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bD 理论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
——以“数列”单元为例

2022-07-13 10:16丁金琳
成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列逆向教学活动

丁金琳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1 问题提出

目前教育界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度居高不下,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修订)》强调了其重要性: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然而实际课堂中,教师只注重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忽视学生素养的养成,所以核心素养要在课堂中真实体现,老师需要加强教学设计能力,防止“满堂灌”,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体会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而高中数学知识抽象且复杂,为了弄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对知识系统有整体把握。崔允漷学者发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互换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倡议[2];且高中《课标》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这四条主线贯穿于其中,教师注重以四条主线对数学知识进行单元划分,每个大单元下又包含了小单元,基于这样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基于单元教学、追求理解的教学符合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所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到的“通过设计促进理解”的理论(Understanding by Design 简称UbD),也称为逆向教学设计,教师的课程设计避免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聚焦活动教学,通过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把单个单元嵌套在一个更大、更连贯的课程框架中[3]。因此,以《数列》单元为例,结合UbD 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知识迁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促进核心素养的落成。

2 UBD 理论概述

2.1 围绕大概念架构单元

大概念可以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且有一定的意义[3]。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就需要明白单元中的大概念是什么,需要围绕大概念、核心任务把单元教学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大概念是单元涵盖的所有的知识点中最重要的内容。目前,对于“单元”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从教材编排的角度考虑,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性,现成教材中已有的章节即成单元;另一方面是根据教学内容上面的联系,从知识发生发展的角度构成一个“大单元”[4]。本文就是从知识发展过程的视角出发,参考《课标》中选择性必修中“函数”主题下的数列单元,以数列前n 项和为大概念展开的单元教学设计,促进大概念的深层次发展。高中学习过程中一个难点就是数列求和的过程学习,前面所学习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等内容都是为了学习数列求和作铺垫,包含许多数学思想,在数列求和的过程中,会充分运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数列前n 项和是整单元联系的枢纽和关键。

2.2 WHERETO 元素

不同教师可以对知识点有着不同的教学设计方式或流程,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WHERETO 元素”,它是一种分析工具,用来检验单元设计中预期目标、评估证据以及教学活动体验是否在整个单元中得以实现。如表1 所示。

表1 “WHERETO”元素及其解释

2.3 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现代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只是关注自己要准备哪些教学材料、思考要求学生做什么,忽略了要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去做什么。所谓逆向的教学设计就是“以终为始”,由于需要传授的内容要比有限时间内传授的内容多,从学习目标开始进行逆向思考,理清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才能架构学习的优先次序,并且学习评价优于教学活动过程,如何设计评价才能确定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好教学活动的细节,即逆向教学设计分为三步骤: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和设计学习活动。

3 单元逆向设计

《数列》数列蕴含丰富的数学内涵,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数学素养,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而实际教学中,受高考的影响,教师忽略知识生成的过程,只会让学生机械刷题。为了解决实际课堂中存在的缺陷,本文利用逆向设计法对该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其中数列的概念(2 课时)、等差数列(2 课时)、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3课时)、等比数列(2 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2 课时)、数列的总结与应用(2 课时),共13 课时,从以下三个阶段展开设计。

3.1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根据官方已发布的内容标准。因此在本文中确定的目标主要是依据《课标》中对数列的要求,结合具体的目标,思考基本问题、预期理解以及学生将会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如表2 所示。

表2 “数列”逆向教学设计阶段1

3.2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单元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所掌握的评估证据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本单元涉及的评估手段主要通过表现性任务的完成度以及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综合各方面来考察学生对数列单元的理解,测验分数只是评估的手段之一,还有通过课堂师生交流、学生动手实践结果等方式,了解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如表3 所示。

表3 “数列”逆向教学设计阶段2

3.3 阶段三:设计学习活动

在明确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围绕着大概念前n 项和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使教学活动能够朝预期结果发展,将教师借助WHERETO 要素帮助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设计,将教学目标、基本问题、评估表现性任务逐一排列到学习体验活动中,如下表4 所示。

4 总结

数列单元是高中的重要知识点,不仅与之前学习一次函数、指数函数联系紧密,在实际生活也充斥大量数列应用的实例。数列的学习培养学生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基于UbD理论的数列单元教学设计,使得数列每一小单元知识内容的目标更明确,教师着眼全局,站在学生的角度对知识整体设计,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课程方案,帮助学生有效整合知识和学生有效反思,达到目标、评估和教学相一致,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把握数列的整体框架,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猜你喜欢
数列逆向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逆向而行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数列的几种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分析
数列求和与数列极限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