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督脉四穴辅治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2022-08-10 08:46袁佳欢赵彦超梁亚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补阳血管性督脉

袁佳欢,赵彦超,梁亚锋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可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多以西医为主导,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液微循环、促进患者脑能量代谢,促进神经细胞活性,控制精神行为症状[1-2]。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病”“痴呆”范畴,其病位在脑,多因脏腑疲惫,脉络不通,瘀血壅塞脑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致神机失用,为气虚络瘀证。因此,治疗应以补气行血、祛瘀通络为原则[3]。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可改善脑部微循环[4]。针刺督脉4穴可刺激及调节穴位,加强药物吸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进而强化治疗效果[5]。本研究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督脉四穴辅治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门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6例,女9例;年龄66~78岁,平均(69.31±2.14)岁;病程1~4年,平均(2.24±0.54)年。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65~79岁,平均(69.97±2.26)岁;病程1~5年,平均(2.39±0.6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神经病学》[6]中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4版)》[7]中气虚络瘀证诊断标准:主症为面色淡白无华,晦暗青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次症为食少纳呆,神志恍惚,表情呆板,行为异常,肢体局部刺痛不移拒按,麻木,小便频数;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缓或脉涩。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脑血管疾病后出现认知障碍;③具有基础的言语表达能力。

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肺功能障碍;②合并视力、听力功能障碍;③合并感染性疾病;④存在药物滥用史。

2 治疗方法

两组参照《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8]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饮食干预。空腹口服丁苯肽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406)0.2g,日3次;艾地苯醌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0712)30mg,口服,日3次。内服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60g,当归15g,赤芍10g,地龙10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加水煎至200mL,早晚2次服用,日1剂。

观察组加用针刺督脉四穴治疗。患者取背靠坐位,消毒大椎、水沟、神庭及百会,配穴为足三里、太溪及神门穴位,而后电针接患者百会穴、神庭穴,于百会针刺时针尖指向神庭穴,神庭针刺时针尖向百会穴,而后沿头皮15°~30°刺入帽状腱膜0.5~1寸,而后连接治疗仪(上海医疗仪器厂,型号G6805),设置频率为1min300~500次,以患者可耐受为准,水沟穴针刺时略微倾向鼻中隔,针刺手法为雀啄,刺激至患者流泪为准,其余穴位行捻转补法,1次40min,日1次,1周6次。

两组均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治疗4周,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评估,将主症按无症状(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症按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舌脉无(0分)、有(1分)进行评分,总分为各证候评分之和,共34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

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于取血后20min应用全自动血流变仪(重庆赛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SH210A)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4周时 t P观察组 35 27.61±2.11 13.67±1.57 48.357 <0.001对照组 35 26.99±2.08 16.81±1.69 39.472 <0.001 t 1.238 8.053 P 0.22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注:与本组治疗前同指标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全血高切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治疗前 观察组 35 6.03±0.35 13.68±0.71 2.09±0.12对照组 35 6.01±0.41 13.72±0.77 2.11±0.14 t 0.220 0.226 0.642 P 0.827 0.822 0.523治疗4周 观察组 35 4.12±0.24* 10.01±0.54*1.54±0.05*对照组 35 5.03±0.29* 11.67±0.64*1.87±0.12*t 14.302 11.728 15.018 P<0.001 <0.001 <0.001

5 讨 论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额叶、颞叶以及周围组织受损,致使脑组织受创,进而引起记忆、注意和执行力等认知功能损害。既往,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以改善脑代谢为主要原则。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病”“痴呆”范畴。多因年老体衰、疲劳过度、气血亏虚,饮食失常所致的痰浊内生,以致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阻滞难行,堵于脑络,故而形成气虚络瘀之证,气虚为该病之本,血瘀为此病之标,治疗需本标兼治疗。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为君药可大补元气,消瘀不伤正。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臣药,可化瘀不伤血,温经通脉。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合为佐药,可逐瘀通经、活血行气。地龙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为使药可清热定惊、通络平喘。诸药合用,可使气足而血行,瘀去而络通。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督脉四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方中赤芍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其脑部血液微循环[9]。黄芪、川芎可扩张血管,改善脑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脑损伤神经组织修复,改善临床症状[10];川芎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流量,改善血液微循环[11]。针刺督脉组穴可补肾助阳、通调督脉、补益肾气,而本研究选取大椎、水沟、神庭以及百汇四方穴位,可开启蔽之神志,升举清阳,并且还可温煦脏腑,滋补体内阳气,激发大脑与脏腑功能,针刺足三里、太溪和神门可健脾和胃、养心安神[12]。二者联合,可进一步强化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受限,使血液黏度增加,而血液黏度过高则影响脑部血流灌注,导致血管内壁及神经损伤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进而引发血管性痴呆。因此,改善血液流变学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督脉4穴治疗可改善血管性痴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脑局部血液微循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还可增强血红细胞携氧功能,缓解脑组织缺氧情况,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13];桃仁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环磷酸腺苷含量,进而抑制血液凝固以及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溶血作用,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液流变学的改变[14];红花兼具较好扩张冠脉的作用,可提高脑部血流灌注量,减少脑神经组织损伤。针刺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而针刺的督脉与人体脑组织联系紧密可通调髓海,疏通脑络,并且督脉与任脉相交,针刺患者任督二脉可协助补阳还五汤调节阴阳,二者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督脉四穴辅治血管性痴呆可改善脑部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脑部血流灌注,修复受损神经组织,改善痴呆症状。

猜你喜欢
补阳血管性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最方便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