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代淮河文化谱系初探

2022-05-30 13:44
炎黄地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石器淮河流域淮河

崔 卉

淮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间地带”,具有十分复杂的文化风貌,特别是淮河文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谱系,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淮水滔滔,亘古不竭,万载不息。淮河,是中华大地上的河流之一,同长江、黄河一样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与辉煌。苏秉琦先生认为:“淮河流域的古文化的渊源、特征及其发展道路有诸多问题……在中国考古学当中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不能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范围扩大到淮河流域来,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

史前时代涵盖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是从人类出现到“禹传子家天下”的夏朝建立期间的漫长历史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气候环境的变化与史前文化的演变存在对应关系。淮河流域的发展变迁也是如此。在缺乏系统文字资料记录的时期对淮河流域、中华大地乃至全球整体气候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淮河流域文化的产生源流和发展演进。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谈道:“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将这些气候变化趋势与考古文化对应可以看出,7.02—5.66KaBP是最为暖湿的气候环境,对应仰韶文化的鼎盛期;5.66—4.61KaBP气候环境变冷变干,对应仰韶文化的逐渐衰落;4.61—4.04KaBP气候再次转为暖湿,对应龙山文化兴起;4.04KaBP之后整体气候向干冷方向发展,对应龙山文化衰落,其后,夏朝于公元前2070年前后建立,二里头文化兴起。

淮源滥觞 亘古绵延

在淮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中,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主要有山东沂源县棋子鞍山沂源猿人、日照秦家官庄遗址、沂水县南洼洞遗址,安徽和县龙潭洞和县猿人;早中期之交的安徽巢县智人;中期和中晚期的江苏泗洪县下草湾人遗址、河南许昌灵井人遗址;晚期文化有山东新泰乌珠台文化、沂源县千人洞石器文化、郯城黑龙潭文化,江苏东海县大贤庄文化等,这表明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淮河全流域内均有人类活动遗迹。

由此可见,有多支原始人类族群曾在淮河流域生息繁衍,创造了旧石器时代文化。虽然缺少各族群文化交流的證明,但这些文化轨迹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一路延续发展而来,开启了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不仅让淮河流域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支撑点和有力证明,更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人类的活动就已经遍布淮河流域。因此淮河流域不仅是古人类进化的重要区域之一,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推波助澜  四方汇聚

淮河流域在9~7kaBP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并延续到4kaBP,淮河流域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类型丰富,很多遗址同时兼具多种文化特点,为便于分析,我们在研究中将淮河文化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五期:初期是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交汇期;早期是新石器时代崭露头角的时期;中期是新石器时代逐步发展的时期;晚期是新石器时代繁荣昌盛的时期;末期是新石器时代最终被夏王朝取代的时期。

淮河流域的原始文化是以淮河干流为中心,分别向周边发展延伸的,形成了淮河文化独立发展的态势,逐渐与周边的仰韶——裴李岗文化、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双墩——北辛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等多方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交流、碰撞、吸纳、融合,最终百川归海,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石器时代初期

近年来,旧石器时代末期的细石器遗存在淮河流域各地不断被发现,淮河流域旧新石器过渡线索日渐清晰,如河南新密市东北岳村镇李家沟村西部的李家沟遗址,出土有石磨盘、石锤、石砧、砍砸器等石器以及烧石、烧骨、陶片等遗存,其中石磨盘有明显的打击和使用痕迹。虽未在当地发现明显的建筑遗迹,但半环形的石块聚集区反映出当时人类已经有了稳定的居住活动,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实物加工和工具生产,同时结合灰坑遗迹的存在,可以得知人类已经从流动性较强的旧石器时代进入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新石器时代。山东沂源县东南部山区的扁扁洞遗址出土有人骨、石英岩类石片、石磨盘、石磨棒、陶片等,碳14鉴定为11~9.6kaBP,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同时,这一区域的黄崖洞遗址与扁扁洞遗址同属新石器时代,二者均以釜为主要器类,陶器均以素面为主,有少量鋬手。其中,黄崖洞遗址出土的陶片展现出的陶器制作工艺相较扁扁洞遗址要先进,并与后李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有相似之处,或可认为是后李文化的源头。

