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研究综述

2022-06-23 00:45曹均学彭维聪
关键词: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

曹均学 彭维聪

摘 要:文章中从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内容和路径等方面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党的思想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问题意识,对思想建设基础性地位研究不够深入,思想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研究不深入,研究视角太过局限,对思想建设客体研究不足,研究对策缺乏实用性,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重理论阐述轻实践研究等。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分层分类,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立足实践研究,创新思想建设宣传方式,拓宽思想建设研究视角,才能增强思想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設;执政能力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研究,梳理党的思想建设研究成果,对提升党抵御“四种危险”、经受“四大考验”的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建设研究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涉及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内容和路径等方面。

(一)关于党的思想建设重要性的研究

1. 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党的建设是一个整体,思想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党的建设起到夯基垒台、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学界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出发,叙述了思想建设对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作用。侯晋雄认为,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组织建设的先导、作风建设的灵魂、纪律建设的根基、制度建设的支撑[2]。王保庆、虞花荣认为,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贯穿于党的一切建设的中心环节[3]。颜晓峰认为,思想建设作为党的铸魂工程,为廉政建设确立了精神导向,要在党内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良好风气,就要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4]。

2. 关于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建设质量的研究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5]74多位学者分析了党的思想建设对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性。一是有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刘祥龙认为,党的先进性首先来源于思想理论的先进性,随着国内国外形势的变化,思想建党是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的团结统一[6]。肖光文认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加强党员对党自身理论的认同,不断增强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7]。二是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在李鹏、任梦格看来,党的思想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求,加强思想建设有利于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具有高度政治价值认同和高度政治吸引力的政党[8]。夏方坤认为,思想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他方面共同构成了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支撑体系,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全面和根本的保障[9]。赵付科、季正聚认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辩证统一的,只有二者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从严治党才能取得良好成效[10]。三是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大的思想保证。沈传亮、李鹏认为,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原因之一[11]。齐永悦、张世飞认为,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因为有科学理论的引领,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12]。

3. 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和意识形态的研究

习近平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要巩固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导权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陈晓静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大潮的冲击,西方宣扬的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为了争夺话语权,扩大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通过各种手段试图抢占思想舆论阵地,正在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13]。朱继东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多元的时代,“去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正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蔓延,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手段遭遇严峻挑战,再一次把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14]。李爱华认为,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传统的思想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削弱了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信仰[15]。廖启云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冲击了党的主导价值观,造成了个别党员个体价值的迷失,弱化了个别党员对执政党合法性的认同,对党员产生了不良影响[16]。上述问题都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内容的研究

1.关于党的思想建设首要任务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1]一方面,理想信念为思想建设确立正确方向和原则。张菲菲认为,不断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有力地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17]。邓纯东认为,坚定共产党人应有的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总开关”问题是搞好思想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18]。另一方面,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筑牢党员的思想防线,增进全党统一。侯晋雄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员干部一旦对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精神支柱迟早会坍塌[2]。郑晶晶认为,理想信念指导共产党人的行动,必须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19]。刘先春、王小鹏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关键[20]。

2.关于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建设经验的研究3BF5A383-A483-4BF2-A7C3-556E1C681769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邸乘光认为,确立并自觉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党生存发展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先决条件[21]。張婧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也是百年来保证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的新课题[22]。吴宗伟认为,回顾百年建党历程,要想党的思想建设取得成效,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3]。二是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丁俊萍、李雅丽认为,历史表明,只有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才能举旗定向,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思想基础,一旦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党就有可能遭受失败甚至走向消亡[24]。三是要和错误思想作斗争。邸乘光认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仍然需要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21]。刘祥龙认为,理论要指导实践,还要和错误思想作斗争,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6]。

(三)关于推进党的思想建设路径的研究

1. 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研究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5]80蔡文成、王丽君认为,共产党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在筑牢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中树立理想信念,党员要自发读原著、品经典,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二是在增进对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认同中坚定理想信念,要自觉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忠实的实践者[26]。贾中海、张立明认为不仅要加强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构建基于理论理性的精神家园工程;还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防止各种排斥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侵蚀党员的头脑,加固理想信念的防御性工程[27]。齐永悦、张世飞提出要从以下两方面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要采用灵活方法,强化理想信念,要真正从党员的自我需要出发,将灌输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引导相结合;二是把理想和实践行动相结合,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12]。王建国、汪家城提出从以下三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第一,通过学习培育理想信念;第二,在现实工作中加强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与现实工作和实践相结合;第三,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筑牢理想信念[28]。

