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体化,开创学前教育新时代

2022-06-06 03:07吴笑红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托班托幼托育

吴笑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的文件精神,各级政府纷纷响应,从多方面扶持托育机构建设,托育行业在近些年迎来了快速发展,但托育资源紧缺的问题依旧存在。

因生育率下降、幼儿园布点欠均衡等原因,在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有部分幼儿园存在空置校舍的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的启蒙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同属学前教育。如何利用空置校舍及3~6岁幼儿教育的成熟经验来开展托育教育,我们认为实施0~6岁儿童的托幼教育一体化,势在必行。即积极发挥幼儿园资源集聚优势,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加大托幼资源建设和统筹力度,通过向下延伸托班,打造托幼一体化幼儿园,新建公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推进普惠性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建设,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管理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保障财政投入,协同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调查摸底,科学规划。深入调研现有0~6岁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析目前既有教育资源与社会刚需之间的匹配度,并对未来3~5年的入托、入园需求趋势作合理预测,加快推进对基本建立主体多元、依托社区、贴紧需求、优质普惠、托幼一体的服务体系的科学规划。

2.贴紧需求,布局设点。根据城乡发展规划,结合人口、交通、环境等因素,精准排摸、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托幼一体化幼儿园设置均衡。按规划、需求加大对新建托幼一体化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新建园原则上须建成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包括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同步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设备。

3.统筹资源,合理调配。对现有公办幼儿园做分类分析,合理调配资源用于增加托育资源;通过“联办、撤并、收购、停办”等方式推进薄弱民办园的优化整合,依托公办园下延增设托班;加大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政策扶持,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在区域内逐步形成公民办并举、普惠和高端并存的托育格局,实现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集成,强化保障

1.增加供给,健全阵地。制定相应政策,合理增加教育用地面积,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落实幼儿园及托班建设的规模要求和标准,满足举办托班所需的场地、空间等需要,加快托幼一体化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社区、高校、规模化企业举办0~3周岁托育园,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向下延伸举办托班。加快托幼一体化示范园建设,构建托幼一体化高质量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婴幼儿家庭接受科学育儿的指导率、健康管理率。

2.综合施策,凝聚合力。建立财政对托幼发展的保障机制。将新建小区配套建设托幼一体化幼儿园“交钥匙工程”作为开发建设的前置条件。建立存量资源统筹利用“一事一议”协调小组,支持和引导各类主体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开展托育服务。闲置公有房产优先用于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并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途径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适当放宽租赁期限。非独立场所按照相关安全标准改造建设托育园并通过验收的,不需变更土地和房屋性质。对吸纳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的托育机构按规定顶格落实社保补贴,探索对普惠性托育机构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托育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落实居民价格政策。

3.调配人员,规范管理。保障学前教育阶段按国家标准进行编制配置,配备高素质专业人员,规范、统一非编人员的聘用管理制度,尽快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体系,提高托幼师资队伍的积极性、稳定性。

三、专业发展,彰显品质

1.实训研究,专业发展。一是加强托幼教育专项研究,建立托幼一体化实训基地,成立托育工作指导中心,配备力量培训专业人员,定期规范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二是与师范院校等高校和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社会认同的专业机构紧密合作,对幼儿园托育、早教人员开展婴幼儿照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其系统掌握早教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其为托育、早教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示范辐射,重点打造公办性托幼一体化示范园,建设托幼一体化样本和样板,适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精品课程观摩推广试点,牵头制定职业能力培训和等级认定标准。四是建设托育课程。结合地域特点,开展照护服务课程体系建设,以五大领域为依托,充分调动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参与学习、积累经验,多观察、发现孩子的需求,尊重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使其能适情适性发展。在课程架构、作息安排、月度计划、具体活动、个性化定制、婴幼儿评估等方面加强托育课程建设。做好托幼衔接教育,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应积极开展托幼衔接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强化托幼一体化课程研究,打造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

2.医教整合,创新发展。针对3周岁以下常住人口婴幼儿家庭(家长)开展有质量的免费科学育儿指导,面向周边社区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开发亲子课程、家长课程,通过开设各类科学育儿课程、讲座,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等途径,不断提高周边社区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建立卫健部门服务托育园制度,制订责任清单,对规模较大的托育園或根据地域情况按片区划分的托育园,安排专人驻园,定期开展对婴幼儿身心发展和疾病预防的指导和检查,帮助开展医疗应急处置的培训。

3.智慧育幼,培育产业。支持各类主体参与智慧育幼服务建设,加快高新科技在托幼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推广应用。鼓励面向家长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开展智慧育幼优秀产品及服务征集活动。将引进托幼一体化项目纳入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重要方向和重要方面,促进托育用品制造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建设托育产业园区,探索通过发放婴幼儿托育服务消费券等形式,引导地方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4CCA9E1D-482A-4B68-B377-8FD68F35A3F3

猜你喜欢
托班托幼托育
做好托育,关乎国之大计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公益暑托班,不妨尝试推广
托幼机构营销管理模式研究
全面两孩政策下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孩政策”背景下宁波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与对策
北京托幼服务亟待成长
多措并举,缓解托班幼儿入园焦虑
沪上托班火热,看质量要折扣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