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的调血心经

2022-07-07 08:24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2年7期
关键词:血瘀阿胶药方

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长期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师从于全国著名老中医王文鼎及朱颜先生,擅长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尤其对各种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有深入研究、独到见解。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花生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从炸花生到煮花生甚至生吃花生,各有各的滋味,每个人也有着各自的偏好。相信不少朋友听过吃花生可以补气血的说法,但是究竟怎么吃花生才最健康却是众说纷纭。花生吃对了,对养气血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但如果吃错了,花生的功效则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身体有害。我们都知道,气血充盈才能健康长寿。那么,究竟怎么吃花生才能达到养气血的目的呢?在养气血这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邓成珊可谓颇有造诣,他和“血”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总结了许多养生妙招。

心不主血——血瘀出血

在具体介绍养生妙招之前,邓老想先跟大家一起弄清一个问题:血瘀仅仅只是“瘀”吗?其实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瘀”的表现,很多人对“瘀”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大家很可能会把“瘀”简单地理解为血流受到堵塞而不通畅,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中医认为,心不主血则会产生“瘀”。心不主血是一种病理状态,这时心脏不能正常地管理和指挥血液的运行。当血液运行受到阻碍后,就会发生血不循经,造成血管壁损伤,血溢于脉道之外就会出血,这就叫作瘀血型的出血。糖尿病足就是很明显的血瘀出血,除此之外,血瘀出血还常见于脑出血、肢体动静脉出血、外伤性出血等情况。等到血瘀出血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时,甚至可以出现局部的肿胀、发热、皮肤溃烂、指尖发凉甚至破溃等症状。

通常血瘀出血的症状有2种:动脉血瘀出血和静脉血瘀出血,而且两种血瘀出血的症状也并不相同。静脉血瘀出血主要影响血液回流,导致“肿”的症状,例如静脉曲张或者久坐都会引起静脉的血瘀出血。而动脉血瘀出血时主要会有“痛”的表现,并且往往是刺痛。但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血瘀出血,都会因为影响了血供,而有麻和凉的感受。因此,当下肢有肿、麻、痛的表现时,就要警惕有发生血瘀出血的可能了。

对于血瘀出血的患者,邓老也带来了一个实用的经验方——四妙勇安汤,此方出自清代医家鲍相璈的《验方新编》,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药方,不但适用范围广,而且临床效果好,但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材】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症状】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

【主治】深静脉血栓、肢体动脉硬化、糖尿病足。

邓老介绍,有些血瘀出血可以流于经脉之外,如果不将这些瘀血排出体外,则会对病情的痊愈有不利的影响,必须要将瘀血化开或者使其通过一个出口排出,这就叫“止血不留瘀”。邓老推荐了能起到双向调节血瘀作用的“一招鲜”——三七粉,它是一味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的藥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陈卓补充道,三七的活血和止血功效其实并不相互矛盾,它活的是瘀血而止的是新血,例如外用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内服可以治疗消化道出血。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对三七有所了解,也正在使用三七,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对,三七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掌握三七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邓老介绍,小剂量的三七可以止血,如果剂量较大,起到的则是活血的作用,而且一般每天使用三七的最大剂量不能超过6克,否则就会产生副作用。三七味苦,将三七磨成粉后的药用效果是最好的。最常用的服法是用一个小勺取三七粉半勺 (约3克)倒入口中,然后用温开水冲服下去即可。如果有的患者对三七的气味或苦味不能耐受,可以将三七粉装入胶囊后服用,也可以在餐后服用,这样就可以减少三七的苦味对胃带来的不适感。

血热出血是既有血热的症候,又有出血的情况,这在阳性体质中比较多见,且患者常常存在胃热的情况,在患者合并感染时也可以有血热的情况。在临床上,出现血热出血的情况有很多,例如口鼻出血、胃出血、便血尿血等都可以是血热出血导致的。

邓老介绍,当出现下面3种情况就提示有血热出血的可能了。第一,伸舌头时可发现舌头偏红;第二,摸手心和脚心时感觉发烫发热,并且没有特定的时间段,而是一直发热;第三,皮肤会莫名出现一些小红点或是一片一片鲜红的瘀斑或瘀点。其他症状如口干舌燥、面红耳赤、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症也是有热象的表现。

邓老还补充,一些紫癜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出血情况严重,可出现大片的瘀斑或出血点,甚至口腔血疱、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而过敏性紫癜严重时如果合并肾脏损伤,发生血尿蛋白尿,甚至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因此要注意鉴别。