2. 关于推进思想建设制度化的研究

我们党在进行思想建设时要“软硬结合”,从教育和制度同时入手规范党员的思想行为,二者结合使党的思想建设取得更好成效。在夏方坤看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首先,加强党内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以刚性形式约束党员的行为规范;其次,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体功能,抓好“关键少数”和基层支部,推动党员学习和接受思想教育;最后,落实制度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常态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党员日常工作体现思想建设的特征[9]。侯晋雄认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思想建设离不开制度的硬约束,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思想建设的全过程[2]。刘新玲、连晓龙认为,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除了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加大理论武装的党内法规建设外,还要以党性教育为重点和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加强党员思想品行的制度约束机制[29]。

3. 关于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引领思想建设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自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并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协同起来推进,才能既保证政治方向正确,又能获得组织、作风、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以此形成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合力[24]。方涛、李天昊认为,思想建设必须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纲领,坚守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30]。蔡文成、王丽君认为,思想建设是历史的、具体的,应以党的政治领导为根本方向,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与时代提出的新使命与新任务相适应,不断修正不符合时代任务的思想建设内容,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26]。

4. 关于从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的研究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王建华认为,革命文化是用广大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遗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包含了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一切的信仰力量,学习革命文化有利于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31]。李国喜、牛安生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思想借鉴和文化支撑,为党内道德教育筑牢思想根基,为提升党性修养提供内容和方法[32]。彭亚华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建设的重要养分,应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价值层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与时俱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而推动党的思想建设[33]。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建设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党的思想建设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学者也在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问题意识,对思想建设基础性地位研究不深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1]把思想建设定位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34]384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并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的地位已经发生了转变,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思想建设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问题意识,对思想建设的地位由根本性转变为基础性的原因研究不深入。只有少数学者指出思想建设地位的变化是根据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所做出的调整,而多数学者对于思想建设地位的表达,多是对政府报告的解读或是已有文章的延续,没有深入研究其转变原因。二是对党的思想建设基础性地位研究不深入。在论述思想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时,仅指出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起基础作用,但学术界对“基础性”的界定不是很明确,比如,思想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它为党的其他建设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只有少数学者在文章中提及,大多数学者没有展开进行研究。3BF5A383-A483-4BF2-A7C3-556E1C681769

(二)思想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研究不深入,研究视角较为局限

学界目前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研究还不完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一个内在层次结构鲜明、彼此联结互动的系统,党的思想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从当前学界对思想建设的研究来看,虽然有学者对思想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建设对于党的其他建设的作用进行研究,但除了有部分学者提出用政治建设引领思想建设、推进思想建设制度化外,对于应如何用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来推动思想建设,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其他建设对思想建设作用的研究还有待拓展。此外,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党的思想建设时,总是局限于将之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联系起来,看似立足全局,考虑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实则忽略了党的思想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治大局中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研究视角较为局限。思想建设作为党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思想建设客体研究不足,研究对策缺乏实用性

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党为了保持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根本任务就是确保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科学性,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正确性。根据党的思想建设的内涵,从微观上看,思想建设的对象是党员和领导干部,但从宏观上看,只要能推动中国共产党更好发展,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人都是思想建设的对象。因此,思想教育的对象应该包括党员、机关单位人员、军队、学生、企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就研究对象看,大部分学者在文章中都只把领导干部和党员作为思想建设的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其他受教育群体,研究对象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就提出的对策看,由于对企业人员,特别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忽略,导致研究对策较为单一,缺乏实用性。

(四)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重理论阐述轻实践研究

学界对党的思想建设内容的研究较为丰富,包括了思想建设的内涵、首要任务和基本经验等,但由于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脉络和西方政党制度不熟悉,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储备,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研究大多是对政府文件的阐释和已有文章的延续,且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性。此外,理论工作者重理论阐述轻实践研究,不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了清除党内污垢,严明党的纪律,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大部分学者仅在文章中论述了党中央开展的系列活动,而对于思想教育活动在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对象的开展缺乏实地考察,更少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实践情况进行的具体分析和经验总结。

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建设研究的几点建议

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始终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当前思想建设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思想建设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日益严峻、“四种危险”逐渐加深,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时代的具体特征、具体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的积极回应和战略安排,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学者在进行研究时,应坚持问题导向,要去深刻理解党的建设布局调整背后隐藏的现实问题和我们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此外,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一个结构鲜明、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思想建设连接了党的建设的各方面,为党的其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党的其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研究党的思想建设时,学者不仅要指出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去深入研究其基础性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对思想建设如何为党的其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展开进行研究,增强思想建设的有效性。