新石器时代早期

淮河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形成,但流域内各遗址的文化发展各具特色,典型的文化遗址包括但不限于后李文化遗址、贾湖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诸遗址、石山孜文化遗址、顺山集文化遗址等。综合分析这些遗址的年代对应关系和文物特点可知,淮河文化的传播已初步呈现文化圈辐射状态,并开始出现各遗址文化交流的现象,如顺山集文化三期与跨湖桥文化有十分明显的文化共性,裴李岗文化东扩过程中对其他遗址文化产生影响。综合考察信阳地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三里店遗址、阳山遗址、南山嘴遗址,罗山王台子遗址、草袋厂遗址、方湾遗址,息县堰北寺遗址、大台子遗址,潢川陈岗遗址、桥头遗址、霸王台遗址、淮滨黄土城遗址等,可知这一时期的遗址均分布在河流两岸,并呈现出逐渐扩大和增多的趋势。如黄土城遗址中,早段遗址受裴李岗文化影响较大,与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安徽肥西古埂遗址等淮河流域中游地区同类遗存有较多共性;晚段虽仍以中原仰韶文化为主,但已经受到屈家岭文化的影响,显示出与湖北黄陂河李湾遗址、程李墩遗址的相似性。就遗址数量和面积而言,黄土城遗址一度从早段的10处5万平方米以下发展到终段的13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其顶峰时期位于晚段,不仅表现在遗址数量增加,还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其一,遗址面积急剧增加,如黄土城遗址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赵庄遗址面积达到18.5万平方米;其二,出现了遗址发展的聚合状态,如黄土城遗址周边没有其他小型遗址,而是形成了四个集中的小区域,显然黄土城遗址已经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并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在农业生产遗迹方面,潢川县霸王台遗址发现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水稻加工生产工具石磨盘、石磨棒。在潢川县龙王台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一夹砂红陶罐,其破碎的陶片壁上沾有炭化的类似粟粒的物体,该罐体还有两处储存粮食的痕迹,其中一处是距地表约1.5米处、涂抹厚约1厘米细腻黄土的坑壁,另一处是窖内偏底部,这里残存有厚约15厘米的灰白色粟,可以看出,粟的生产在当时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水平。此外,在潢川县凉马台遗址发现的3处灰坑里,工作人员采集到猪、马、羊、鸡等骨物及残留的谷物,同样表明当时淮上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比较发达。

新石器时代中期

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南方的长江文化圈和北方的黄河文化圈已经初现端倪,淮河流域作为这两种文化圈之间的区域,成为这两大文化圈之间的交流、碰撞、缓冲的文化地带,不仅将南北的文化元素吸纳、融合在自身文化中,更进一步将经过加工的新的文化反哺到黄河、长江文化圈中,在文化的交流传播过程中形成了淮河文化的独特性质。

在淮河以北,西北部嵩山和东北部泰沂山之间的平原地区的东部有较多大汶口文化元素,如马庄出土的壶形杯;西部有较多的仰韶文化元素,如椅圈马的双耳罐;南部有较多的江南元素,如武庄的彩陶豆、后铁营的桶形杯等。不可否认的是,不同文化虽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但其各自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均得到传承,如石山孜遗址的附加堆纹釜,就是其早期文化相关元素的表现。

这一时期的文化格局虽与前期相比较为复杂,但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文化交流也还处于初期阶段。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各部族文化交流开始增多,但就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淮河流域似乎已经被来自四方的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秦王寨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瓜分殆尽。从淮河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可以发现不论是秦王寨文化的东拓、大汶口文化的南迁、良渚文化的西进、还是屈家岭文化的北上,各种文化都在与淮河文化的交流中得到新的发展,而淮河文化吸纳这些文化的元素,在文化面貌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杂糅特征。以黄土城遗址区域调查发现为例,这一时期的聚落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在原沿河两岸的聚落基础上,聚落遗址逐渐呈离开河流沿岸的趋势,但聚落面积较小;二是聚落面积大幅增加,黄土城遗址面积从早段的18万平方米增加到晚段的30万平方米,同时期赵庄遗址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可见此时人口数量激增;三是聚落密度不断增加,在大聚落周边极近的位置出现了一些相对较小的聚落遗址,例如,黄土城周边二三千米内存在较小遗址,乌龙港两岸的大冢子遗址和小冢子遗址相距仅200米左右。

