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2-05-30 14:03成盈盈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整本书文体驱动

成盈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并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基于任务驱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是促进良好阅读氛围构建和打造良好阅读生态的主要方法,最终使得学生思维朝着整体性发展。

1.常见的课型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由于阅读阶段不同,所采用的阅读课型也不同,以下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驱动过程,将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型进行如下分类,通过分类实现整本书阅读驱动过程的完整性,发挥任务驱动的优势。

(1)阅读指导课

在此类课型中,阅读任务设计是核心,具体内容是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旨在帮助学生理顺整本书的逻辑关系,并建立相应的阅读规划。但是需要教师在阅读任务设计时注意其创新性,以足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在完成驱动阅读任务的同时将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而在此基础上,由于整本书有多种不同的文体,所采用的阅读方法势必不同,这就需要通过阅读指导课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某类数据所需的方法,使得学生在文体意识方面逐渐形成,夯实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在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时,应注重学生内在动机激发,紧密结合学生阅读经验来增强学生阅读意愿,促进学生阅读知识拓展的同时确保阅读规划更加清晰。

(2)阅读推进课

阅读指导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规划,而在建立阅读规划的基础上,就需要在阅读推进课中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总体要求是提升任务设计的广度与深度,使得整本书内容得以深层把握,促进学生对阅读方法掌握得更加透彻。具体而言,就是从整本书中找出最精彩的部分开展精读和分析,使得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与作者一起感受情感升华的过程。因此,在设计阅读任务时,应设计与此有关的任务,并具有创新性,或者有助于文本主题的彰显,在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

(3)阅读展示课

在建立阅读规划和学会阅读方法的基础上,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需要通过阅读展示课来设计阅读任务,以展示学生阅读成果为核心,强化学生思辨、鉴赏等能力,使得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到强化。而常见的读写结合是阅读展示课的主要方式,在阅读任务设计时,其核心就是以读促写和读写结合,在读写共同配合下,促进读写结合阅读任务的实施,深化读写结合的深度,从而更好地驱动阅读任务顺利完成。具体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对阅读的书籍做好评点与批注,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和随笔撰写。其中,评点与评注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这样通过自读书籍将疑问、感悟较深的地方批注出来,写上自身的感受和分析,并将描写手法较为特殊的语句、段落标注出来,最终将评点和批注内容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促进自身分析鉴赏、阅读表达、思辨阅读能力的提升。而读书笔记撰写则是将阅读想法和阅读收获记录下来,不断丰富阅读知识,教师则在阅读展示课中将优秀的读书笔记、随笔写作等展示出来,分析其优秀点,引导其他学生从中学习表述方法和描写手法,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励的同时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强化,从而促进阅读和写作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实践。

2.教学策略

(1)以任务单为载体加强阅读任务设计

任务单的设计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任务,因此需要在阅读任务单设计时,始终以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为核心。首先,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不同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势必存在差异,所以需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学生的阅读基础,针对性地进行阅读任务的设计,使得学生阅读兴趣的内部动机得以激发;其次,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明确地掌握阅读规划,对整本书内容采取初步精读和梳理,并以基础性知识阅读任务为主;再次,每部分阅读重点进行提示,設计难度不同的阅读任务,给学生掌握阅读的重难点提供线索,为学生上升预留空间;最后,引导学生将自身对整本书的感悟和理解写出来,在明确重点能力指向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对阅读进行科学规划。常见的阅读任务单模板详见下图所示。

上图为常见的阅读任务单,在设计阅读任务单时,应紧密结合所在的阅读阶段,使得阅读任务指向性更加明确。而在此基础上,则需要结合不同体裁的差异,让学生在阅读任务完成过程中强化文体意识,并结合实际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比如在设计《朝花夕拾》的阅读任务单时,共分为三周完成阅读任务。具体详见下面三张图所示。

在上述设计的任务中,要想完成阅读任务,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检索的方法,而且还能通过深度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整个任务完成属于研读探究式任务,在强化学生对原著理解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研读精神的激发和培育,在任务完成的同时学会更多的阅读方法。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阅读任务,便于学生更好地对原著本身的理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任务单设计时,虽然基础性、活动性的阅读任务占据了一定比例,但是在实施高阶段阅读活动时,要严格把握提问难度,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原著,并通过研讨任务强化学生的资料收集与整合的能力,并掌握此类名著阅读方法,促进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

