经沧桑的芦苇花所感动,不由得心生向往之情。于是,我便搭乘公交车前往莲花湖,我知道那里有一片芦苇荡。

正值盛夏,碧绿的荷叶遮盖了大片池塘,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向我打招呼。池塘边有许多拍照留影的游人,而我却径直奔向荷塘西侧的那片芦苇荡。

感受着带着水汽的清风的洗禮,我驻足在芦苇荡旁。塘内除了荷花还有浮萍,而我要看的芦苇生于水边的淤泥之中,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神韵,也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注定不被人们所欣赏。

芦苇一根根紧挨着,一簇簇生长着,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碧绿色。微风拂过,仿佛绿油油的稻浪起伏翻滚,我从中嗅到了一种生命的气息。可是,这里竟然无人问津,更是没有人拍照。

暖风拂过脸颊,带着芦苇的清新,然而这清新却难以清除我心头的愁绪。即将面临中考,我每天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可每一次模拟考试的结果却都令人失望,我甚至想到了放弃。我的境遇,不正如这芦苇一样吗?身处污浊之境,虽奋力向上,却始终不能被人们所欣赏。

我失望地叹了口气,伸出手拂过芦苇,并随手抓住一根,想将它拔起。可出乎意料的是,看似脆弱的它,却难以从水中拔起,仿佛它们的根与这一方水土融为了一体。

我的心猛地一颤,想到了那篇散文中写到的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他如同顽强挺立的芦苇,以生命的抗争书写着不屈的人生。我着实佩服那篇散文的作者,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芦苇的精神。芦苇虽不被大多数人所欣赏,却以自己的执着默默地与生命抗争,用努力向上展示着自己的顽强不屈,这不正是我缺少的一种品质吗?

我拿出手机,将自己与这片芦苇定格在一起,心中却早已播下一粒顽强的种子,它会引导我坦然面对风雨,迎接挑战,无畏向前。

名师点评

文章中的“我”从一篇读过的散文中认识了芦苇的品格,之后亲身到莲花湖去感受芦苇,再深度挖掘芦苇的精神内涵,感悟到面对困难要有一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全文逻辑贯通,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佳作工坊

我愿做一粒乐观的种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四中学 邓韶涵

雪,还在下着,我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经过两个月的选拔,我终于进入了市级“中学生古诗词大赛”的前一百名。那天,坐在台下等待比赛的我胸有成竹,望着台上那金光闪闪的奖杯,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自己双手捧着它的画面,嘴角不禁上扬。

“请25号选手上场答题。”主持人清脆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终于轮到我了!我缓缓走上舞台,不知怎的,心跳突然加速。那舞台的地面好像是空心的,踩上去便会发出“空、空”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近在咫尺的大屏幕也亮得刺眼,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脸,忽然发现脸上和手心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选手请看第一题,给出答案。”

那声音在呼唤着我,可我只觉得迷迷糊糊,不知自己说了些什么,只听见一声“回答错误”,吓得我猛然间清醒过来。虽然主持人的声音有些刺耳,但我还是赶紧集中注意力等待下一题的开始。可是,又一声“回答错误”将我彻底震醒,预示着我已经与奖杯无缘了。

其实,从第一题出现失误,就已将我从第一名的角逐名单中划出去了。但最后公布结果的时候,我的眼泪还是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流下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失败了。

走出比赛大厅,冰冷的雪花落在脸上,就在那一瞬间,让我想起了袁隆平先生的那句话“人就像一粒种子”。是啊!一粒种子很平凡,但它心怀乐观,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努力地向上生长,袁隆平老先生自己,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

我抬头望向天空,虽然漫天飞雪让眼前一片迷茫,但我似乎已看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景。

雪,还在下着。我一步一步向前走着,身后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

名师点评

原本是一次胸有成竹的比賽,最终却因太过紧张而以失败告终,作者在遗憾之余,也从中体会出面对失败需心怀乐观的感悟。文章情节安排跌宕起伏,让人如身临其境,细节描写的手法值得借鉴。

责编:古筝

猜你喜欢
芦苇编织老奶奶
体验编织的乐趣
石磨豆腐
芦苇
热心肠的老奶奶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老奶奶的汤匙
木瓜老奶奶的云
芦苇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芦苇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