以出土陶器及标本为例,其制作方法从手制为主偶见轮制发展到多为轮制制作,火候仍然较低,材质上均为夹砂陶器,且多羼和云母粉末;纹饰上仍以素面居多,但新发展出了篮纹、方格纹、绳纹等样式;器型上本土特征更为突出,早段中的盆形鼎、高领弦纹罐、镂空豆座外卷形边和凿形鼎足等同湖北天门石河遗址群四期文化器物相近,郑州大河村三四期常见的鸭咀形鼎足也较为常见,但总体来说二者仍有较大差异;晚段中的高领罐、高柄杯、镂孔豆均属于屈家岭文化,但也可看出浓厚的淮上文化色彩。

新石器时代末期

新石器时代末期主要可分为以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为主的早段和以传统龙山文化为主的晚段。由于这些遗址文化无法在对应时间上作出明显的区分,因此将龙山文化作为整体阶段来进行考量。总的来看,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淮河流域成为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文化汇聚地,并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状态,如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广泛分布在淮河流域全境,文化面貌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相对应,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器物方面,以淮滨沙冢遗址为例,同一个墓葬中的文物标本展现出本土文化和四方文化元素的汇集发展。淮滨沙冢遗址文物中的盘、罐、杯等器物都可以在屈家岭文化遗址的器物中找到相似元素;沙冢遗址的钵形鼎可见河南洛达庙二期文化元素;高柄镂孔杯可与山东大汶口文化镂孔高柄杯相媲美;沙冢遗址的三角镂空装饰又是江苏青莲岗遗址文化的常见特征;而沙冢陶器上的五个刻画符号又和青海乐都柳湾遗址的原始彩绘陶纹相似。

将新石器时代末期淮河流域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尧服南蛮、禹征三苗、大禹治水、禹娶涂山、钧台之享等传说相结合,并根据散落于《尚书》《左传》《史记》《古本竹书纪年》《淮南子》等中的“(舜)东夷人也”“(舜)耕于历山”“予(禹)创若时,娶于涂山”等传世记载可知,夏朝建立时夏启在阳翟(河南禹州)举行“钧台之享”是夏朝建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标志。如今淮河流域的安徽省蚌埠市的涂山南麓“禹墟”“固镇马楼南城子遗址”等大面积遗址的发现,证实了淮河流域因一直处于多方权力征战交锋的核心区域,政治结构曾有过巨大的动荡,对原始部族聚落的存续和人口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例如,黄土城遗址的聚落一度从龙山文化晚期的43个减少到二里头时期的12个。

综合考察淮河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文化谱系关系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环境变化对文化的产生、传播、发展甚至消亡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淮河流域长期作为诸方文化的交汇地区,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建业.试论豫东南地区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J].考古学研究,1997(00):68-83.

[2]赵新平,张志清.河南罗山县擂台子遗址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3(02):11-27.

[3]任新雨,张志清,余西云,等.河南淮滨县黄土城地区区域考古调查简报[J].华夏考古,2010(04):15-31.

[4]孙广清.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J].中原文物,2000(02):22-28.

[5]谢清溪.豫南地区史前文化初探[J].中原文物,2008(04):36-39.

[6]欧潭生,李绍曾.河南淮滨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J].考古,1981(01):1-4+97.

[7]张小雷.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8]赵新平,张志清.河南罗山县李上湾新石器时代遗址[J].华夏考古,2000(03):3-16.

【课题项目】2022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调研课题“淮河上游地区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LS013)。

【作者简介】崔   卉(1983—),女,碩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社会教育、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新石器淮河流域淮河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鹰形陶鼎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新石器时代割体葬研究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