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演进脉络与热点领域

2022-06-14 05:53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产率要素绿色

刘 倩

(青岛理工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伴随经济持续增长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仍是一个人均生态财富较低的国家。[1]推动绿色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也是破解生态环境瓶颈的必然要求。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凸显了绿色发展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准确测算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水平是科学分析绿色发展现状、判断绿色经济增长源泉、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的基础。作为衡量绿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增长分析体系,能有效克服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中只考虑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期望产出的缺陷。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研究日渐增长。基于CiteSpace生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和关键词突现图谱,并运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对重要文献进行剖析,能够更为清晰地把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总体特征、演进脉络和热点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主题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中文学术期刊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16日。初次检索后发现,2008年12月31日以前缺少可用文献。故再次检索时将时间范围设置为2009年1月1日—2021年7月16日,共检索到580篇文献。对所有文献进行逐一筛选,剔除卷首语、编者按等无效文献,最终获得576篇文献。经确认每篇文献均包含作者、篇名、来源期刊、关键词、摘要、机构、发表日期等信息。将上述文献信息以Refworks格式导出,构成文献可视化分析的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科学研究的重点随着时间变化,有些时候速度缓慢,有些时候比较剧烈”,科学发展的足迹可以从已发表的文献中提取。[2]为了理清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总体特征、演进脉络和研究热点,并最大限度避免文献综述的主观性,借助CiteSpaceV5.7.R2作为研究工具。CiteSpace,又被称为“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对知识单元之间的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和衍生等多种复杂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直观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3]为了克服CiteSpace难以对图谱进行深入解读、不能对理论体系进行逻辑建构的缺陷,运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对重要文献进行剖析,以更好地呈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全貌。

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总体特征

(一)年度发文量呈指数增长态势

发文量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受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年度发文量的变化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主题受关注程度随时间演变的历程。科学史学家普赖斯在《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一书中指出,科学文献增长与时间的关系近似为指数函数。[4]对2009—2020年的499篇①文献进行统计,发现年度发文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指数函数y=0.8035e0.461x(R2=0.9582)拟合一致,近似符合普赖斯规律。从拟合曲线可以看出,学术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注度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该领域的发文量将继续增长。

(二)核心作者多,但跨机构合作不密切

核心作者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领域内作者的整体科研能力,核心作者越多则整体研究能力越强。中国知网的统计显示,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多达30位,说明该领域内作者的整体研究能力较强。同时,CiteSpace生成的作者共现图谱共有268个节点、10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表明核心作者间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如葛鹏飞-黄秀路-徐璋勇、王意举-沈伟航-武婧妤-宁攸凉以及朱可蒙-沈洋-张珍等。进一步考察发现,同一团队的成员大多隶属于同一机构,不同机构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较少,表明合作团队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明显的交叉合作网络。

(三)基础知识来源领域广

中介中心性是衡量关键词在研究领域内枢纽作用的重要指标,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是链接不同知识的中枢,是研究领域内的基础知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领域内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大致分为3类(表1):一是测度方法,如Malquist指数、SBM模型、GML指数等;二是基础概念,如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三是阶段性热点话题,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等。来源广泛的基础知识奠定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研究基础,也为研究的深入化和细致化推进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表1 2009—2021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中介中心性排名前20位的词汇

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演进脉络

关键词是对文献的精准提炼和高度概括,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的演进脉络。亚历山大·M·施耐德将科学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并形成新的研究主题;第二阶段,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不断出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第三阶段,研究工具/方法创新与研究领域拓展交织前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第四阶段,研究成果开始减少。[5]基于科学研究的四阶段理论,并结合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和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已大致经过了研究主题形成和研究领域拓展阶段,当前正处于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阶段。进一步运用CiteSpace生成各演进阶段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各阶段的研究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一)主题形成阶段(2009—2011年)

20世纪末,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环境规制行为分析模型的提出,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础。[5]将环境污染作为具有负外部性的非期望产出纳入分析过程,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提供了基础分析框架。[6]此后,国际上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大量涌现,初期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将大气污染排放考量在内对制造业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考虑环境污染后的全要素生产率要显著低于传统传要素生产率。[7]早期的研究成果验证了运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对经济增长进行测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现实需求引导下,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研究主题逐渐形成。李俊和徐晋涛的《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是中国知网中可追溯到的最早的中文期刊文献。[8]根据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2009—2011年,出现了大量频次高、影响时间长的关键词,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基本奠定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和核算框架。然而,该时期的年均发文量较低,关键词类别也相对单一,表明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受学术界关注程度较低。

(二)领域拓展阶段(2012—2015年)

从国际上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推陈出新。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也呈现出研究内容日益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势。2012—2015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仍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大量新关键词涌现,如:方向性距离函数、制造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等。同一时期,SCI期刊文章的关注焦点主要在于不同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选择、外商直接投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等,与国内热议话题基本一致,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进展并未落后于国际。2012—2015年,中文学术期刊年均发文量15篇,超过2009—2011年发文量的总和,表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已成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这一时期,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数字普惠金融、财政分权、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海洋经济、生态文明试点等议题也逐渐进入研究视野。

