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融入生活

2022-06-11 17:13徐文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口罩劳动笔者

徐文菲

加强劳动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说明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如何立足生活实践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目标呢?笔者以“疫情防控”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做具体阐述。

一、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

来源于生活且体现地域、时代特色的劳动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展开探究学习。例如,“疫情防控”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就具有时代特色,尤其是当前的学生都经历过疫情初期的“湖北保卫战”,对学习主题有亲身体验,能直接展开学习。

笔者从生活(日常个人防疫用品的认识与使用、防控知识小贴士等)、情感(劳动价值体验、对医护人员的感恩、文化自信等)、劳动(剪、缝等劳动技能,口罩处理、正确洗手等生活技能,思考、设计等脑力劳动)、教学(“发现问题—讨论交流—劳动实践—解决问题—生活运用”的教学路径)四个维度思考“疫情防控”课程内容的架构,设计出“口罩!口罩!”“注意!注意!”“洗手!洗手!”3个学习项目,包含“废弃口罩我处理”“走进社区我宣传”“新型口罩我设计”“亲手制作感恩卡”“防疫贴士我来写”“防疫贴士我会做”“防疫标语巧设计”“你会洗手吗?”“我制作的洗手纸”9个课时内容。以第1个项目“口罩!口罩!”内容架构为例,其第1课时“废弃口罩我处理”是引导学生了解口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会废弃口罩的处理方法,并在生活中贯彻执行;第2课时“走进社区我宣传”是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宣传废弃口罩的处理原理及注意事项;第3课时“新型口罩我设计”是引导学生明确口罩的结构,并用手工纸设计、制作创意口罩;第4课时“亲手制作感恩卡”是引导学生制作口罩形状的感恩卡,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感谢。4个课时从口罩的使用到处理,从日常防控细节到劳动价值观引导,内容层层深入,且与生活息息相关,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探究中掌握日常生活中个人防控的知识、技能,促进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高于生活的教学立意

劳动教学应深入生活,从教育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思考其立意。

第一,学校开展的不是单纯的劳动技能课,而是劳动教育课,因此,劳动教学必须具备教育性。比如,在“口罩!口罩!”第4课时的导入环节,笔者借助最美逆行者的“伤痕脸”,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魅力,认可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并制作感恩卡,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第二,劳动教学最基本的特点是实践性。学生在学习中必须亲自参与,这是劳动教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教学设计必须确保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并有意识地设计驱动学生在课外运用劳动技能的学习任务。如“废弃口罩我处理”的教学活动涵盖了处理废弃口罩的全过程,无论是基本的技能还是切实的生活常识,都需要学生通过真动手、真体验来掌握;“新型口罩我设计”的教学,凸显对学生剪、画、粘、折等简单手工劳动技能的培养。每一课时都确保学生手脑并用,全面参与学习活动。

第三,科学性是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劳动的主要区别。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学生在家也进行叠衣服、收纳物品等日常劳动,那么学校劳动教学还有必要吗?有必要,因为劳动教学要具备科学性,让基本的生活技能更熟练,甚至提升为生活技巧,如让不会叠衣服的学生学会叠衣服,让会叠衣服的学生能熟练叠衣服,做到叠得合理、美观且有利于收纳。

以“废弃口罩我处理”教學为例。每名学生每天都要使用1~2个口罩,这些废弃口罩该如何处理呢?在高风险区,废弃口罩要投入专门的医疗垃圾桶,而日常生活中废弃口罩应该丢到哪里?可以直接投入垃圾桶中吗?面对这样的疑问,大部分学生知道废弃口罩不能直接投入垃圾桶中。当笔者追问应该如何处理时,学生能想到的处理办法包括盐水浸泡、开水煮、喷洒酒精、焚烧、暴晒等。笔者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直接排除了盐水浸泡、开水煮、暴晒的方法,因为它们无法彻底消毒;因为焚烧存在安全隐患,也被学生排除了;大部分学生认可“喷洒酒精”的消毒方法。笔者组织学生针对喷洒酒精消毒废弃口罩的方法开展劳动实践,明确消毒时口罩应悬挂起来,并双面消毒。处理口罩仅消毒还不够,笔者出示“不良商家回收口罩二次售卖”的新闻,并提问:“如何避免自己的口罩被回收?”学生提出“撕毁”的方法,但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撕毁有困难。通过讨论,学生找到做记号、剪一刀等办法,并独立完成了一次废弃口罩处理的过程。口罩使用后的处理有诸多细节,这是我们容易忽视但不该忽视的问题。本次教学印证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三、归于生活的教学成果

劳动教学成果要落脚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首先,对于有社会价值的选题,教师可以借助社会资源拓宽学生的劳动内容,传播学生的劳动成果。具体如何做呢?在“走进社区我宣传”教学中,笔者借助学校少先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及废弃口罩的处理办法;在“亲手制作感恩卡”教学中,笔者协同在医院工作的家长,把学生制作的感恩卡送到“逆行者”手中;在第2个学习项目“注意!注意!”中,学生根据学校安排把设计好的防疫小贴士张贴在走廊上,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感;第3个学习项目“洗手!洗手!”的第1课时“你会洗手吗?”涉及正确洗手的科学方法,这既是个人疫情防护的重要措施,也是重要的卫生习惯,而学生在第2课时制作的一次性洗手纸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其次,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劳动。如“废弃口罩我处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到劳动工具——喷雾型酒精消毒液。它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液,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在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喷雾时,笔者明确提出课堂劳动的要求:酒精是医疗用品,只能在消毒时使用,不能把它当玩具,尤其不能对着同学的面部喷(避免喷到眼睛和嘴巴里);也要注意使用时远离火源,不能在密封环境下喷洒,也不能喷洒过量。

此外,在课程设计初期,笔者对“新型口罩我设计”的定位是,让学生针对口罩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口罩进行优化。学生提出设计“无痕口罩”“教学用话筒辅助口罩”等,还设想制作独特的口罩收纳器、口罩防勒耳器等,但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材料要求较高,即使制作成功了也没办法真正使用。面对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要求学生先了解相关新材料、新技术,再用手工纸代替新材料制作自己的“新型”口罩,并为口罩写一个小标签,展示口罩的设计创想。这样的“简化”,是出于对生活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年龄特点等方面的考量,让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劳动教育拥有高于生活的目标定位,促使学生把今日之设想变成明日之现实。

(作者单位:孝感市晒书台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B52AFB27-FC1F-47DC-A680-A3A2511CDFAD

猜你喜欢
口罩劳动笔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老师,别走……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雾霾口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