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格”文化引领下的生态课堂

2022-06-11 20:50李莺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环节生态学校

李莺

21世纪初,“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绿色教育理念随之盛行。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以下简称“南望山小学”)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立足点,构建了“关爱生命、联系生活、构建生态、自然生长”的绿色生态德育工作理念、“和而不同·格物致知”的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等,并逐渐发展为“和·格”学校生态文化体系。

南望山小学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指引下,打造了“和·格”学校生态文化体系,并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建构了由课堂教学、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三个层次和“自然引入、共筑愿景、触发联结、相互激荡、升华沉淀、反思共长”六个环节组成的生态课堂模式。此举提升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一、 “和·格”生态文化的内涵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结合时代教育特征和学情、校情组建文化建设团队,会同专家、学者反复调研,最终确定了“和·格”文化核心,构建了科学、系统的“和·格”学校生态文化体系。

在“和·格”学校生态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和而不同、格物致知”的校风、“和风细雨、格物穷理”的教风,以及“和乐善学、勤思敏行”的学风,为实现“和谐为先,格调为美,建一流生态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心醇气和、格调高雅的生态少年”的育人目标奠定了基础。

学校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换言之,即将“和·格”文化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始终。为此,学校从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入手,构建出“和·格”文化引领下的生态课堂模式,以促进“和·格”文化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相互关联。

二、“和·格”生态文化的建构

南望山小学围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制订了《南望山小学“和·格”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其中的《“和润”精神文化之生态课堂实施方案》将课堂教学变革作为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努力打造“自然和谐、简约精致、合作探究、同生共长”的课堂。

学校在之前推行的绿色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和谐导入、聚焦目标、合作探究、操作体验、共长反思”五步教学法,为生态课堂模式搭建了基本框架。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学校通过“U-S”合作方式邀請高校专家团队参与“和·格”课堂的提升工作。专家团队从实际出发,引领学校构建了包含课堂整体、学生主体、教师主体三大子模块在内的生态课堂模式,充分观照师生在各教学环节中的角色活动。为了使生态课堂模式更具可操作性,学校以问卷、访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高校专家及社会群众对于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与建议。结合数百份反馈意见,学校对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最终形成“三层六环”生态教学模式(见下图)。

整个生态课堂模式的设计,既体现出强烈的生命关怀,又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共生协同性与课堂的动态生成性。

三、“和·格”生态文化的实践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后,学校分三步进行了推广。

第一步,组织课题组教师和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领会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尝试将模式与各学科乃至各学科不同的课型进行融合。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学校对如何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在各学科、各学段的不同课型中有了感性认识,进而对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整。

第二步,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自学研修等形式,促进每名教师将模式入脑入心,同时组织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的三名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其他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直观了解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要求所有教师按照此模式备课、上课。

第三步,从2021年新学期开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全面铺开,所有教师的备课、上课都按照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这个阶段,学校对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从语文、数学、英语、信息、科学五门学科扩展到所有学科,要求全体教师使用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底版、具有不同学科特点的多模态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以语文和数学学科为例,具体谈谈生态课堂。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等特点,教师以问题为主线,以文本为载体,开展生态课堂教学。在自然引入环节,教师利用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游戏、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在共筑愿景环节,教师结合课标要求,先提出本节课关于字词识记、阅读、写作、情感培养等方面的预期目标,再请学生自主提出学习期望,最终,师生共同商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触发联结环节,教师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关联以往所学课文、诗词,以及日常生活经验,打通作者、作品、读者、生活之间的“经脉”,以此激发学生情感;进入相互激荡环节,教师通过提问、生生互查、竞赛、展示等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课堂反馈,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带领学生深度学习;在升华沉淀环节,教师通过写作、绘画、仿写诗歌、观察报告、思维导图等形式再度关联触发联结环节涉及的知识、经验;进入反思共长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回顾和总结,使学生借由反思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则撰写反思日志对本节课教学进行反思。

数学生态课堂重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推理能力。在自然引入环节,教师通过设疑导入、生活实例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等方式,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进一步呈现课堂教学目标;在触发联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新知与旧知相联系,如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相互激荡环节,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学生或积极进行自主探究,或与同学、教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遵循“关联新知、旧知—大胆尝试—公式推导—归纳发现”的思路组织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通过数格子和剪拼的方法对面积求导过程进行多维验证,引导学生快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升华沉淀环节,教师通过融入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基础性、拓展性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内化知识,并引导其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进入反思共长环节,学生分享、交流课堂学习的收获、不足与疑惑,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清单”对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灵活运用程度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

猜你喜欢
环节生态学校
“生态养生”娱晚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学校推介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