(二)坚持分层分类,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性

概括来说,思想建设的接受客体包括党员和普通群众。随着经济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阶层数量不断增多且日益多元化,同时阶级内部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不同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也有所差异,这些都加大了共产党进行思想教育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思想建设时,一方面,要从接受客体的基本特征和实际需要出发,将他们进行分类和整合,进而获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最后再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对接受客体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具体施教。对党员中的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修养、理论修养和作风修养;对于大学生党员,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阵地,不仅要丰富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要利用红色文化和革命根据地等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传承红色基因;对于知识分子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不断提高知识分子党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工人党员和农民党员,则要采取更接地气的语言和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利用电视剧和红色歌曲等。此外,针对普通群众也是如此,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用普通群众易于理解的话语对其进行教育,由浅入深,逐渐增强其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

(三)立足实践研究,创新思想建设宣传方式

首先,学者要從实践出发,遵循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基本原则,实地调研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群体的思想建设取得的成效,再对其进行经验总结。其次,理论工作者要处理好思想研究和宣传的关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是毋庸置疑的,但理论工作者还有一个主业就是学术研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宣传是根据党的执政需要来进行调整的,学者应根据党的执政需求和形势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帮助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的相关课程和学习教材的汇编,而不是单纯做党的文件搬运工。最后,要创新理论传播机制。“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35]16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作为理论工作者,不仅要运用传统媒体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更要完善理论传播机制,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党内与党外的有机结合,乘着5G时代发展的东风,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强党的思想理论传播效果。3BF5A383-A483-4BF2-A7C3-556E1C681769

(四)立足新常态,拓宽思想建设研究视角

学术界在研究党的思想建设时,应立足新常态,拓宽研究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出发。从微观上看,思想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都是党的系统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总结党百年建设的基本经验,厘清党的思想建设和其他建设的关系对党继续更好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党的思想建设时,要持续将其作为党的建设整体中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深入研究思想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其对党的其他建设的推动作用,同时,利用党的其他建设推动思想建设取得更好成效。从宏观上看,在思想上建党和理论上强党,不仅对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至关重要,对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对于思想建设的研究,还应该立足于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国情和世情,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大实际,着眼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用更宽广的视野不断深化党的思想建设。

总之,思想路线决定政治路线,思想建设的成效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而政治路线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 侯晋雄.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提高党的建设质量[J].中州学刊,2018,(12):13-18.

[3] 王保庆,虞花荣.论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60-66.

[4] 颜晓峰.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J].红旗文稿,2019,(19):4-8+1.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外文出版社,2020.

[6] 刘祥龙.聚焦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根本任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8):56-59.

[7] 肖光文.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辩证关系思考[J].学习论坛,2015,31(5):20-22.

[8] 李鹏,任梦格.正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的五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46-50.

[9] 夏方坤.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9,(5):1-5.

[10] 赵付科,季正聚.习近平关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重要论述的辩证统一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9,23(5):5-11.

[11] 沈传亮,李鹏.抓好思想建设这个党的基础性建设[J].党的文献,2021,(2):7-10.

[12] 齐永悦,张世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18,(2):13-17.

[13] 陈晓静.凝聚思想共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提[J].新疆社会科学,2020,(6):10-16.

[14] 朱继东.思想建党原则与党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J].红旗文稿,2014,(21):4-7+1.

[15] 李爱华.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进程和基本经验[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1):1-11.

[16] 廖启云.价值观多元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13,(6):39-42.

[17] 张菲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19,(9):32-37.

[18] 邓纯东.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J].红旗文稿,2016,(8):12-14.

[19] 郑晶晶.习近平建党思想科学体系初探[J].学术探索,2015,(9):6-10.

[20] 刘先春,王小鹏.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31(6):10-15.

[21] 邸乘光.党的思想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3):7-30+2.

[22] 张婧.百年大党的思想建设及其经验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21,(3):12-18.

[23] 吴宗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百年探索的基本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21,(4):29-40.

[24] 丁俊萍,李雅丽.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1,(1):4-14.

[25]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6] 蔡文成,王丽君.新中国70年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0,(2):44-49.

[27] 贾中海,张立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布局与路径选择[J].理论探讨,2019,(6):141-146.

[28] 王建国,江家城.试论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J].社会主义研究,2016,(1):18-26.

[29] 刘新玲,连晓龙.思想建设制度化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J].红旗文稿,2016,(17):20-22.

[30] 方濤,李天昊.党的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关系探析[J].前线,2020,(9):34-37.

[31] 王建华.提升新时代思想建党水平的辩证思考[J].东南学术,2018,(3):1-8+246.

[32] 李国喜,牛安生.浅谈新形势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价值[J].党的文献,2017,(1):122-124.

[33] 彭亚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养分[J].人民论坛,2019,(4):42-43.

[34] 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编写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BF5A383-A483-4BF2-A7C3-556E1C681769

猜你喜欢
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加强作风建设的理论解析
企业党组织应从五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选贤任能:执政党肌体永葆活力的关键要素
社会转型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