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

2022-05-30 10:48刘旭娟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7期
关键词:认真读书爷爷奶奶学期

刘旭娟

记忆里,每一学期,老师都会登记班里的留守儿童信息。

“是留守儿童的举手。”

我和我的同学已经清楚了所谓的“留守儿童”,因为老师已经向我们强调了多次:“你父母在外打工,或者父母中的一个在外打工的就举手。”

几乎是一瞬间,许多只手举了起来。我也兴奋地举起了手。我和这些举手的同学,个个挺胸抬头,时不时地向周围张望,轻轻一笑,眼神里带着一丝骄傲,等到跟老师去办公室时,更是走出了去领奖的步伐。我轻易地报出了父母在哪儿务工,以及他们的电话号码,像这样的信息登记,我已经很有经验了。在我第一次知道留守儿童的含义之后,每一学期我都在举手,举得高高的。那时的我,对这个登记是怀有期待的,心里想着也许会像每年的“六一”一样,学校给额外发些糖果、铅笔、本子什么的。每一学期都在登记,虽然未得到什么特别的奖励,不过我也并不失望。

爸妈是在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临走前,妈妈问我:“梓均,你希望爸爸妈妈给你挣多少钱回来?”我说:“我希望爸爸妈妈能挣二十万!”那时的二十万在我眼里,是一串多么了不起的数字。爸妈告诉我,他们也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挣钱是为了供我读书,所以我要懂事,要认真读书,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我答应了他们:我会懂事,我会认真读书。

在读书这件事上,我认真地履行着我的承诺。七岁的我,已经知道了爸妈供我读书的不易。我努力学习,于是到期末便捧回了一张金灿灿的奖状。我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告诉了爸妈,爸妈很高兴,说要奖励我。那时的我,觉得得奖是最高兴的一件事了。等到奖状明晃晃铺满一面墙的时候,爸妈还在外面打工,而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缺席。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学生,留守成了一种日常,在我的世界早已翻不出任何波澜。要问是否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答案是肯定的,想。看见旁的孩子有爸妈陪着,也不禁想问为什么我的爸妈不能陪着我。他们要挣钱,为了供我读书。我,已经知道给自己的答案了。爷爷奶奶对我很好,教会我要勤劳善良。我平安地长大。期间爸妈每隔一两年会回来看我一次,待上十天半个月,每一次的相加,便是他们陪我成长的所有时光。但我珍惜每一次的相处,感激他们给予我的生活的无虑。

如今,我出于某种原因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经营新的生活,却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感到不适。我想这是“留守”带给我的好处,我已能够坦然地独自去面对生活的所有。我不能否认自己从小到大学会的坚强,或喜或悲,早已融进了我习惯性的沉默。朋友说,从来没听见过我抱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从来学不会的是撒娇。

每每看到,贴上“留守”标签的孩子过早辍学,成为不良青年,甚至危害社会的新闻报道,我便庆幸自己,自认为是三观健全的青年。仔细想想,青春期是应该有叛逆的色彩,只是我好似从未叛逆过。要怎么叛逆呢?我选择了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刻苦的好学生。形象一旦树立起来,就不好意思去打破了。青春期的迷茫与烦恼不是没有,只是我习惯了一个人消化。懵懂与矫情的词在我这里,从来是说不出口的,和父母说不上,和爷爷奶奶更是说不着。现在想来,也许,我也是叛逆过的。自己一个人的叛逆,不影响别人,而是问责自己。这样的结果便是,需要我花更多的时间来将自己解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大概养成了敏感的性子。我注意自己的一切表现,生怕出了差错而被人嘲笑,也小心地观察周围的人,腼腆而拘谨。羡慕别人好看的脸庞,而自己愁苦的脸上却难以挤出一个完整的笑容;羡慕别人有着阳光的性格,一开口就能给身边的人带去轻松愉快的氛围,而我扭捏的性子,在让自己害羞之余,也让别人瞬时不知如何自处。那时的敏感自卑,也许很大部分源于容貌上的焦虑。青春期的女孩儿如何能突破容貌的束缚呢?在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时候,也许更多的是從他人的评价中来确定自己。父母夸一句懂事,老师同学夸一句成绩好,对于我的形容词,再有,左不过是温柔文静。我深知,也许自己除了学习成绩,再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好在,自卑的同时我还保留着一份倔强。我想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于是到现在,我仍然在为那时的自己买单,也许会花一生的时间去改变。

不过现在看来,我的努力颇有成效。和中学的同学十年后的再聚,交谈之间,他们都觉得我变得多了。“从前竟没看出你是如此善谈的人。”我中学时期顶好的朋友说。我坦然地笑了,却并不想解释。我知道,我原本就是爱说爱笑的人,只是从上学起,从懂事的时候起……

留守的这些年,我,在努力地成长。还好,如今的我,是乐观积极的模样。

猜你喜欢
认真读书爷爷奶奶学期
快去读书吧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妈妈的心
向爷爷奶奶致敬
条件
我的爷爷奶奶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