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乡高中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022-06-02 05:40奚艳妮张德安彭焕卜
教育信息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态度城乡

奚艳妮,张德安,彭焕卜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线教育被按下“快进键”。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分配长期不均衡,导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教育鸿沟[1]。在线教育以其跨区域、资源丰富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育在贫困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但学生间教育差距并没有因为蓬勃发展的在线教育而日益缩小,反而产生了“新数字鸿沟”,且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不同背景的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偏好不同,尽管城乡互联网广泛普及,但是并不能改变一直处于不利环境的农村学生[2],城市家庭子女、县镇家庭子女形成互联网学习偏好概率分别是农村家庭子女的1.9倍和1.4倍[3]。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子女更多地将互联网作为上网娱乐和社交的工具[4]。总体上,城市学生明显比乡村学生拥有更高的信息素养,能够更好地获得家庭支持和技术帮助[5],对在线学习态度得分上远高于乡镇学生[6]。“数字红利”可能带来的教育问题要求我们从关注学生的“物理鸿沟”转向关注学生“使用鸿沟”。

通过梳理国内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发现,对于外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环境、设备资源、教师支持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个人认知以及态度等个人内在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学者认为,学生对在线学习价值与作用的认同是决定其是否愿意参加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对在线学习持更积极的态度时,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的行为意愿就更加强烈[7]。对乡村学生而言,在线学习以其较为新颖的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因此乡镇学生对在线学习能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8],推动乡镇学生学习发展。

尽管我国对于高中生在线学习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主要集中在现状以及学习效果、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研究,而对在线学习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西部地区高中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城乡差异视角分析城乡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和态度差异,探讨互联网娱乐态度、社交态度和学习态度对在线学习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设计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在线学习的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在线学习的应用行为展开实证调查和定量研究,包括在线行为类型、学习效果和影响因素等;另一个方面是对在线学习的模式设计、平台算法、启示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属于前者,即“在线学习应用行为”的实证调查研究,即通过开展系统的调查,总结“停课不停学”开展前期城乡高中生互联网态度和行为的总体特征,探究互联网学习态度、社交态度以及娱乐态度对在线学习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研究调查对象为在西部普通中学就读的高中生,通过网络及邮寄形式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40份,有效率92.50%。其基本情况为:城市学生401人,占54.2%,乡镇339人,占45.8%;城乡学生上网设备类型在三种以上占比分别为59.11%和26.25%;城市学生所读学校提供免费WiFi的占比52.37%,乡镇学生为20.06%;在重点中学就读学生的城乡比例为94.69%和5.31%;城市学生父母和乡镇学生父母学历在高中以上占比分别为49.13%、44.64%和15.98%、11.80%。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是在整理国内外网络学习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模型和量表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编写而成。调查问卷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互联网使用情况,包括互联网学习行为、娱乐行为和社交行为,其中互联网学习行为包括运用网络完成作业、在线答疑、背单词等,娱乐行为包括在线看休闲娱乐视频、下载电影、看小说等;互联网社交行为包括使用社交网站或者社交APP交友聊天、在线创作并分享作品等;第三部分为互联网使用态度,包括对互联网学习、社交和娱乐等态度情况。为便于后续分析,研究将省会城市、直辖市、县城归为城市,所在地为乡镇的归为乡镇。

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使用SPSS 25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经克隆巴赫检验,问卷总体及二个量表维度的系数分别为0.834、0.823和0.728,均高于0.7,表明问卷的信度良好;经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分析,KOM值为0.844,大于0.7,p值小于0.01,表明问卷效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城乡高中生互联网行为与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1.互联网态度倾向分析

为了解西部地区高中生对于互联网使用态度的总体情况,本研究利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740份问卷中的多个开放题进行分析。为了保证编码结果的可信度,在研究过程中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编码相同的问卷材料,通过NVivo软件自带的“编码比较”功能对编码进行一致性评估,得出编码一致性为84.33%,说明编码结果具有可信性,编码结果统计与典型示例如表1所示。

表1 高中生互联网态度编码结果统计与典型示例

通过表1可以得出,在互联网学习态度方面,“互联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互联网阻碍学习”和“对于学习影响不大”分别被提到了630次、92次和127次,说明高中生对互联网学习持开放态度,普遍认可互联网对学习有积极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意识到互联网拥有丰富的在线资源,能够为学习提供极大便利。同时,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开拓视野,促进自我发展。然而,与互联网学习态度相比,材料中关于互联网社交和生活娱乐的倾向,被提及的次数较少,显示出学生对于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娱乐的态度较为保守,其中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社交有助于发展人际关系。本研究认为,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有关于网络使用的相关教育活动得到大范围开展,高中生对于互联网的认识更加辩证客观,并且绝大部分高中生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都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学习工具属性,逐渐掌握了如何利用互联网解决自身学习困难,开展学习活动。综合来看,互联网对教育的积极影响受到越来越多高中生的肯定,但二者在行为上是否表现出同样的肯定状态,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2.互联网行为偏好分析

