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8-11 07:44李光骁周丽玲陈永发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1期
关键词:淋巴囊肿根治术

李光骁 周丽玲 陈永发

523000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肿瘤血液科,广东东莞

宫颈癌是危害我国女性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两癌筛查及宫颈癌疫苗的不断普及,宫颈癌的发病率虽然逐渐增高,但发病时分期逐渐偏早,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接受早期根治手术。淋巴囊肿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具体机制尚未有明确结论,国内学者分析多与手术方式、淋巴切除数目有关[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淋巴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从而尽可能地预测、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3]。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2015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淋巴囊肿的患者24例,年龄38~78岁,平均(42±11.68)岁;<50岁12 例,≥50 岁12 例;单一囊肿16 例,多个囊肿8例;髂部囊肿17例,腹股部囊肿7例;鳞癌18例,腺癌5例,其他类型1例;Ⅰ期14例,Ⅱ期10例。患者均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显像(MR)确诊。

纳入标准:术前或术中经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癌;行宫颈癌根治术。

排除标准:①术前检查已存在淋巴囊肿;②二次手术患者;③患有其他盆腔疾病的患者。

诊断标准:淋巴囊肿的诊断标准为盆腔CT 或MR 提示腹股沟区或髂血管区可见囊性水样均匀密度或信号,与周围分界清晰,包膜完整,无侵犯征象。

方法:在患者确诊后第4 周、第8 周通过CT 或MR进行复查。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囊肿数目、分期、病理类型、分化、囊肿部位及囊肿大小。年龄包括<50岁、≥50岁;手术时间包括<200 min、≥200 min;囊肿数目包括单个、多个;分期包括Ⅰ期、Ⅱ期;病理类型分为鳞癌、腺癌及其他;分化分为高分化、中低分化;囊肿部位包括髂部、腹股沟部;囊肿大小包括<5cm、≥5cm。囊肿大小预后评价标准:①好转:囊肿最大径缩小≥20%;②稳定:囊肿最大径缩小<20%或增大≤10%;③恶化:囊肿最大径增大≥10%或出现感染、发热等症状。统计指标还包括有无感染。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淋巴囊肿预后、合并感染的单因素分析:24 例患者中,好转13 例,稳定9 例,恶化2 例;合并感染2 例,均为辅助放疗后的患者。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分期、病理类型、分化及囊肿部位与淋巴囊肿预后、合并感染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00 min、多个囊肿及囊肿大小≥5 cm 均是影响淋巴囊肿预后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个囊肿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淋巴囊肿转归、合并感染的单因素分析[n(%)]

讨 论

淋巴囊肿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手术方式、清扫淋巴结数目等相关。近期的一项Meta 分析指出,临床分期Ⅱ期、浸润深度>50%肌层、手术术式为开腹手术、清扫淋巴结数>20 个及术后24 h 引流量>100 mL 为宫颈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危险因素[4]。然而对于已患淋巴囊肿患者的预后关注较少,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淋巴囊肿均有缩小趋势,而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感染及高热等,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出现,会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成本,甚至遗留后遗症。

本研究中出现预后不佳的均为感染患者,国内已有学者回顾淋巴管囊肿合并感染的相关病例,发现同步放化疗、应用胸腺五肽、囊肿最大直径、糖尿病及术后辅助化疗都会影响淋巴囊肿并发感染的发生[5]。另有文献指出,在辅助治疗期间,囊肿直径较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发生率较高[6]。

有文献指出,辅助放疗是影响淋巴囊肿形成的独立因素[7]。术后辅助放疗会增加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风险。国外研究认为,在盆腔淋巴清扫术后进行放疗,会影响淋巴管闭合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增加淋巴管囊肿发生的风险[8]。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术后辅助放疗对淋巴囊肿预后、合并感染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研究中囊肿合并感染患者均接受了辅助放疗,可能由于放疗后患者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局部感染所致。陈仲波等[9]回顾分析1 403 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19%出现淋巴囊肿,2.28%合并感染;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放化疗、糖尿病、引流时间及囊肿直径与淋巴囊肿合并感染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囊肿数目是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囊肿大小虽然与其无明显相关性,但2 例预后不良患者的囊肿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过少所致。根据研究结果,临床应考虑尽量减少囊肿较大患者非必要的辅助放疗措施,若必须要进行辅助放疗,则需要密切监测囊肿大小变化及不明原因发热、疼痛等症状,并随时进行相应处理。

在治疗方面,有文献指出,大黄与芒硝外敷、穿刺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均为治疗淋巴囊肿的有效方法[10]。相关文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囊肿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有效[11]。本研究中也有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因样本量不足,未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笔者认为,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行有效统计分析,以求获得循证医学证据。

综上所述,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时间、囊肿个数及囊肿大小密切相关,且囊肿较多患者合并感染的风险更大,而且还需要充分重视辅助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入组样本量少,可能存在较多偏倚,且忽略了潜在的影响因素,所以期待有更大样本的研究为改善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患者的预后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淋巴囊肿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