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提升语用能力

2022-05-30 10:48韩叙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被动语态本课语法

韩叙

英语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把阅读和写作这两种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把语篇分析、词汇、语法知识讲解以及写作技能培训当作一个整体,帮助学生在练习阅读技能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是强化学生语用能力的高效教学模式。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掌握语法,不仅能使学生对文本有更精准的理解,而且能帮助学生作出更完美的表达。如何准确把握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呢?笔者拟采用“一中心四环节”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即:以单元主题为中心,按照“导—读—写—评”四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在阅读体验中学习,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在评价中迁移创新,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强化语法知识的课例分析

(一)课例背景

本课例选自“外研社版”英语教材九年級上册第8模块《Unit 2 Liu Xiang——trained to be the best in the world!》本篇课文以较为凝练的语言,运用大量被动语态的句型,介绍刘翔经过艰苦训练成长为体育明星的经历。教师对本课的设计思路为:以读写结合模式推进课程,阅读过程中,围绕文本做好主题信息的铺垫工作,并且通过巧妙的任务设置,侧重被动语态的提炼及一些好词好句的运用,在语境中感知、体会被动语态。最后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法知识的掌握应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能以课文为范本,在语境中运用被动语态,模仿阅读文本写一篇关于体育明星的作文,促使学生顺畅完成对被动语态的感知、体验、应用、迁移。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获取语法知识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Step 1:Lead in

Watch a video about some Chinese champions who have won honor for China. (The last shot of the video is Liu xiang.) 教师提问:Who is he? 引导学生引入本课话题。

【设计意图】开篇点题,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Step 2:Reading

1.Global reading with a focu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学生快读全文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Liu Xiang and how did he became a sports hero?”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感知被动语态

教师通过这种形式的提问,了解学生是否可以对文章中提供的内容进行信息分析梳理,总结提炼问题答案,为最后的写作输出环节作好文章整体结构的认知与铺垫。阅读中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被动语态。

2.Intensive reading with a focus on language/grammar.在这个环节中,依然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文章,对细节进行了解。例如:“What happen to Liu Xiang in 2004?”等,引导学生用文章中的被动语态回答问题,学生按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线索,根据理解表达自己的判断,并找到以下用被动语态表述的核心句型:In 2004,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He was chosen for the Chinese team at the Athens Olympic Game.Liu Xiang was encouraged at first to train for the high jump.A special program was set up to help him.…etc.

接下来,要求学生以这些句子为线索,以被动语态为主要句型结构,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体验、使用被动语态

希望学生不仅可以将阅读中积累的主题词汇加以灵活运用,而且可以在自己原有的语言知识的支撑下,灵活运用所学的新的语法知识,在强化被动语态运用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Step 3:Writing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Zhang Yining according to the messages below. Try to use passive voice as much as possible. (time:≥10 min; words:≥150)

主要内容:张怡宁出生于1981年;1987年(6岁)开始打球;1993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队;2000年获第45届世乒赛上获得女团冠军;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单冠军;2006年世界排名第一。

【设计意图】——在写作实践中应用被动语态

完成前面的阅读任务后,要求学生以课文为蓝本,以被动语态为框架,借鉴阅读中所积累的词汇和语句,优化句型结构,使文本信息和语法有机结合,实现个性化表达。

Step 4:Feedback

当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采用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为学生提供对习作的反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此外,指导学生学会通过他评和自我评价提高写作的质量。

Step 5:Homework

Polish your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作业: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打磨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在知识迁移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评价品鉴他人的优势,发现自己作品中的缺陷,通过进一步打磨作文达到知识迁移,在反复修改过程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二、课例反思及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阅读与写作的课堂时间分配

在读写结合课中,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作。读写结合课型需要在45分钟内既要做到让学生“读”得到位,又要让学生“写”得流畅、表达准确,课堂时间的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读写结合的课程中,如果阅读的时间不充分,会导致学生对词汇、语法知识吸收不足,最终将导致学生难以有相关话题的高效输出。而阅读时间过长将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构思,无法产出高质量的作文。在一节读写结合的课上,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真实的“读”,才能产出有意义、有质量的“写”。

因此,作为一节读写结合课,在做阅读时,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为最后的写作服务。要合理分配读写时间,避免出现全方位的阅读活动,要精心取舍,围绕主题提炼出一条课堂主线,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落实到位。

例如:在本课例中的阅读环节,主要侧重被动语态的输出,其他环节需相应减少,为后面的写作作好充足的准备。虽然完成一篇好文章需在篇章结构、好词好句、连接词等多方面全面关注,但是一节课内不能完成以上多项教学任务。所以,本课例只把被动语态的灵活运用作为重点,其他的阅读写作技巧将分为不同板块逐一攻克。作为一节读写结合课,其成功的要点是:“读”得恰到好处、重点突破,“写”得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二)关注阅读和写作主题的一致性

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阅读和写作主题的一致性。只有两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学生才能在阅读材料中获得足够的语言知识铺垫,保证阅读文本中出现的重点知识在写作中的运用。学生只有对阅读材料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在写同主题作文时有模仿、有依托、有创新、有拓展。在本课例中,阅读主题是“刘翔的体育人生”,以被动语态为主要句型讲述他作为一名运动员成长为世界冠军的歷程。在阅读材料的铺垫后,要求学生同样以被动语态为依托,以“张怡宁的体育人生”为主题进行仿写。教师将阅读篇目和写作主题保持一致,其优势在于学生无论在篇章结构方面,还是在语法词汇方面都有足够的铺垫,写起作文来,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学生的语用水平在写作中不断提高。

(三)关注写作要求,明晰写作方向

写作是读写结合课中重要输出环节。对于学生的写作文体、写作主题、写作篇幅、写作时间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将会敦促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内容、文体的语言知识和篇章结构更加关注,通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汲取更多写作中需要的语言素材。通过这种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积累词汇、语法等,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技巧。

(四)关注反馈环节,合理利用评价

导向正确、恰如其分的评价反馈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质量。教师可以结合学情,从词汇、语法、结构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文,帮助学生在自评、互评及他评的过程中达到知识迁移创新,不断优化自己的书面表达。

实践表明,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益于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写作,通过阅读文本学习词汇、语法、篇章架构等,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写作过程中,促进写作技能的提升。

(徐德明)

猜你喜欢
被动语态本课语法
被动语态复习(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级 Unit5—7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专项训练
被动语态考点大放送
跟踪导练(二)4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