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尔菲法制定《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2022-08-10 00:32张锦峰宋泽民郝培玲卫雅婧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专长条目医师

李 辉,张锦峰,宋泽民,郝培玲,卫雅婧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中医学是在哲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薪火相传中,或师承或祖传或自学行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成长模式[1]。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民间中医医师资格准入的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动着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正式颁行是发展中医事业的重大创新。当前我国民间中医师执业规章制度仍存在一定问题,如考核制度存在争议、实践活动的合法性、西医西药与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诊所内的使用、民间中医师执业保险等。目前,国内各省对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均属于探索实施阶段,很多学者提出,确有专长人员在多人参加考核的情况下,受考核条件和专家主观因素影响过大,人为控制与感情用事的风险增加。可见,体系问题是根本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为研究、设计符合山西省实际的《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提供参考意见、数据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德尔菲法调查

(1)专家遴选条件 根据德尔菲法对咨询专家人数的建议(10~50人),本研究选择专家13人,选择专家组成:必须涵盖山西省11个地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公共卫生知识;中医类别专家(副主任医师以上,从事15年及以上年限的临床工作)。

(2)专家咨询表的制定及调查方法 专家调查问卷的设计建立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2]。课题组邀请了5位省内专家,深入探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经过两次开会反复论证研讨,即两次专家论证会后总结出问题,设计出第1轮专家咨询表。

1.2 统计指标及方法 采用2019版Excel录入数据,对德尔菲法调查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进行数据统计。

(1)专家积极系数 参与该条目、指标评价的专家人数占全部专家人数的比例,即问卷回收率。专家积极系数=调查咨询问卷收回份数/调查咨询问卷发出份数×100%。

(2)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集中程度表示专家对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意见集中程度,用均数、满分频率(K j)、等级和(Si)及不重要性百分比(R i)评价。各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②满分频率(K j):认为某指标或条目非常重要(满分)的专家人数/专家总人数×100%。K j越大,说明该指标越重要。当K j<50%时,提示专家认为该条目的重要性较小,可作为筛选、删除条目的依据。

③等级和(S i):专家对某项条目赋分的代数和,代表该项指标的重要性。分数越高代表该项指标越重要。

④不重要百分比(R i):认为某条目或指标不重要或不需要(不必要)或赋0分的专家人数/该项指标参评专家人数×100%。R i越大,则表明该条目的重要性越小。R i≥50%,则提示该条目在某评价标准中的不必要程度大,可以作为条目、指标删除的依据。

(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协调程度表示参与调查的专家对每项指标的评价是否存在较大分歧,用变异系数(CV)评定。。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们的波动程度越小,协调程度越高。CV<0.400 0,提示评价专家对该指标或条目重要性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波动较小[3-5]。

(4)指标确定标准 研究中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已列入条目或指标的标准:≥赋分值的均数,Si≥满分×50%,满分=该指标赋分的最大值(2或3分)×答卷份数。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德尔菲法建议咨询专家人数应控制为10~50人,人数过少,既缺乏权威性,又限制了学科代表性;人数过多,无形增加了对结果处理的难度[6]。结合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范围,最终选择专家13人,来自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

2.2 第1轮咨询调查结果和分析

(1)专家基本情况 参与第1轮咨询的山西省专家为13人,含地市专家(太原市、临汾市、朔州市、大同市、长治市、吕梁市、晋中市、忻州市、运城市、阳泉市、晋城市)11人及省级专家2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5人;均已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有良好的代表性。

(2)专家积极系数 第1轮调查、咨询共发出专家问卷表13份,回收有效问卷13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3)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 条目重要性比较高、专家意见比较集中的条目如下:①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不太认可指导老师为其推荐医师。②推荐医师、指导老师应为从事15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的医师。③推荐医师、指导老师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见表1。

表1 第1轮专家咨询调查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结果

2.3 第2轮咨询调查结果和分析

(1)专家基本情况 参与第2轮咨询的山西省专家共13人,含地市专家11人及省级专家2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5人,且均已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有良好的代表性。

(2)专家积极系数 第2轮咨询发出13份专家问卷表,回收有效问卷13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3)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 条目重要性比较高、专家意见比较集中(CV<0.400 0)的条目如下:①参加考核人员,其推荐医师为2人。②推荐医师、指导老师应为从事1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③推荐医师、指导老师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④考核专家人数为多于5人的奇数。⑤非常推荐中医专长医师需要接受定期教育。见表2。

表2 第2轮专家咨询调查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调研分析,对通过专家论证会凝练出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出台山西省的细则提供参考意见、数据分析。

目前,国内外已对德尔菲法有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德尔菲法适用于没有精确研究资料的问题的研究[7],目前已逐步扩展至医学领域。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专家的专长和经验进行直观预测的研究方法[8],又称为专家咨询法,有其自身的原则与程序,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多次的交流与反馈,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使专家意见达成一致。该法具有以下特点。①独立性、匿名性:克服了专家会议的不足,参与评价的各专家之间无信息交流,参与成员的意见只按本身的价值去评价,不会相互产生影响,使参与的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得到充分的发挥。②反馈性:通过调查、咨询,把收集到的意见和信息经统计处理后反馈给每位咨询专家,为专家提供参考。③统计性、量化性:对每轮次参与专家的意见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处理,得到1个定量的稳定预测结果。该法是系统分析方法在意见和价值判断领域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德尔菲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数量分析的限制,为更合理地制定决策和拟定相关标准打开了新思路。

本研究结果符合山西省实际,参与专家咨询的山西省专家共13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5人,均在山西省内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考虑到山西省有1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较少,两人以上有些困难,故专家咨询表条目中参加考核人员的推荐医师拟为1人。临床工作年限及职称是推荐医师和指导医师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才能有资格作为考生的推荐医师和指导医师。单纯考核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会增加人为操作、感情用事的风险,考核专家人数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风险。考核制极大地降低了申请考核的门槛,无法对申请人的医学、人文等基本素养进行考核,无法保障医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故考核合格者首次注册前应接受培训,并在注册后要同执业医师一样每两年参加1次定期考核且接受继续教育。

本研究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得出《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并提交给卫生行政部门,旨在为山西省出台《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提供参考意见、数据分析。最终出台的《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采纳了本研究结论中的9条结果,第3条未采用,对第7条进行了补充。第3条指导老师同时带徒不得超过8人未采用,最终修改为指导老师同时带徒不得超过4人。未采纳的原因主要是考虑真实性,若限制8人以内,首先,不符合实际,一般而言,师带徒没有这么多;其次,易造成虚假现象的出现。第7条考核结果公布后不合格者如对考核结果存在异议,可以有申请复核的机会,但仅有1次,称为二次复审终审制。

《山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具体体现,为民间中医人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提供了途径,是一项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9]。该细则对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本身的局限性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如考核报名标准降低、笔试环节省略、考官主观性起主导作用等,这可能会产生整体考核管控不严的问题。风险与挑战并存,为此应在推行的过程中应逐步对其进行完善,共同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专长条目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中国医师节》
高中体育组合技能单元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
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
奇货可居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