(2)以丰富阅读资源为核心加强线上学习

借助微信、QQ等社交软件,督促和引导学生对所制订的阅读任务进行打卡,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地关注学生所处的动态,从而给线下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助力。例如在左图中,为微信公众号“智慧熊知课”的界面,可以在对每个阶段的阅读任务设置之后,由家长督促学生在合理使用手机的前提下实施阅读任务打卡。再如在左上图右边所示的“三余阅读”App中,采取群众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对阅读任务进行讨论,并借助概念图、证据链、结构图等完成阅读任务,同时还有作品墙,有助于学生将自身的阅读见解表达出来,确保阅读任务得以及时完成。

(3)以夯实课堂时效为核心加强阅读方法选择

科学的阅读方法对于夯实课堂时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彰显所设计阅读任务的广度与深度,引导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整本书内容,需要在任务驱动下精选阅读方法,使得学生通过驱动过程掌握阅读方法。

第一,应切实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将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出来。比如在指导赏读方法之前,要求学生借助假期提前阅读全书,在开学后检测书本的内容,为确保学生对著作内容充分理解和督促检验,就需要通过家校合作来进行,为阅读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通过细读掌握全书的精髓所在。細读文本有助于学生对整本书的语言形式的掌握与认知,并给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即始终围绕阅读任务,致力于学生的全书通读能力的培育,从而掌握所读书籍采用的文本语言形式,明确整本书中采用的修辞语言特点、句式段落与词汇特点以及字音字义。以上述的《朝花夕拾》为例,为了探究本书的整体构思特点和作者的成长轨迹,需要引导学生在对各篇目顺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掌握作者成长轨迹,可以给学生设计“晒读书卡”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任务完成时实施文本细读,对每个章节中的人物与事件进行梳理,并在读书卡片展示中对主要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得学生更好地对关键段落中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欣赏,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并在概括和总结时通过分析原文来感受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此类书籍的阅读方法。

第三,以掌握阅读规律为核心强化文体策略的应用。学生语感的培育需要建立在文体感知上,这就需要在阅读任务设计时彰显文体意识,结合不同文体差异促进学生文体思维培育,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的阅读规律。而具体就需要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由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引领学生结合阅读任务和现有经验,不断强化文体意识,结合阅读规律丰富阅读经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书籍文体类型较多,应设计文体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整本书阅读任务,让学生在现有经验上掌握不同文体所需应用的阅读方法。同样以《朝花夕拾》为例,部编版教材重视学生阅读经典,在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童年,在思考人生问题的同时积累文化,尤其是此类经典散文集阅读,阅读任务设计要根据现实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检索大量资料来思考社会问题,在经典阅读中强化阅读鉴赏能力。

第四,以深度阅读为核心强化专题策略的应用。整本书阅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而确保指导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对学生阅读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并分别从整本书的结构、内容、表达方式与中心思想等进行专题指导,以达到深化阅读的目的。专题阅读就是对整本书的核心内容与学生探讨热烈的部分予以研讨,在整本书深度阅读中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比如从整本书中将语言表达、写作结构、作品特色等作为专题研究,让学生对整本书的人物情节关系、作品结构、语言魅力与特点等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品味整本书的特色和韵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朝花夕拾》的构思和作者成长轨迹探究时,可以将作者成长轨迹作为探究专题,并深入探究作家成功之秘诀,在聚焦兴趣点的同时明确成功原因,推动学生开展深入阅读,并从中汲取相关教益,让学生在深入学习中解决阅读困惑,促进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

(4)定期加强阅读任务单的验收以夯实阅读成效

为夯实阅读成效,需要定期做好阅读任务单的验收,结合检验的阅读效果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首先应通过阶段性验收,确保所设计的任务得到及时改进;其次应通过表现性评价督促学生阅读知识的习得;最后根据检验反馈的阅读效果,强化阅读任务的设计和优化。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主要有三种,但是三种课型属于递进关系,需要理顺层次,分别从“以任务单为载体加强阅读任务设计”“以丰富阅读资源为核心加强线上学习”“以夯实课堂时效为核心加强阅读方法选择”“定期加强阅读任务单的验收以夯实阅读成效”四个方面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在任务驱动下得到深入实施。

猜你喜欢
整本书文体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