针对这样的患者,邓老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的方子予以治疗,在凉血止血、止血散瘀方面都有很好的功效。犀角地黄汤的药方包含了四味药,分别是犀角、生地黄、芍药和牡丹皮,又在此基础上加了连翘和甘草。邓老解释道,连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甘草可以活血解毒,都有着比较不错的临床效果。

日常生活中,许多朋友都有流鼻血的经历,邓老也分享了一个妙招。当发生鼻出血的情况时,首先要安定患者的情绪,使其平躺放松。接着用凉毛巾搭在患者的鼻子上,这是中医讲的“热则行,寒则凝”,寒冷可以使血管收缩,过不了多久就可以达到止血的效果。如果鼻出血仍未止住,则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对于鼻中隔弯曲、鼻黏膜糜烂或破损的患者,邓老推荐用红霉素眼膏涂在鼻腔内,起消炎润鼻、止血的作用。邓老还提醒,不要用红霉素软膏,因为红霉素软膏是用于皮肤的,并不适用鼻出血。

对于牙龈出血和口腔出血的情况,邓老带来了两个小妙招。一是“五倍子”,它有着很强的收敛作用。用5克五倍子加300毫升水同煎,晾凉后漱口,之后再用盐水漱口,会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五倍子主要是外用的,并不宜内服。二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功效的白茅根。一般用30克白茅根冲泡代茶饮即可,如果药效不够也可煎煮,隔1-2天喝一次,这是一个凉血止血的通用方,安全系数很高,但也不宜使用太过频繁,以免白茅根的药性寒凉,引起胃部不适。

邓老介绍,对于虚证的出血,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是主要问题,患者往往有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表现。脾脏统血是靠气的统领来实现的,日常补气摄血,待脾健运之后,气也强盛了,气就可以摄血,再加上脾的统血作用,就可达到止血的目的。

针对虚证出血的情况,邓老有1个妙招——当归补血汤。这个药方很简单,包含了黄芪和当归两位药,有很强的补气功效,但补脾健脾的作用比较弱。在此基础上,邓老又加了黄精和山药两味药材,以此达到益气健脾、养血止血的功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陈卓补充,气虚出血的表现与血热出血有所不同,主要是慢性出血和慢性渗血,发病比较缓和,多伴有食欲不振、便溏、乏力、疲劳、困倦等表现。当归补血汤对这类患者很有效,而不适用血热出血的患者。

看了这么多药方,可能大家已经分不清哪种药方适用于哪种出血了。为此,邓老还带来了一个适用方,这是一对“黄金搭档”——阿胶和黄酒。邓老介绍,黄酒和阿胶是绝佳的配伍。黄酒是引经药,可以加快阿胶的溶解速度,便于人体消化吸收。需要注意的是,制作前要把阿胶敲碎,再放入黄酒,之后必须隔水蒸制,即烊化,而不能直接在锅里使其融化,且用水融化阿胶其实浪费了阿胶的药效。另外,阿胶的服用量也不宜过大,每日3克为宜。阿胶是养血止血的药物,血虚、出血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但其他情况下不太适用,例如有血热、脾胃虚弱等情况的患者尽量不要服用。

前文提到,吃花生可以养血补血。邓老强调,正常吃花生并不能达到升血小板、养血止血的目的,只有红皮花生的花生衣才有这个作用。在临床上,主要有2个使用花生衣的办法:第1个方法是用30克花生衣来代茶饮或者把花生衣煮熟之后做代茶饮,就可以起到补血止血的作用,还可以提升血小板,对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有很好的功效;第2个方法是吃煮花生,也能补血止血。但要注意一定要用红皮花生,而且不要带壳煮制。

邓老还补充,炸花生会破坏花生补血止血的有效成分,因此绝不能用炸花生来达到补血止血的目的,而凉拌或吃生花生并不好消化,胃气好的人尚可承受,但如果胃不好的人群生吃花生,会导致胃部不适。邓老推荐,将生花生和猪蹄一起炖煮,有很好的升血小板的作用,对止血有不错的效果。

如果把人体比作持续生长的植物,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一旦气血不足,将导致人体机能全面性溃败。邓老分享的这些有效易行的经验方,相信能改善人的健康状况。但邓老还是要提醒大家,在使用補血养血药方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血瘀阿胶药方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喝中药要注意更换药方
欢迎来到2060年!
欢迎来到2060年!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龙门药方洞济世如良医
哪些女性不宜吃阿胶
烧掉药方
服用阿胶制品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