在城市和乡镇两种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下,高中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互联网使用偏好,本研究对互联网行为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计分:“1”表示“从不/几乎不”,“2”表示“每月1-2次”,“3”表示“每周1-2次”,“4”表示“几乎每天”,“5”表示“每天”。互联网行为变化趋势雷达图及得分均值统计结果见图1和表2。

图1 城乡中学生互联网行为得分变化趋势

从表2和下图可知,城乡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虽呈现多元化特征,但城乡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社交和娱乐等活动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要表现为学习交流、聊天交友及在线听音乐。结合表1中所体现的城乡学生普遍对互联网学习和社交持开放、肯定的态度,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倾向性的可能原因是互联网中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了学生多种学习需要;其为师生、生生就学习交流,扩大日常交际圈,搭建了桥梁。此外,高中生群体大部分都面临着紧张的学业压力,娱乐空闲时间较少,而一般的娱乐活动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此时,能够舒缓压力、节约时间和精力的在线听音乐,便成为高中生首选的网络娱乐活动,以满足自身的娱乐需求。

表2 城乡中学生互联网行为得分均值统计

(二)城乡高中生互联网使用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1.行为偏好与使用态度差异性分析

从上文可知,西部高中生互联网使用行为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学生对互联网学习持有积极态度,但城乡高中生互联网行为偏好与使用态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性仍需进一步分析。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见表3、表4。

表3 互联网行为偏好关于城乡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4 互联网使用态度关于城乡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

总体上,城市学生与乡镇学生间互联网行为偏好以及使用态度上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其中,城市学生的互联网学习行为频率(M=2.59)显著高于乡镇学生的互联网学习行为频率(M=2.25),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城市学生在设备条件上处于优势,同时比乡镇学生更早地接触互联网,所以其对使用互联网的态度更加积极,从而在互联网使用频率上就高于乡镇学生。在对待互联网学习态度上,城市学生与乡镇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城乡学生对于互联网学习的态度较为一致,这也与表1所示情况一致,即学生普遍肯定互联网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同时,这也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乡镇学生对互联网教育意义的认识在逐步提升,城乡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认识差距在逐渐减小。

2.学习频率与使用态度相关性分析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城乡学生在互联网行为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否会影响到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呢?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在线学习频率与互联网使用态度之间的相关性。

如表5所示,城乡高中生在线学习频率与互联网学习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城市的相关性系数低于乡镇,说明对于乡镇高中生来说,互联学习态度对其在线学习行为影响更大。这可能与城乡高中生设备条件、父母教养方式、环境氛围等外在因素有关,因为乡镇高中生同城市高中生相比,虽然对待互联网学习态度差异不大,但是由于乡镇高中生拥有上网设备较少,互联网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并且乡镇学生父母一般学历较低、经济压力较大,往往会疏于对子女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引导,所以乡镇高中生自身对于互联网学习的态度就起到更加重要的影响。同样,在乡镇样本中,在线学习频率与互联网娱乐态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城市样本没有显示出类似差异,说明乡镇高中生的互联网娱乐态度对互联网在线学习行为的影响更大。可见,认识对行为有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如果学生对在线学习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那么进行在线学习行为的意愿就更加强烈,更容易形成在线学习的行为偏好。

表5 在线学习频率与使用态度相关性分析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城乡网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乡镇学生的基础设备和条件都要较落后于城市学生。然而,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融合创新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支撑教育现代化,除了进一步完善城乡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环境,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城乡学生的个人网络设备情况。对个人网络设备拥有量落后的个人或地区,可以采取一些财政补贴、教育优惠等政策,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拥有顺利进行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设备。

(二)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互联网认知

据本文研究,城乡学生在互联网学习态度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互联网娱乐态度对在线学习行为有负面影响。所以,提升学生互联网认知对促进在线学习有积极作用。然而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足,家长和学校应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态度和行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互联网使用的相关教育,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展互联网学习活动,布置相应网络学习任务,营造互联网学习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讲座、案例分享等多样的形式开展具体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互联网认知。

(三)提升信息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物理鸿沟”是表面现象,学生的“使用鸿沟”才是根本原因。因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根据学业课程内容和要求,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课程活动,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性。另一方面,要将信息素养提升与学习生活相结合,家校合力培养,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信息搜索、辨别与整理归纳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养。

五、结语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尽管缩短了城乡高中生互联网使用的“物理鸿沟”,但由于城乡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和态度不同,逐渐扩大了城乡高中生互联网的“使用鸿沟”。为了能够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助力城乡教育公平,就应该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信息化硬件差距,加强高中生互联网使用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服务自身发展。因此,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逐步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关注到这些问题,这些因互联网产生的城乡“教育鸿沟”也会逐渐缩小。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态度城乡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城乡涌动创业潮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