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一个熟悉的劳动者”导写

2022-05-30 00:37张素琴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修鞋匠修鞋鞋匠

张素琴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过两代人的乡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用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普通农民……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去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许多事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此材料列举了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提示要求写“值得我们去关注”“触动我们的心灵”的事,“许多事”意味着可以写多件。需从“我”的角度切入,关注平凡劳动者,通过他们的事迹,叙写自己内心的触动,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具体审题还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细品关键词,锁定写作内容。关键词“平凡”确定了写作对象必须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忌选取身份显赫、地位重要的社会精英。“劳动”可以理解为:教书育人、救死扶伤、清扫卫生、洗衣做饭、春耕秋收、科学实验等不同职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确定立意,抓住特点。根据材料要求写作对象是“劳动者”,写作内容是“触动我们的心灵”的“许多事”,叙述一个“我”熟悉的劳动者的故事,来表达自己与“劳动者”相关的某种情感或哲思。写作中要具体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有人机智灵活,有人乐于助人,有人勤勤恳恳……特点抓得越准,就越能打动人。

3.精选事例,突出细节。平凡劳动者身上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细节,恰能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选择能反映人物性格品质的典型事例,并关注细节,就能达到直击读者心灵的效果。如选择乡村小学教师,展现坚守岗位教书育人的精神;选择清洁工,展现风雨无阻护卫环境的品德;选择医护工作者,展现其救死扶伤、仁爱济世的可贵品质……

佳作展示一

修鞋又修心的老鞋匠

◎金 山

在小城一条老街巷的角落里,一个小摊前常年坐着一位慈祥的修鞋匠。从我记事起到现在,尽管老鞋匠的背由挺拔变得微弓,神情却依旧专注,仿佛生来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在那里埋头修补着一双双形形色色的鞋子。

老街巷里住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虽然如今日子好过了,但多年来养成的省吃俭用的习惯却像长在骨头里,纵是鞋子破损得不成样子,也舍不得扔,那些满是裂缝或破洞的“宝贝”就都送到了老鞋匠那里。老鞋匠也晓得老人们节俭,十几年来不曾涨价,偶尔有老人手头紧,拿不出几元钱的修鞋费,他便微微一笑,免费为老人修补。小巷的民风因为他的照拂似乎都敞亮了许多。

读高中之后,我很少到小巷里去了。一天,我偶然路过,不小心一个趔趄把凉鞋底扯裂成“蛤蟆嘴”了。我狼狈地趿拉着鞋挪向那希望的小摊,老鞋匠透过老花镜老远就看见我了。见我一脸沮丧,他一边修鞋,一边时不时扬起黝黑的笑脸对我说:“小姑娘,常在路上走,哪能不坏鞋?坏了就补,我保证给你修好!”那平淡朴实的话语让我莫名地心安。

只间他手起刀落,把坏的鞋底割开一些,耐心锉磨得干净平滑,才仔细涂上胶水。我本意只是想着凑合修补一下,只要能回家就好,就对他说:“粘住能走回家就行了。”老鞋匠却不以为然,他说:“鞋其他地方都好着,仅是开胶了而已,修好了还是双好鞋。就像人一样,犯了点小错误不怕,改彻底了依然是好同志。”我的鞋经他精心修过,穿在脚上依然服帖又舒服。修个鞋子,我感觉自己莫不是修“心”来了?心里对他又是一阵敬佩。

回去后,我把老鞋匠开导我的话说给奶奶听,感慨老鞋匠是个修鞋的哲学家。奶奶说:“他可是整个小巷里人们的解忧人呢,无论谁遇到糟心的事,找他说道说道,心里都会舒坦很多,大家都说,修一次鞋连人心都熨帖了。”

他是修鞋匠,生来平凡,但他初心如磐,一生都在这平凡的角落里劳作着。数十年岁月流转,斗转星移,老鞋匠坚守在这里,用勤劳的双手传承着工匠精神,用真诚让小巷人见证了一个劳动者的不凡,用爱心与奉献书写着劳动华章。

老鞋匠,我敬您!

