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汤辅治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临床观察

2022-08-10 08:46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阻型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

蔡 玲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重庆 408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发病人群为40~60岁的女性人群,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为对称性的小关节发病,病情早期,会产生单个、多个关节肿胀疼痛,一般为手指或者足趾关节发生对称性肿胀疼痛,病情发展迁延不愈,小关节就会越发僵硬,出现畸形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急性发作期,会伴随口干、苦、渴、舌红等情况,关节肿胀、皮色为红属于湿热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素体阳盛,感风湿热邪,经络关节阻滞,郁而化热,关节因此出现肿胀、疼痛反应[2]。本研究以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3岁,平均(52.38±18.7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51±4.82)个月;关节功能II级19例,关节功能III级1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54.13±15.89)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11.72±6.15)个月;关节功能II级21例,关节功能III级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RA的分类标准拟定[2]。①受累关节,得分为0~5分;②血清学指标,得分为0~3分;③急性反应物,得分为0~1分;④症状持续时间,得分为0~1分。以上4项总分在6分以上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参考EULAR推荐的DAS28评分标准[4],疾病缓解为DAS28小于2.6,疾病低活动度为DAS28在2.6~3.1之间,疾病中活动度为DAS28在3.2~5.1之间,疾病高活动度为DAS28大于5.2。中医辨证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标准。主症为关节肿痛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次症为口渴,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具备主症及2项次症参照舌脉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18~75岁;③病情处于中高度活动度(DAS28大于3.2),关节功能分级为II~III级;④3个月内未使用过针对RA的相关药物,未进行过其他针对RA的治疗;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其他结缔组织导致关节炎,辨证不属于湿热痹阻证;②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活动性结核;③关节功能为IV级或完全不能自理;④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⑤药物过敏;⑥临床资料缺失,依从性差。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33]50~100mg,每日1次,口服。

观察组加用清热去湿汤治疗。药用乌梢蛇6~10g,白花蛇舌草10~20g,薏苡仁15~30g,生地10g,山药15g,当归10~20g,茯苓15g,威灵仙15g,丹参10~20g,黄芩10~20g,怀牛膝10~15g,法半夏10g,泽泻10g,黄芪10~15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取汤汁300mL,分早中晚饭后30min温服。

两组均28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结果。并嘱患者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厚腻,注意保暖、避免潮湿。

3 观察指标

关节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每一项分值分别为0、3、6、9分,分值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

CRP以及ESR的监测。

4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完全消失,证候积分降低大于等于95%。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疾病活动度疗效标准参考EULAR的DAS28评分标准。显效:DAS28降低值大于等于1.2。有效:DAS28降低值0.6~1.1。无效:DAS28降低值小于0.6。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疾病活动度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活动度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比较 (分,±s)

组别 例 关节疼痛 关节肿胀 关节压痛 晨僵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5.68±2.34 2.27±1.06 5.62±2.03 4.82±1.86 5.52±2.41 4.93±1.21 3.49±1.13 2.77±1.32观察组 30 5.23±1.90 1.73±0.81 5.37±1.99 2.03±0.98 5.29±1.79 2.08±0.76 3.27±1.40 1.81±0.93 t 0.818 2.217 0.482 7.269 0.420 10.925 0.670 3.256 P 0.417 0.031 0.632 0.000 0.676 0.000 0.506 0.002

两组治疗前后CRP以及ESR水平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RP以及ESR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CRP以及ESR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 CRP(mg/L) ESR(mm/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5.64±1.62 3.37±1.05 64.92±31.05 47.62±18.64观察组 30 5.71±1.63 1.76±0.68 64.98±31.18 38.02±14.23 t 0.167 7.049 0.007 2.242 P 0.868 0.000 0.994 0.029

6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等特点。其病理特点包括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7]。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临床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控制病情。研究表明[8],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治疗胃肠道、心血管有不良反应,无法长期服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诸病源候论》谓“痹证,由气虚,受风湿,而成症”,指出外邪入侵及正气虚弱是痹证的根本原因。湿热痹阻证的病机为正气亏虚,风寒湿外邪内侵,经络蓄热,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治当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清热祛湿汤方中白花蛇舌草散结消肿,黄芩清热燥湿,薏苡仁淡渗利湿,法半夏燥湿化痰,怀牛膝祛风湿、利关节,威灵仙祛湿通络,当归祛瘀生新,丹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凉血解毒,行气通络之功。药理研究证实,白花蛇能强化特异性免疫能力,黄芩抗炎消肿,法半夏能缓解关节疼痛,泽泻能缓解水肿,怀牛膝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当归能降低炎性因子释放量[9]。

清热祛湿汤辅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可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阻型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
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瘀血痹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应用DCE-MSCT扫描鉴?别诊断小肝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可行性研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