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居家美食制作能力之策略

2022-06-14 04:40宋佩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实施策略

宋佩宜

【摘要】劳动教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然而,目前当代农村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欲将在教学中“学生居家美食制作”教育的措施和心得进行总结,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居家美食制作;实施策略

一、发展小学生居家美食制作存在的困境

(一)美食制作教育的缺失

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忙于生计,很多学生都是由祖辈照顾,隔代溺爱情况较严重,家长缺乏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本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家务被老人家代劳,甚至存在老人家包办一切家务的情况。在放学路上,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一出校门,立刻将书包、水杯等物品全部交给已在校门口等候的长辈,自己空着手慢悠悠地走回家。学生如果连自己的书包都懒得拿,回到家还会干家务吗?还会主动去制作美食吗?当然不会。很多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丢失了农村孩子勤劳肯干的优秀品质。

(二)美食制作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天然而成的美食制作基地,农田、果园、花木场等地方具有丰富的制作美食食材。同时,农村还有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美食制作者,在潮汕地区,学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经常需要制作过年过节祭祀用的节日粿品,他们都是深藏不露的美食制作高手。农村家长居家美食的制作能力完全不逊于城市家长,但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弱,导致语数英三科的教学压力增大,原本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一到课时紧张时常被“语数英”三科占用。学校和学生家庭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致使美食制作的教育资源白白流失。

(三)美食制作教育缺乏必要的支持

劳动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标准,美食制作教育没有相配套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小学的劳动教育很少有专职教师,任课教师大多是兼职的、非专业的,致使上课质量良莠不齐。同时,缺少系统的评价、考核机制,也是现在美食制作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学生进行美食制作后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无法激发、维持学生的制作兴趣。因此,学生在理论上长时间不能系统全面地学习有关美食制作的知识、技能,而在实际中,又缺少应有的实践和锻炼,这样“有育无劳”和“有劳无育”都将导致美食制作教育的弱化。

二、提高小学生居家美食制作能力的意义

(一)符合“五育”并举的要求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目标中的“四育”提升为“五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并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次会议标志着劳动教育由教育的载体和途径真正转化为教育内容。而居家美食制作正属于劳动教育中家务劳动的一个小分支。

(二)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家庭责任感

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中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学生通过在家制作美食,提高动手能力,树立的劳动意识。同时,也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劳动中,他们才能感知到劳动的辛苦,才能明白“粒粒皆辛苦”的内涵,更能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从而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提高小学生居家美食制作能力的策略

(一)树立劳动意识,营造“劳动育人”的氛围

“五育”并举的要求,给素质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一味地追求试卷上的高分数,几乎将“劳动”这一概念抛之脑后。想要提高学生居家美食的制作能力,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促使学生愿意去劳动,喜欢上劳动。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学生从意识上、从内心里不排斥劳动,学生的居家美食制作才能得以开展。学校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企业,让学生真正到生产车间进行职业体验,或者邀请劳模或者手工艺人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想方设法营造“劳动育人”的学校氛围。

(二)学科渗透,将学科学习与美食制作相结合

美食制作与其它学科教育,并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只要善于发掘,都能找到美食制作的契合点。

如,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腊八粥》一文,课文里面以馋嘴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在教授完这节课后,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尝试煮一煮腊八粥,尝一尝腊八粥,并思考问题:如何将腊八粥熬得更好?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腊八粥》这篇文章,而且能在生活上品尝腊八粥,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美食制作的能力。

再如,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5 Food and Dinks和五年级下册Module 5 Eating Habits,这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也能很好地与美食制作相结合。教师可以在介绍中西方国家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后,让学生制作最具中国特色的饺子或者汤圆。至于西方的食物,考虑到操作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制作西方的披萨。这样,通过亲手制作中西方美食,在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方美食差异的原因”,探讨美食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结合节日,搭建美食制作能力的展示平台

“民以食为天”,一提到传统节日,势必是和相应的美食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特色美食,人们在美食中寻找故乡的味道、童年的记忆,这也是这几年美食文化盛行的原因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李子柒系列视频》这些美食制作视频无疑是学生学习美食制作的生动教学视频。中国人历来讲究食物与节气与传统节日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通过布置学生完成制作不同节日食物的作业,提高学生居家美食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元宵节学习制作汤圆。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在南方,人们在元宵节通常食用汤圆,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段,布置相应的美食制作的作业。一至三年级学生,在父母的指导和协助下,完成汤圆的基本制作;四至六年级学生,要在汤圆的用料上、颜色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可以用菠菜汁、火龙果等给汤圆加上特别的色彩,还可以做出动物形状的汤圆。

除了做汤圆,清明节可以做艾糍,中秋节可以做月饼,重阳节可以做菊花糕。结合传统节日,美食的制作作业可以变化出很多“花样”。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制成短视频、相片集等形式,记录自己的美食制作过程,在班级家长群、主题班会课上进行分享,形成全校学生一起动作制作美食、一起爱上制作美食的氛围。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校的“学生居家美食制作”教育还不完善,还需要继续摸索和改進。但是笔者相信,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中,“学生居家美食制作”教育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我校的劳动教育得到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任庆凤,陈静,徐春良.劳动教育[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2]隋桂凤.隋桂凤与新劳动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实施策略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