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生活环境创设的“小秘密”

2022-06-06 18:00许敏霞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托班小杰婴幼儿

许敏霞

两点一餐、自由饮水、安心睡眠、自在如厕……是托班孩子一日生活的重点,关系到他们生长发育、习惯养成、情绪情感的满足和认知发展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为婴幼儿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托育环境,是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教师不仅要关注环境本身,更要重视婴幼儿与环境的交互关系,基于婴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成长空间,观察他们在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可能产生的情绪体验,面临的问题情境,是否具有自主权、选择权,并提供适宜的支持。

吃完午饭,托班孩子要午睡了。午睡室的环境布置有一定的要求,除了控制光线、通风、干扰因素,老师们还可以悄悄改变孩子们的床位分布。比如睡眠浅、易惊醒的孩子,要安排在离老师近的位置,便于老师与他肌肤接触、牵着手睡,增加安全感;睡眠中途常常需要尿尿的宝宝,要安排得离厕所近些,便于及时护理;怕光的孩子,更适合安排在教室里端安静处,光线暗些,可以确保孩子睡个好觉;那些怕热的“蒸笼头”,最适合通风干燥的位置。

还有那些不愿午睡的孩子,老师也不要强迫他们躺在床上,可以在寝室一角布置安静的游戏区,加之昏暗的光线和无声的毛绒玩具,慢慢地就会让他们放下戒备,安心睡去……

如何让两岁的孩子能记住自己的小床,秘密都藏在床铺上的小标签里:照片+名字+图片,便于孩子们轻松通过标识辨认出自己的床铺。另外,如果要使用安抚奶嘴、抱枕等辅助孩子睡眠,要记得及时把孩子的这些用品清洁消毒。

适宜的床位,能让不同需求的孩子更好地融入环境,舒适入眠。安睡的孩子们,内心是平和的,他们对环境会产生充分的安全感,对这个像家一样的环境充满信任与悦纳。

吃午饭了。蜜瓜鸡丁,水果入菜,十分香甜。小巧的鸡丁和蜜瓜丁,放进嘴里,口感软糯,层次丰富。三色鱼虾珠,有荤有素,清爽的颜色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三色椒切丁、胡萝卜切丝,火候恰到好处,托班孩子也能咀嚼和吞咽……科学配膳、差异切配,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餐点;分龄食谱、合理烹调,食物的营养能被婴幼儿充分消化吸收。在托儿所里,“今天中午吃什么”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

小杰咀嚼能力很弱,吃饭都要人喂。来到托班后,一到午餐时分,他就开始哭闹。入园初期,老师给他提供了大口径碗和卡通分隔盘两种餐具的选择,这两种容器都比较稳当,不易被打翻,更重要的是食物放在里面看起来量少,不会给他造成心理压力。每次吃饭前,老师还会再用食用剪刀将块茎类或长纤维类蔬菜剪几下,进行“再加工”。就这样,小杰慢慢愿意坐下来品尝饭菜了。每成功吃一口、每次添饭菜,老师都会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极大地建立了他对进餐的信心。

最近,老师发现小杰因为用力不均,使用不锈钢小勺时经常会弄疼口腔。于是,老师将他的餐勺换成了塑料宽柄的平勺,宽柄便于抓握,平勺方便“送饭”,塑料软硬适中,不会弄伤口腔。为了鼓励小杰自主进餐,老师还在餐桌上贴上他最爱的小汽车贴纸。虽然小杰吃得比较少,但由自己吃饭、吃完还要添饭的体验给小杰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他再也不會一听到吃午饭就哭闹了,甚至在家里也开始主动提出要自己吃饭了。

选用不同类型的餐具,不仅能增加孩子们进餐的兴趣,背后更蕴含着“支持不同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婴幼儿自主进餐”的理念。对餐桌的小小改变,也能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想象游戏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这就是“好的环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愿望,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相信每一个孩子自主生活的能力。

托儿所处处都藏着这些教育的小“秘密”。70多年来,我们始终倡导“顺应需求、以养融教、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模式,并在托班生活环境创设方面展开了一系列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实践探索。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环境要满足每一个鲜活的婴幼儿。比如,面对内向敏感的孩子,我们是否给予了拥抱和信心;面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的依恋物,我们是否接纳并及时清洁消毒;面对孩子怕高的担忧,我们是否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以适宜的环境满足每个幼儿的个体需求,必然也会得到孩子对环境的尊重和悦纳。

集体生活环境要为孩子们打造好成长的“阶梯”,发挥好环境的支持作用,让每个孩子在自己专属的轨道上发展。环境创设还应考虑如何激发婴幼儿的自主潜能。“能为自己服务”是孩子拥有自主能力的开端。教师要通过对生活环境的精心创设,帮助每个孩子迈好自主生活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托班小杰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公益暑托班,不妨尝试推广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约定
多措并举,缓解托班幼儿入园焦虑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沪上托班火热,看质量要折扣来这里
他鼓励了我(二)
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