(三)成果涌现阶段(2016年至今)

2016年以后,在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领域拓展的交织影响下,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步入成果涌现阶段。数量众多的关键词显示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内容更加多元、层次更为深入。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等是这一阶段出现频次较高、影响较大的关键词。研究主题横向扩展和研究内容纵深推进是这一时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显著特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三高”型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等现实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都更加关注通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绿色发展成为热议的话题。2015年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行稳致远。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这一时期关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大量涌现。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的发文量持续增加,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领域已经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热点领域

为了将数量众多的关键词归纳为关系密切的群组,运用CiteSpace生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对关键词聚类图谱和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进行分析,发现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重要指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始终是研究的重要议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渐成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重要指引

绿色发展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目标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执行是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持续深入发展的现实背景。在已生成的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大量相关关键词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中的引领作用。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正式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路径。受国家政策引导和现实需求牵引,绿色发展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进一步推动着与之相关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步入研究视角多元、研究内容丰富的成果涌现期。在这一时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不断与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相融合,形成了阶段性的研究热点。比如:长江经济带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后,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大量增多。研究内容涵盖长江经济带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收敛性分析、金融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等,形成了一定时期内相对热门的研究话题。

(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始终是研究的重要议题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是贯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历程的重要议题。围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共形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向性距离函数、DEA和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四个聚类。查阅每个聚类包含的关键词发现,随着研究进程的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渐趋完善,测算对象逐渐细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由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演化而来并不断完善。为了克服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无法将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纳入评价系统的缺陷,有学者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了ML指数法。后来,为了有效避免传统ML指数模型由于径向与角度选择所带来的误差,又有学者基于松弛变量构造了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9]解决ML指数不具备循环累乘性并且面临着线性规划无解的问题,则可基于全局参比的方法构建全局参比GML指数。[10]近年来,基于松弛变量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被学者们广泛应用,已成为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成熟方法。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对象经历了从宏观的国家/区域,到中观的产业,再至微观企业的演化历程。早期的研究对象聚焦于国家/区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作为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构成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提升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国家/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要求。为了探寻国家/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策略,农业、制造业、林业、建筑业、旅游业等产业层面的研究渐趋增多。企业是国民经济基本的构成单位,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近几年关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不断涌现。

(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渐成研究的主体内容

明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是探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关键步骤,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渐成研究的主体内容。在已生成的关键词聚类图谱中,技术引进、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区域差异、科技创新、中介效应、研发投入都包含大量与影响因素相关的关键词。剖析各聚类包含的关键词节点,发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经历了由内到外、由面到点的演化。

早期的研究多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的内部分解入手,同时分析多个因素变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李玲和陶锋通过对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解,得到规模效率对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明显大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结论。[11]然而,据此得出的结论难以落实到经济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探寻哪些因素会对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产生影响才能进一步提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细化和深入到单个外部因素变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如:农业产业结构变迁、城市产业结构等。同时,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出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如:高铁开通、数字金融、绿色税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文明城市评选等都已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现实驱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先后经过了概念形成阶段和领域拓展阶段,当前正处于成果涌现阶段。研究主题的横向扩展和研究内容的纵深推进是当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显著特点。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不断与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相融合,形成了诸多阶段性的研究热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是贯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历程的重要议题,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探寻则逐渐构成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主体内容。

立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发展现状,结合演进脉络,通过分析研究领域内的突现词,可以更为精准地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在CiteSpace中,突现词用于探测学科发展的新兴趋势和突现变化,体现研究前沿并预测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CiteSpaceV5.7.R2中,将时间节点选择为1,节点类型为关键词,在Threshold Interpolation模式下选择Minimum duration=1 γ[0,1]=0.8,共生成30个突现词。突现词的起始日期表征突现词成为研究热点的阶段。突现持续到2021年的可以视为研究前沿,共有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集聚、中介效应、科技创新、环境约束6个关键词。通过突现词分析可以展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质量发展为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影响因素依然会是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方法进步与研究内容创新的交织必然会推动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提供了新机遇

作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指引我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主线,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主旋律”,也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绿色发展视角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理想的指标。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资源环境代价考虑进去。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是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手段,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议题。

(二)影响因素依然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热点话题

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并找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服务于实践的根本方式。随着制度环境、政策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演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必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实践环境的演变是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已生成的突现词中,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均是表征影响因素的关键词。在繁杂的影响因素中,制造业集聚、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是占比相对较多的关键词,同时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三)研究方法进步与研究内容创新交织推动研究成果推陈出新

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的扩展引导着研究方法的创新,而研究方法的进步又推动着绿色要素生产率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方法进步与研究内容创新的交织互动必然会推动着研究成果的推陈出新。为了更为精准地探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等具体问题,最早用于国际贸易中的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均被引入到绿色全要素研究领域。随着研究进程的推进,不断有其它学科的方法和工具被应用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领域。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复杂,提高了研究内容实现的可能性。研究方法的渐趋完善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势必会带来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

注释:

①因2021年数据不完整,暂只对2009—2020年发表的499篇期刊文献进行统计。

猜你喜欢
生产率要素绿色
绿色低碳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写入“十三五”规划的新概念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