【陕西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高一(12)班】

◆点评

这篇作文以身边熟悉的劳动者修鞋匠作为写作对象,选取他潜心修鞋、不计得失、乐于助人、淡泊睿智的几件事,再巧借修鞋时细微的动作描写,表现老鞋匠的劳动精神,表达自己对老鞋匠的敬意。行文自然流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跟老鞋匠的性格特质极为相似的淡然的感觉,使得本文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一种自然而真切的感動。

佳作展示二

我们的“守护神”李爷爷

◎毛佳琪

门卫李爷爷常年住在小区的门房里。春夏秋冬,他把舒适和安心带给我们,也把欢乐抛洒在了小区的角角落落。

小区楼房年代久远,小区的树也个个都是泰斗级的大树了。树多绿荫多,鸟和落叶也多,一年四季扫不完的鸟粪和落叶。小区人享受着片片绿荫带来的福祉,也感激着创造出干净和清爽的李爷爷。

小区有了李爷爷,就像一方水土有了“守护神”。有他在,小区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只要看见他,大家心里就贮满了踏实的安全感。从小到大,我每次见到李爷爷,都是见他在那里笑呵呵地忙碌着。不是在挥舞着扫帚打扫卫生,就是在帮谁家修自行车之类,旁边往往还有个玩耍的或者写作业的娃娃,那是谁家大人忙,临时托他照看的。他不是孩子们的亲爷爷,孩子们却觉得他像自己的爷爷一样亲。

小时候每当下雪,我都会约上小伙伴一起去楼下打雪仗。李爷爷准会在院子的角落里给我们留一块未踩踏的雪地等着我们前去。待我们呼朋引伴地冲下楼,小心地把自己的小脚印印在雪地上,继而欢呼雀跃地疯玩时,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那温馨美好的画面,多年来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而大人们经过时,看见被我们丢得满院子都是的雪,往往只叹气:“这群‘猴子太皮了,看把人家老李辛苦扫出来的院子祸祸成啥了?”李爷爷丝毫不气恼、不埋怨,还笑呵呵地说:“这有啥呢,娃娃不调皮就不是娃娃了,何况劳动最光荣,能让娃娃开心,我高兴着呢!”

我们逐渐长大了,玩耍之余再看李爷爷弯着腰,拖着他那本就不怎么利落的腿缓慢移动,专心致志地一下一下扫我们散落在各处的雪,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冬日的阳光映着他的一头银发闪烁出微光,我的心在那一瞬被触动了。我拿起角落里的另一把扫帚,跟着李爷爷一起扫了起来,其他伙伴也加入了劳动的队伍,原来,李爷爷把“劳动最光荣”的种子早已种在了我们心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一直在默默为我们守护罢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离不开像李爷爷一样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一个敬业付出的劳动者都值得敬佩。慈爱的李爷爷,您是我一生的榜样!

【陕西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高一(7)班】

◆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人物身份和特点,提纲挈领又干脆利落,足见文笔洗练之功。正文部分紧扣第一段的“舒适”“安心”“欢乐”三个关键词,略写李爷爷作为门卫守护小区、清扫院子的部分,详写他特意给孩子们留下一块未踩踏的雪地,好让“我们”尽兴地玩雪,这就把李爷爷与众不同的特质表现了出来。结尾部分由表达“我”对李爷爷的敬意,上升到向所有如李爷爷一样平凡又有爱心的劳动者致敬,自然地升华了作文的主旨,是成功的点睛之笔。

猜你喜欢
修鞋匠修鞋鞋匠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修鞋
修鞋匠
四颗补鞋钉
缝补心灵的修鞋匠
修鞋摊趣闻
英国修鞋记
点赞
平安夜的擦鞋匠
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