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回归常识

2022-05-30 10:48王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常识茄子小龙虾

王帅

月有阴晴圆缺,若不如此便不符合我们看月亮的常识;人有喜怒哀乐,若不如此便不符合我们培养人的常识。一味地教育学生月亮多么圆而忽略了月亮更多时候是不圆的事实,难免给教育带来造作之嫌。

如果我们用欣赏玉盘似的月亮代表教育的美好,那么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教育似乎陷入了“美好主义”。校园劳动基地里自种的蔬菜必然是绿油油的,比经验老到的农民种得都好;自养的小龙虾必然是活蹦乱跳的,喜获丰收之后还有龙虾美食可供享用。学生认识紫溜溜、鲜亮亮的茄子固然是教育,但认识霜打了的、虫啃过了的茄子难道就不是教育?小龙虾丰收固然可以教育,难道小龙虾感染病毒几乎绝收就不是教育?体验小龙虾丰收、享受小龙虾美食固然是教育,难道认识小龙虾的致病原理就不是教育?学校以进步、进取、奋进为校训并矢志笃行,精神可嘉且实属应当,但如果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进步,则未免过度。那些无时无刻不在敦促学生“进步”的教育者,自己难道就没有“退步”过?

教育亟需回归常识。事物是什么,学生就应当学什么。学生是怎样学的,教育者就应当怎样教育。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消亡”理论,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永远“美好”,也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永恒“进步”。教育理应遵循美丑的复杂演化与进退的复杂机理。如果一味地弘扬美好,当美好散去时人生岂不是没有了意义?如果一味地鼓吹进步,当维系进步的要素或手段穷尽时,退步反而会来得更加猛烈,治理起来也会更加艰难。很多时候,美好并不需要刻意弘扬,进步也不需要刻意鼓吹,让美好与进步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居于它们的本位,就已经很好。

同理,教育的结果可以是学生的笑脸,也可以是学生的哭脸,还可以是学生哭笑不得的脸。阳光、美好的一面当然应该呈现给学生,但千万不可让学生以为世界只有阳光、美好的一面。表达上也许需要斟酌,技巧上也许需要打磨,但致力于呈现世界的本然状态的大方向不能改变,不如此不足以培养出思维正常、品格完整的人。学生的发展总体应朝向进步,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非但“天天进步”的线性逻辑靠不住,就连“进三步退一步”的进退交叉逻辑也不一定靠得住。进步就在平常的教育生活中不知不觉、半知半觉或自主自觉地发生。进步在这个学生身上这样发生,在那个学生身上那样发生,它不是某种必然的结果,甚至不是哪个教育者可以随意操纵、掌控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正常教育思维、理解完整教育意义的教育者。

教育要回归常识。有时候,面对学生的“扭曲”或“退步”,教育者需要做的仅仅是让那些不当的人为性、刻意性因素退出。如果苦口婆心地引导之后,学生依然没有體会到“美好”,依然没能有所“进步”,教育者需要做的也许只是静静的等待。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常识茄子小龙虾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小龙虾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龙虾
回归常识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